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共受理汽车相关(含零部件)投诉14379件,投诉主要集中在3方面:质量投诉(40%)、维修投诉(46%)和售后服务投诉(14%)。另一方面,今年315晚会头条就是汽车4S店的售后服务问题:小病大修、能修的也给你换。这么操作的不光4S店,街边的大小维修厂比例也不在少数。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和车主对车辆相关知识的缺乏。这跟医疗现状有点像,普通消费者没有医学相关知识,一点头疼脑热医院都可能给开上千块的药。这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可能伤害消费者的身体,引出其他毛病。
“车包包”是一个移动智能养车平台,针对缺乏专业汽车知识、没有可靠汽车咨询渠道的中低端新老车主提供信息咨询,你可以将它理解为汽车领域的“春雨医生”。用户在车包包平台上就自己车辆遇到的问题提问,在汽车维保领域经验丰富的“包包大神”(专家)会给出回复。
至于为什么没有采用更轻的UGC的方式,让车友之间形成一个互助社区,“车包包”创始人王茂给出的理由是,这种专家“坐诊”的方式能保证每个问题都得到及时回答,从而保证用户体验。再者,UGC的方式不利于信息挖掘,车主提出的问题得到回答后,没有动力上报后续状况,问题解答者也不会对其跟进,这就错过了一次收集真实养车情况的机会。
能看出来,车包包在意的是收集数据。这些数据一来可以成为共享知识,二来,其他用户在输入自己的车型、总里程信息后,就能得到系统根据大数据给出的保养方案,以及可能有的故障。这样,车主心里就有了底,不至于受维修店忽悠而过度保养。
在王茂看来,车后市场的创业者不管是做上门还是到店,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有效机制解决服务提供商和用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么用户就永远是弱势的一方。因为通过给维修店导流赚取佣金的线上平台天然倾向于供应商,并非消费者。现在王茂想要通过“车包包”达到的效果是,用户可以不必在某个固定的4S店养车了,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车辆维修店养车。因为用户自己“懂”了怎么养车,店家就是工具而不再是依靠。在他看来,这就是汽车后革命的开始。
谈到盈利模式,王茂表示目前主要以取得用户信任为主,怎样赚钱还没想太多。不过他也给了我几种可能,比如像为汽车厂商提供第三方大数据服务,车厂能借此对车辆情况实现跟踪、反馈,在出现严重问题前就予以解决。再比如引入线下汽车修理厂家,让用户自主选择养车项目,平台收取商家费用。或者是推出会员制,等等。
王茂也坦言,这种模式并没有什么壁垒,任何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可以做。但他表示,车包包数据库已经做了两年,有其先发优势,而这种从海量信息中梳理出结构化数据的“脏活累活”也并非谁都能坚持做下去。
车包包已经于去年完成了33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联合创始人郑元华曾历任百度、360、HP等公司,副总陈伟曾有二十年汽修及车务公司创业经验,团队现有19人。
你如果有好的创业项目,请联系我 ludan@36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