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会听声学(HT Acoustics)近期获得了千万级的Pre-A融资,投资方为明势资本、发现创投。
会听声学由4位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校友于2015年9月共同成立,提供主动降噪核心系统的To B业务。结合控制科学、信号处理、声学测量、芯片技术等交叉学科,打造面向主动降噪的芯片级(SoC)系统和解决方案。
官方表示,会听面向头戴耳机的数字降噪模组 HT-002已经量产,并批量应用于国防等尖端行业,其降噪效果经测试已达业界领先水平,可达到Bose QC系列水平;与此同时,面向消费端的降噪模组和配套的系统陆续推出,未来会听会逐渐将该技术应用于车内降噪等领域。
噪声不仅影响人类交谈及欣赏,也会损害听力,并带来烦躁感,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升,对降噪的需求日益提升。传统降噪技术主要是被动降噪,通过对噪声源及传递路径的治理和优化实现降噪,无法有效隔离对听力损伤较大的中低频声波。主动降噪技术利用反相声波之间的干涉进行相互抵消,系统由声学传感器、ANC控制器和声学驱动器组成,适用于针对各个频段噪声的降噪应用,因此逐渐受到关注。
此前,主动降噪技术领域,Bose、Sony等行业巨头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会听创始人虞安波博士表示,主动降噪的技术链繁复而深邃,芯片、算法、声学设计及制造等各个环节相互耦合,使得高性能降噪耳机的量产一致性成为业内一大困境。
会听通过精准的声学测量及算法驱动的数字滤波器适配和优化,在主动降噪的效果上实现了突破。同时,其系统部署了端侧智能和云侧智能,结合一部分数据驱动的技术,有效解决了高性能主动降噪耳机量产困难的问题。
根据此前启迪之星的报道,会听声学希望能够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针对不同场景中所需的特殊降噪特性提供不同的降噪方案,以切入各个降噪细分市场,个性化、精细化以及自适应的降噪技术可最大程度解决行业的噪声问题。而在技术路线上,会听基于噪声谱分析和谱匹配的滤波参数动态整定技术是特别契合这类应用的。
(注:图为适用于头戴式耳机的会听降噪模组)
作为主动降噪耳机行业的垂直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会听在打造可大规模量产高性能降噪耳机的技术链条。除了为耳机厂商提供高集成的主动降噪SoC模组和相应的声学Tuning服务,会听还向上游芯片厂商做IP赋能,提供适于主动降噪的DSP Core,并且向耳机OEM厂商提供Plug & Go的快速量产方案。
现阶段,会听面向头戴式耳机的主动模组已经量产并批量推向市场,适用于入耳式同时兼容模拟3.5mm、Type-C以及Lightning三种接口的降噪模组已进入试产。另外,会听针对主动降噪耳机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服务也将在明年Q1~Q2推出。未来,会听也希望将主动降噪技术延伸至助听行业,帮助更多听力有损失的人群更好地倾听世界。
(注:会听创始人兼CEO 虞安波博士)
目前会听已经组建了20多人的正式团队,同时,作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会听每年都会接待清华10位本科生进行声学工程和控制科学结合的技术研究。会听由4位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92级校友共同创立。创始人及CEO的虞安波博士在创立会听之前,曾在国内噪声控制及声品质评价领域多年,带领团队完成过20家以上汽车及家电企业产品NVH优化咨询项目,是国内控制科学和声学工程结合的交叉性科学技术专家。联合创始人及团队在软硬件技术、芯片产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具有10多年行业经验,在主动降噪SoC的设计、开发和制成等环节有极强的工程化落地能力。
作为会听的投资人,明势资本黄明明告诉36氪,会听声学是一家强算法型的公司,通过在主动降噪领域多年的积累和研发,已经可以与世界顶级声学厂商同台竞技,未来无论是在国防、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的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