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战略合作区块链媒体“Odaily星球日报”(公众号ID:o-daily,APP下载)
作者 | 秦晓峰
编辑 | 郝方舟
出品 | Odaily星球日报
上周,加密市场一片恐慌。
比特币多次下探跌破 1 万美元关口,包括 Sushi、CRV 在内的绝大多数 DeFi 代币腰斩、再腰斩……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 DeFi 这把火,快要烧光了,牛市即将终结。
然而,到了周末,这股恐慌情绪有所缓解,主要得益于两件事。
一是被曝套现的 SushiSwap 创始人,向中心化交易所 FTX 创始人 SBF 转交项目控制权,暂时消除恐慌情绪;二是币安推出交易所聚合挖矿,再次唤起了市场的参与热情。
双重作用下,部分 DeFi 代币开始企稳反弹。
由于此前币安曾战略投资 FTX,两件事的背后,都活跃着币安的身影。因此,不少人戏称其为「币安救市」。
值得注意的是,币安推出的交易所聚合挖矿,也直接推动 DeFi 市场从“DEX 发币,套娃激励”的第一阶段竞争迈入“CEX 作为流量入口,延展 DeFi 产品效用”的第二阶段。
这一打法,也引得众多中心化交易所模仿跟进,DeFi 市场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9 月 6 日,币安发布公告称,将上线一个全新产品「新币挖矿」,用户可以使用 BNB、BUSD或其他指定代币的方式来挖矿(Farm)新币,第一个在新币挖矿上发行的项目为 Bella Protocol(BEL),9 月 9 日正式开挖。
(新币挖矿页面,图片来自币安官网)
知情人士告诉Odaily星球日报,首期项目 BEL 年化收益有望达到 200% 左右,这也将是币安目前理财类项目中收益最高的。
这并不是币安第一次涉足 DeFi 流动性挖矿。除了「新币挖矿」,币安近期也陆续上线 「DeFi 挖矿」以及「币安挖矿」。
所谓「DeFi 挖矿」,又称「质押挖矿」,即用户存入 USDT、BNB 以及 DAI 等加密资产,币安帮助用户将这些资产投入市场上的热点挖矿项目(Compound 等),获取收益后返还用户。目前,「DeFi 挖矿」中 USDT 年化收益最高可达 60%,BNB 年化收益最高可达 25%。
(DeFi挖矿收益情况,图片来自币安官网)
与「质押挖矿」不同,「币安挖矿」则是为稳定币交易提供流动性,从而获取收益,类似 Curve的模式。不过,「币安挖矿」 7 日年化收益普遍维持在 18% 左右,高于 Curve 当前收益( 7 日年化 7.1%)。
从质押挖矿,到币安挖矿,再到如今的新币挖矿,币安完成「三步走」战略,正式宣告进入 DeFi 流动性挖矿的浪潮中。
无论是对散户、DeFi 项目以及整个市场而言,币安这类中心化交易所的入局,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借由币安这类中心化交易所作为流量入口,能够有效降低散户进入 DeFi 市场的门槛,帮助更多的用户直达 DeFi 项目,对项目起到宣传作用。
在此之前,普通散户参与 DeFi 挖矿面临诸多难题:(1)Gas 费用高昂,高峰时期单次转账 Gas 费用甚至高达 1 ETH,是平时费用的几十倍;(2)网络拥堵,交易有时未能成功,甚至需要多次支付 Gas 费用;(3)用户需要使用网页钱包等进行转账,操作繁琐且容易出现失误。此前 SushiSwap 就曾收到 40 万 USDT 的误转账。
如今,用户无需再进行链上操作,通过中心化交易所内部转账即可参与流动性挖矿,无论是易用性还是安全性,都有所保障。
另一方面,经过交易所筛选的挖矿项目,质量更高;散户可以直接参与挖矿,无需二级市场接盘,也避免 DeFi 项目成为大户收割散户的工具。
无论是 SUSHI、CRV 还是 YAM,普通用户都很难抢到头矿,这也意味着收益大打折扣;而对更广大的散户来说,由于挖矿成本较高,无法参与,基本只能在二级市场购买,为大户「挖-提-卖」接盘。此外,还有一些挖矿项目存在漏洞,智能合约未经审计,安全性无法保证。
这些乱象,都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如今,币安首推「新币挖矿」,让散户与大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直接通过稳定币 BUSD、USDT参与流动性挖矿,收益更加稳定,也更高。
此外,无论是 Bella ,还是日后「新币挖矿」的其他项目,由于与币安品牌绑定,币安必将进行严格审核,项目质量也远超其他 DeFi 项目。
总体而言,币安的多项新措,为不少还站在 DeFi 外围的用户,提供了更方便的渠道,也推动 DeFi 挖矿进入 2.0 阶段——交易所 DeFi 聚合挖矿。
某种意义上,币安的 DeFi 聚合挖矿,可以被视为中心化交易所(CEX)的反击战。
在 DeFI 1.0 时代,CEX 始终落后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
无论是 YFI、YFII、CRV 以及 YAM,都是在 Uniswap 先上线,而后登陆三大所。甚至不少人调侃,三大所是 DeFi 币“割韭菜”的最后一站。
但对 CEX 们而言,出于流量和竞争的考虑,不得不上热门 DeFi 代币。
“如果我们不上线新的 DeFi 代币,流量就会转到其他交易所,那样我们就会渐渐落后。我们为资产提供流动性,但同时我们也不会强迫你购买。所有的代币都是高风险的,尤其是DeFi。”币安创始人 & CEO 赵长鹏(CZ)曾坦言频繁上线 DeFi 代币,就是出于流量考虑。
如今,币安开启 DeFi 2.0,中心化交易所化被动为主动,从被 DeFi 项目牵着鼻子走,到引领 DeFi 项目向前走。
这种身份的互转,可以帮助 CEX 更好地把握项目发展,避免 YAM、CRV 上线即暴跌的情景重演。
