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律星说”(ID:LegalStar),作者:逸凤 张艳思,36氪经授权发布。
对融资轮次的正确判断,决定着创业项目的估值、融资金额乃至于融资的成败。
创业项目可能会经历的融资轮次包括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E轮以及Pre-X轮、X+轮等等,不同轮次的意味着项目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估值范围、资金状况。
创业者们在进行融资的时候,经常会困惑自己的项目应该属于哪个轮次,一些投资人对于创业轮次的区别也不清晰。正确地判断创业项目所处的阶段,可以让投融资双方更顺畅地达成一致、完成交易,同时也让创业项目获得最公平的估值。
因此,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向创业者和投资人们介绍投融资轮次的划分。
种子轮创业项目的特点是创业者已经有了创业的方向、思路,但是还没有成形的核心团队、没有产品原型。
专业投资机构很少投资种子轮项目。种子轮项目的投资者大多是F4(Founders/其他创始人、Family/家人、Friends/朋友、Fools/傻子)和少量早期天使投资人。种子轮项目的投资者往往不太专业,对创业项目的投资风险没有正确认识,后期可能会给项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的投资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拿到种子轮投资的项目需要利用投资款建立核心团队和产品原型,从而进行天使轮融资。
天使轮创业项目的特点是核心创业团队已经成形,有了产品原型或者基本商业模式,但是产品还没有研发完成、商业模式还没有验证。由于天使轮的项目还没有打造完成的产品或经过打磨的商业模式,所以这个阶段的投融资更加注重考察创业团队。
天使轮的投资人多是专业的早期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投资金额通常在几百万元,但是对于少部分领域和团队比较特殊的项目,天使轮的融资金额就可能突破千万元。
创业者需要利用天使轮的投资款完成产品的研发和商业模式的打磨,这是进行A轮融资的前提条件。
如果一个天使轮项目在完成产品/商业模式的打磨前就可能会用尽天使轮的投资款,这个项目就需要进行Pre-A轮融资。同样,如果一个项目在具备拿到后续的X轮投资款的条件前资金就可能会用完,这个项目就需要进行Pre-X轮融资。
Pre-A轮的投资人通常是现有的天使轮投资人和部分新引进的投资人。Pre-A轮的估值通常会比天使轮略高,但又不会达到A轮可以给出的有实质性不同的估值。
当创业项目完成产品的研发或商业模式的打磨时,就可以进行A轮融资,进入用数据验证产品/商业模式的阶段。
A轮创业项目的已经有了可以面向用户的产品或商业模式,但是产品/商业模式的有效性还没有经过数据的验证。拿到A轮投资款的项目需要在投资款的支持下完成数据对产品/商业模式的验证,用数据证明这是一个有未来的、切实可行的项目。
从A轮开始,投资人通常会是专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会变得很少见,
项目的估值也会因为项目所处的行业和项目情况开始产生巨大的差异。
如果一个A轮项目在完成数据对产品/商业模式的验证前就会用光A轮的投资款,这个项目就需要通过A+轮融资来加油续航。也有极少的情况是创业项目会专门开一轮A+轮,让之前没能来得及但是对项目有很帮助的投资机构进入。其他的X+项目也是同理。
市场习惯性地将介于A轮和B轮之间的这次融资称为A+轮。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叫Pre-B轮。如果一定要进行区分的话,或许Pre-B的项目比A+的项目听起来更接近B轮。
创业项目需要在资金用尽前完成对产品/商业模式的数据验证,这样才可以顺利地进行B轮融资。
B轮创业项目的产品/商业模式已经经过了数据的验证,但此时项目还比较弱小,需要在B轮投资款的支持下成长壮大、走向成熟。通常情况下,B轮的项目需要在投资款用完之前成长到即使不进行后续融资也能独自存活发展的程度。
为了尽早实现创业者、投资人们让创业项目上市的理想,大部分项目会继续进行后续的C轮、D轮乃至Pre-IPO轮融资,利用投资款来迅速发展壮大、建立壁垒、完成上市目标。
C轮以后的投资者更多的是大的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战略投资人等,他们对于项目的上市预期更明确。因此,对赌、回购这些在A轮、B轮项目中还可有可无的条款,在C轮以后的投资协议中会成为标配,并且往往非常严格。
创业项目需要利用这些轮次的投资款成长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引领者,达到良好的财务经营指标,避免发生影响上市的重大风险事件,经过漫长而严格的上市准备和审核,完成公开发行。
创业企业成功上市,投资人们将手中的股票出售给公众、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这是创业项目的投资人们梦寐以求的完美结局,也是创业投融资这条路上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的资本运作、产融互动则是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故事。
正确认识创业投融资的轮次可以让投融资双方迅速达成公平的交易,而投资款是否能按时到位,则可能决定一家创业企业的生死。因此,我们需要对创业投融资的时间周期有正确的认识。下一讲,我们将向读者们介绍创业投融资的时间周期这个话题。
本文关于创业投融资轮次的划分来自于我们处理大量项目以及与众多投资人沟通总结的经验。市场并没有一个形成了统一认知或者官方的划分标准。如果读者们有其他的理解,欢迎与我们沟通交流。
----------
作者简介:
逸凤,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先后担任国内顶级红圈所律师、大型产业互联网投资集团法务总监、大型制造型区块链集团法务总监、芯片设计公司法务总监。在公司业务、投融资并购业务、合规业务、出海投资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张艳思,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助理,专注于公司业务、股权投资业务、合规业务。
免责声明:本文不应被视为云亭所向读者提供的任何形式的法律建议,读者也不因阅读本文而与云亭建立法律服务委托关系。任何主体在参考本文内容采取行动之前,应充分考虑相关法律和事实并咨询专业法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