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发展北京”(ID:bjfgwwx)。
据北京市发改委官方微信“发展北京”发布的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项目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建设周期5年。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鸟瞰图
该设施和子午工程二期同属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0个优先建设项目之一。
多模态、跨尺度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个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到底有多重要?
多模态+跨尺度
要了解这个大设施的功用,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模态”?
现代生物医学成像技术涵盖磁共振、超声、光学、X射线和电镜等十几种成像模态以及众多衍生模态,在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上为样品的结构、形貌、组分、动态和功能的观察提供了重要工具。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技术,是指利用两个或多种成像模态在时间、空间、结构或功能上的融合,对同一个观测对象实现两个或多个物理量的测量,通过图像数据融合,进而实现时空尺度的跨越(跨尺度)以及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有机结合,全景式呈现生命活动的过程。
通俗点说,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成像技术,给我们一双慧眼,把生命活动的过程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设施:融合程度最高+可视化解析能力最全面
即将落户怀柔科学城的这个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总体目标为:建设从分子到人,无缝覆盖跨越十个数量级的超大尺度范围,实现功能/分子和结构/形貌成像,具备动态、高灵敏度、无损观测能力的无缝对接的“一体化”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集群,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
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成像模态融合程度最高、可视化解析能力最全面的全尺度成像系统。
从分子到人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示意图
建设:成像装置+整合系统
这么强的功能成像能力怎么实现?
项目将主要建设:针对生物活体研究的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针对组织细胞研究的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和针对亚细胞研究的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整合系统及相关辅助平台。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主要建设内容
几个装置间将通过全尺度图像整合系统实现有机对接,对同一样品在不同空间、时间尺度上的结构/形貌和功能/分子成像数据实现有机对接,形成跨尺度、多模态、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生物医学成像全功能研究平台。
意义:研究平台+自主创新
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原创能力、设备研发和应用方面实力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尚无大规模、系统化的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无法满足近年来蓬勃崛起的生物医学研究对先进成像技术的迫切需求。
作为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由我国科学家首倡的大科学工程,这一设施在未来将提供革命性的研究手段,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促进对生命活动基本原理和疾病发病机制的全面、准确理解,进而为疾病的个性化检测、精准诊断、基因及靶向药物跟踪、预后判断、疗效评价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同时, 该设施将发挥国家平台的资源优势和整合能力,集中各领域人才合力攻关,系统建立自主产权,逐步改变我国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设备市场需求巨大但依赖进口的现状。设施还将成为引领和带动技术和方法创新的国家基地,与国内生物医学影像公司组建产业联盟,打造生物医学成像“产学研”一条龙的生态环境,实现高端生物医学影像仪器装备的“中国智造”。
据了解,这一项目建成后将按照“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面向全世界用户开放,开展科学研究和国内外交流。也就是说,该设施的研究将不仅仅让国人受益,也能为全球有需要的人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