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QuestMobile”(ID:QuestMobile),作者:Mr.QM,36氪经授权发布。
各位童鞋逮嘎猴啊,上期“年中大报告”看的咋样?有童鞋后台留言说:感受到K12的惨状……整个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不只是K12,整个经济环境相当艰难,不过移动互联网各领域还是在艰苦奋斗、表现卓著啊,年中大报告中也有展现,而且,可以预期,随着5G加速,新的应用形态、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出现,这种升维的打法,才是让竞争走出红海的关键……
言归正传,今天,Mr.QM跟大家分享一下手机行当中,国产巨头们是如何崛起、艰难反杀的。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6月,国内智能终端的市场格局基本定型:首先是安卓与iOS八二开,苹果手机占比下降至21.6%:其次是国产四大格局稳定,华为已经突破到了26.3%,OPPO、vivo、小米三家分别19%、16.6%、9%,同比变化微弱,三星略有回升至3.4%,长尾份额从7.8%进一步被蚕食到4.1%。
从用户年龄分布上来看,华为在25-40之间的用户占比相当高,尤其是25-30岁群体,苹果在41-45岁群体占比保持优势地位,vivo则在25岁以下群体中崛起,小米继续在31-35岁群体中保持优势地位,三星也比较奇特,在46岁以上群体中,突然崛起了,占据了领先优势。区域上,依旧是此前的结构,苹果在一二线城市有优势,OPPO、vivo在下沉区域优势明显。
国产品牌崛起的背后离不开密集的内容营销,尤其在新机营销中,各厂商从线下发布会、广告大片,到KOL共创内容,再到今年火起来的直播带货,营销大战的阵线长达数月,可谓刀刀见血。华为、小米、OPPO、vivo成为最受关注的四大品牌,华为以48.5%的关注度遥遥领先。具体到上半年5G新机型发布节奏以及营销方式上看,无论高中低端,厮杀都是相当激烈:3000元以上新机各家除了继续在拍照参数上狂飙猛进外,今年也比起了屏幕的刷新率。3000元以下面对年轻人的市场,各家更是在外观设计、代言人、联名款营销上做足了文章。
具体怎么搞,不妨看报告。
1、中国智能终端安卓系统份额已近八成,以华为为首的国产终端品牌份额持续扩大,四大厂商的格局基本稳定
2、不同品牌因其调性与营销方式的不同,在完全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占据优势;华为在25-30岁青年人群中更受欢迎,vivo的用户中24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突出
3、苹果终端用户在一二线城市占比优势明显,OPPO、vivo在下沉地区更有优势;华为、小米、三星与大盘接近
4、华为与苹果在换机去向上展开激烈竞争,分别是用户选择的第二大换机去向
5、苹果用户中选择换机华为的主要为25-40岁的中青年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华为流向苹果的用户主要为一线及二线城市40岁以上人群
1、国产终端品牌通过KOL与官方号开展内容营销
1.1 各品牌通过有节奏、有层次的内容营销持续扩大知名度,占领用户心智,最终引导为销量
1.2 在内容平台中,华为的相关内容数量最高,小米次之,新兴品牌一加、黑鲨、realme亦十分重视内容运营
1.3 传播各品牌内容的KOL主要为10-100万粉丝量级,其中vivo因赞助知名综艺,提及品牌的头部KOL比例高;realme通过数码达人发布促销信息,100-500万粉丝的KOL比例高
1.4 各平台中科技科普类KOL是主要内容发布者,时尚穿搭、美妆和摄影类KOL通过拍照记录生活也成为终端品牌重要的内容来源
1.5 各终端品牌均建立官方媒体矩阵,通过发布信息、与粉丝互动、销售商品,释放品牌影响力
1.6 “618”电商大促活动期间,各品牌官方号借势发力,引导受众购买产品,平均带货转化率提升明显
2、华为、小米、OPPO、vivo是最受关注四大品牌,粉丝用户结构差异明显
2.1 华为成为最受关注的国产终端品牌,关注度接近五成,粉丝用户占比亦是优势明显,小米的关注度次之
2.2 华为与小米的粉丝在年龄和地域结构上较为接近,OPPO粉丝集中在30岁以上的三线及以下城市人群,vivo吸引了更多24岁以下年龄段的年轻粉丝
1、终端消费仍处在升级阶段,2000元以上机型占比提升明显,更多用户选择换机至3000元以上机型
2、3000元以上安卓热门机型全部为5G,比拼高性能、新理念
2.1 3000元以上中高端机型中,各品牌均推出5G手机争夺市场:多摄、高倍变焦、闪充等去年热门机型的主流卖点现已成为标配,刷新率、采样率成为新卖点
2.2 小米10与荣耀30系列均通过赞助热门综艺做营销,OPPO Ace2则赞助电竞赛事切入细分人群市场
3、3000元以下新机通过各种玩法争夺年轻人市场
3.1 3000元以下的品牌新机,红米K30与华为Nova系列关注度领先,三款非5G手机仍然受到关注
3.2 品牌选取青春活力的偶像明星作为代言人,争夺同类型的用户,显示出激烈的竞争态势
3.3 各品牌在产品迭代上下足功夫,通过联名款、举办校园活动、高颜值设计等多种玩法争夺年轻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