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他关于决策心理学 《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书中,描述了人类的两套思考体系。
体系一是快速的、直接的和情绪化的思考;体系二就是较慢的、更加慎重的、关注逻辑的思考。体系一使用的是大脑边缘系统,体系二使用了大脑皮质。
他的研究结果指出,即便在没有压力和恐惧的情况下,大脑边缘系统的思考仍然有着严重缺陷并且不符合逻辑,而大脑皮质的思考会理性和客观,并且更能够做出更优决策。
客观性的理念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指的是探索事物的真相不依赖于个体的主观判断和感知,而只评估符合真相的条件是否都已满足。放入现代,定义客观性最好的表达方法是用码农语言:
if (condition==True)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客观的好处是往往看事情不掺杂太多个人情绪,事情会变得简单很多,顺畅很多。如果大家的理念是一致的,事情的真相也只有一个。往往保持客观并且把满足真相的条件分析清楚,便可极大提升最终的执行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各种内耗和勾心斗角(减少内耗最好的方法是减少个人情感参与事物判断)。
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做到时刻保持客观呢?因为人本质上都是感情动物,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能尽可能保持客观是一种修行,而这种修行不仅是需要不断被磨练的,也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我最近做了一些观察,发现阻碍客观和自我提升的有三大状态,需要时刻谨记和避免。
第一种状态在工作中非常常见,我曾经有和多位考核优秀的同事聊天,他们或多或少会因为对于自己的考核非常满意而产生一些小自负。而当我问及成功的原因时,一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种“偶然性成功”导致的骄傲和自负很多时候是很致命的。如果自己对于成功的原因都无法客观的去总结,只能说明自我认知还不够,能力也还不够,因此更需要保持空杯心态去加强学习。但非常可惜的是,真正能做到连续几个考核周期都保持优秀的同学凤毛麟角。傲慢和自负很多时候造就了平庸。
在生活中,我最近和一位刚经历了人生低谷的朋友吃饭,聊他的成长故事,讲述了他过去四年的呕心沥血和最近半年的惨痛遭遇。当被问及如果重新来过,是否有些选择会不同时,他的回答是当年不应该年轻气盛,不知敬畏。因为一个小决策的失误而耽误了公司几年的发展。这样中肯的回答,让我感觉有些出乎意料但又情理之中,这段惨痛的经历必然会让他迅速成长。
毛主席曾经评价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在历史上,司马懿保持着做人不怯懦,同时对自己的对手充满着敬畏之心,他的善败哲学(败而不耻,败而不伤)更是把这种敬畏做到了极致,最终他成为了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近日的一个深夜,和一位朋友聊天,他问我会不会有时因为没有合适的人而项目进度慢,从而感到急躁?可以看出,他当下的状态非常焦虑,公司主线产品没有起来且急需要找到新的突破点,而反思时归类的核心原因是人不够。深聊后,我发现他的团队情况并没有那么差,但因为项目尚处于0-1的破冰期而过于焦虑,我便建议他仔细思考破冰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人才,定位真正的瓶颈点和突破口。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项目进度不顺而感到焦虑,迷茫或愤怒时,最容易归因的是资源不够,人不够或者人不行,而往往会缺失对问题本质的思考,可能一个好的战略可以撬动更大的杠杆,又或者思考一下差异化的打法和错位的竞争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
可惜因为焦虑和愤怒导致思考上的懒惰,往往会忽视对于核心问题的客观解剖。
恐惧可以说是焦虑的升级,来源于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对于外界环境威胁的夸大,对于未来的无知以及对于失败的惧怕。当我们制定下发一个宏大的目标时,无知和恐惧很容易在团队中扩散,最常听到的话就是这么高的OKR搞不定啊,这个目标太难了......反应到行为上就变成了各种形式的不作为、不思考、不主动。
深处科技行业,不确定性是真实存在的,但恐惧,只是一种自我选择。需要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你必须能够接受失败,能够拥抱不确定性,并且相信只要拿着120%的努力去客观解决问题,最终的结果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老子在《道德经》中是这样治愈恐惧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你之所以恐惧,是因为你想的太多,不要想那么多就不会恐惧。Just do it!
懂得克制是成熟的开始,只有学会了克制才能真正做到客观,而客观才是真正成熟的体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