特别是 Bella 这类的首发项目,将与首发平台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心化交易所借由项目进一步捕获社区流量。
除此之外,CEX 也通过 DeFi 项目赋能平台币,在 IEO 之外拓展平台币使用场景。
以币安为例,用户参与 Bella 新币挖矿时可以使用平台币,并且 90% 的份额被分配给 BNB 挖矿池,9% 的份额分配给 BUSD 挖矿池,如下所示:
并且,此前的「质押挖矿」以及「币安挖矿」中,都有使用到 BNB 以及 BUSD 的场景。
得益于此,在 DeFi 热潮中被冷落的平台币,也有了复苏的态势。
9 月 6 日公告当天,BNB 逆势上涨,涨幅最高接近 20%。
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币安推出更多的「新币挖矿」项目,BNB 可能重现 2019 年 IEO 时期的风采。
看起来,「新币挖矿」似乎是复刻了 IEO 对平台币的使用。但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新币挖矿」中 BNB 并不锁仓,用户可以随时提取,币安想靠挖矿的高收益自然「锁住」 BNB。但最终效果如何,目前还得打一个问号。
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他 CEX 的跟随热情。
在币安推出「新币挖矿」后,众多 CEX 也竞相模仿,纷纷推出交易所平台币 DeFi 聚合挖矿。
可以料想,未来这一模式将成为推动市场继续前进的强劲动力。
虽然 DeFi 是最近几个月才火的,但币安早早地就进行了战略布局。
早在 2017 年的白皮书中,币安就明确提出,未来将建设自己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由于当时的以太坊性能不佳,为了支撑币安 DEX 的发展,币安决定自建公链。
2019 年 4 月,基于 Cosmos 创建的币安链宣布主网正式上线,同期基于币安链的 DEX 也正式上线;截止今年 8 月底,币安 DEX 上线 135 个交易对,累计交易总量已经超过 8 亿美金。
这还只是币安 DeFi 之旅的开始。
今年 5 月,币安链再次发布了币安智能链(BSC),支持 EVM,兼容以太坊,支持跨链互通,并且和币安 DEX 完全打通;9 月 1日,币安智能链主网正式上线。
根据币安的规划,未来 BSC 上基于 AMM (自动化做市商)的 DEX,将与基于订单簿的币安 DEX,形成联动,从而促进链上资产的流动性。
“智能链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充分结合币安链上资产(>60 亿美元),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 DeFi 生态。为了让 DeFi 项目更加方便的开发并走向落地,我们正在加紧集成主流的工具提供方,包括区块链浏览器、预言机、API 等。”币安方面告诉Odaily星球日报。
币安智能链的出现,使得币安在 DeFi 领域能够提供更加强劲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在以太坊难以满足 DeFi 需求的当下,币安双链将有机会承接更多的市场需求。
Odaily星球日报观察到,目前已有一个名为「StakeCow」的流动性挖矿项目,于 9 月 5 日在币安智能链上发行。
在币安智能链主网上线前,众多加密资产项目就已经与币安链社区展开合作:
基础设施与工具:ChainLink, Band Protocol, Trust Wallet, Ankr, BSCScan, Bitquery.io, MathWallet, MyWish, CertiK, Torus;
DeFi:Swipe, Aave, 1inch.exchange, WazirX, DODO, dForce, Bounce.finance, Spartan Protocol, MCDEX, Cream, ForTube, DeBank;
跨链流动性提供商:RenVM、pNetwork、Thorchain、Ferrum.Network、Alpha Finance;
其它行业:Dapp.Review、Ontology、Travala.com、Republic.co、Clutch、BCA。
除了技术发展外,币安也大量扶持 DeFi 优质项目的发展。
2018 年,币安孵化器 Binance Labs 第一期便项目便孵化了去中心化协议 Injective Protocol,此外还有 Dune Analytics、Tellor、Terra、Strike Protocol 等;近期,币安孵化器领投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聚合器 1inch,投资金额 280 万美元。
“我们的投资部门,包括 Binance Labs、Binance X 和 M&A 投资团队都可以为有发展潜力的、创新性的 DeFi 项目提供资金的支持。”币安方面告诉Odaily星球日报,“很多 DeFi 项目还处于非常早期的状态,我们会通过和项目探讨如何设计更优化的交易、流动性模型、代币经济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定义产品的市场定位与未来发展规划。”
DeFi 浪潮下,中心化交易所如果只有盲目上币,将缺乏核心竞争力。
而币安从底层技术支撑、项目扶持,再到 DeFi 项目挖矿、上线 DeFi 代币,完成了 DeFi 全产业链的整合。
正如何一所言,“行情、挖矿、交易、钱包、公链,币安总有一款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