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依图与华西医院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共同以AI治理多模态医疗大数据,构建全维度临床研究平台,并正式发布了双方合作的研发的肺癌临床科研智能病种库和肺癌多学科智能诊断系统。
关于肺癌临床科研智能病种库,收录了患者的影像、病理、基因检测、病理文本等多维数据库,并通过AI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
据介绍,该病种库纳入了2009年至今收治的病理确诊肺癌患者的全维度脱敏临床数据,并通过AI技术对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清洗、解析与重构,实现可视化、结构化,并已首批实现了1003名肺癌患者2406个就诊信息、3272个影像入库。
这个病种库将将多模态、全周期的数据——从风险因素到就诊、实验室检验到影像检查再到病理、诊疗方案到预后信息,在一个科研数据库中实现集成,这打破原有信息化系统的界限,让科研项目能高效地使用全维度数据;另外,它还优化了科研项目对临床数据得获取链路,即抛弃“先有科研项目后做数据抽取”的传统思路,将临床科研数据的精细化提取过程前置,从而充分挖掘临床数据的信息。
依托于该数据库,华西与依图共同开发了肺癌多学科智能诊断系统。目前,该系统能实现结节筛查等初级功能,也能实现肺癌全类型病灶的诊断覆盖。据介绍,其训练数据主要来自于国际国内最新的临床肺癌诊疗指南以及不断增加的临床诊疗案例数据,具体包括19个数据模块,超过一千个提取字段,覆盖肺癌诊疗链路所有重要的诊断手段和诊断方案。
目前,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全国肺癌发病人数的20.5%(约有83万人),每年发病人数有,占全国癌症死亡人数的27.2%(约有62万人)。国家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
对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医生通常是通过病人的CT图像等放射影像检查肺部是否存在结节,筛查工作大多是由影像科专家人工读片完成。但是每位被检者的胸腔CT图像有200多张左右,精细级的扫描甚至多达600张,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花费医生大量的时间;在诊断过程中,医生的经验、疲劳度都会影响肺结节检出,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
作为一个不会疲劳的 “医生助手”,肺癌多学科智能诊断系统能帮助医生将结节识别出来,未来结合病理的研究也可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从而能大大提升临床诊疗的效率。
李为民透露,第一阶段成果已在国内几十家顶级医院投入临床试用,由华西牵头的多中心临床实验也即将启动。他也表示,经过该项目3个多月的建设后,AI综合诊疗阅片仅需5-10秒,准确率达到90%以上,AI识别结节准确率达到96%。而此前借助传统手段,医生看一名肺癌病人所有片子往往需要15-30分钟。
最后,李为民也介绍到,除了肺癌,华西医院还跟依图就10个病种达成合作,包括肝癌、乳腺癌、胃癌,肠癌、肾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还有骨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