未来的教育需要什么?除了常规的学科和才艺学习,孩子更需要能够掌握适应未来的能力,如思辨力、抽象思维和想象力。儿童精神文化消费,正是为了让孩子不仅有知识储备,还能够构建适应未来的思维模式,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下是KaDa故事创始人兼CEO谢琳斐在 WISE 大会上的演讲,我在不改动原意的基础上略有删改。
儿童早期阅读本质上是图像阅读
Kada故事的核心内容形式是“有声绘本”。在儿童早期阅读中,“有声绘本”是除亲子阅读之外,最有效的阅读力与学习力的培养手段。
绘本顾名思义是“画出来的故事或者知识”,是指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没有文字的书。对于还不识字的儿童而言,认知世界最有效直观的符号是图像。脑科学研究发现,早期阅读本质上是图像阅读。因为图像是具象的、感性的,带有情景的,图像阅读是小朋友获取知识最高效的方式,而且图像阅读在孩子早期持续的时间越长,体量越大,在孩子大脑皮层的有效数据就越多,在小朋友幼小衔接过渡到抽象的文字阶段,能够起到非常大的加速度。
因此,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配上声音的绘本是最佳的寓教于乐的内容形式,满足家长在新消费时代的需求。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希望KaDa故事成为儿童首选的内容平台。
大数据精准找到好故事
任何一个绘本,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故事。KaDa故事的slogan是“好故事都在这儿”,“好故事”代表高品质,“都”代表内容丰富,就是希望给到孩子又多又好的故事。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故事?专家精心挑选的故事吗?家长放心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吗?还是孩子喜欢的故事?我们的理解它应该是包含的关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精准找到好故事。KaDa故事平台上有三组数据:打开率、完成率、重复阅读率。打开率用来衡量绘本封面内容对孩子的吸引力,完成率用来衡量绘本内容对孩子的吸引力,而重复阅读率用来衡量绘本内容受孩子喜爱的程度。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对绘本进行优胜劣汰。
例如许多家长会觉得海外内容品质比较高,国内原创内容可能品质一般,事实上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挖掘了大量国内精品原创,比如国内首个引入劳伦兹关键期理论的歪歪兔早教系列内容,打开率35%,完成率90%,还有49.2%的小朋友读完一遍之后选择继续读第二、三遍。
有了好故事,我们通过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推荐,也就是让儿童和内容有效链接。首先是静态属性信息的对接:用户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地区、终端设备手机型号等)与内容标签(比如作者、出版社、分类、主题、上线时间、推荐年龄等)关联;其次是动态信息的二次计算,通过小朋友在平台上点击、分享、阅读次数和时长,以及爸爸妈妈在平台上搜索和购买信息等分析小孩子的兴趣和使用趋向。不同的小朋友,打开KaDa故事的界面是不一样的。KaDa故事给每个小朋友推荐真正适合他的,他喜欢的内容,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彰显,需求得到尊重。
最后,KaDa故事通过人选、机选,包括人机共选等优胜劣汰的机制,确保平台内容的品质越来越好。在KaDa故事平台上有许多头部内容,就是指那些世界级经典,它们的平均复读率是32%,但是KaDa故事通过筛选,目前平台上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作品,受到用户喜好的程度比头部作品要高,同时有50%作品的完成率超过头部作品。
引领儿童内容消费新趋势
前面我们花了大量篇幅都在讲通过大数据找到好故事,通过算法实现个性化,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让整个平台的内容不断优化。
但是做到这个的前提,是要有大量的内容可以被选择,可以被数据验证,那么全球选品的平台化策略就帮助KaDa故事建立了内容供应链,让大数据有了发挥的土壤。现在KaDa故事与全球200多个头部内容机构深度合作,它们在源源不断的向我们输送内容。因为庞大的内容体量,KaDa故事可以做到百里挑一,把最好的内容筛选出来。
也正是因为内容足够丰富,品质足够高,个性化推荐做得好,或者说“我们懂每一个孩子”,使得平台用户的年龄分布很均衡,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用户正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快速渗透。2016年,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占到了74%,而在2018年,三四线城市占据了53%。这个数据验证了在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KaDa故事在做的儿童精神文化消费迎合了用户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精神食粮,不仅接受数字化内容产品,而且付费意愿高。
最后,我想说,KaDa故事通过大数据链接孩子与内容,创设了最佳儿童内容消费体验,希望让好故事影响孩子一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