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国家卫健委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及便民惠民服务。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全国的医院也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痛点”和“堵点”。
山东省在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百日行动中推出了云急救措施。“云急救协调指挥系统”是基于互联网+的急救模式创新,将山东省16市的120急救中心,全部接入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互动,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云急救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功能将患者现场的病情和抢救措施自动实时共享,同时在急救车可以发起远程会诊,便于网络医院及时做好抢救准备,指导路途中的救治。
据悉,截至目前我省共有35家医院完成了互联网医院登记注册,53家医院开展了线上诊疗服务,22家医院实现线上处方审核,79家医院实现药品线下配送。
结束混战,互联网医疗进入牌照时代
在系列文件未出台前的一段时间,互联网医院曾多次站在风口浪尖,也曾传出“叫停”风波。牌照化管理是行业初步成熟、即将快速发展的标志,这一时期,规范化管理是主要的命题。一定程度上说,互联网医院牌照发行的本质是互联网医疗的“基础设施化”。牌照的发行将助力远程医疗事业的发展,有力夯实行业基础。和网络授课将课堂搬上互联网一样,互联网医院将诊室搬上互联网。
目前,青岛共有青大附院、市立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这三家医院获得了互联网医院牌照。患者可以通过APP享受到医院医护团队的智能导诊、视频门诊等。
“互联网+医疗”刷新患者就医体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行业日益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一片蓝海,给患者的就医过程带来更多便捷,也给未来的医疗和健康管理带来更多可能。
青岛市市立医院积极投身“互联网+医疗”的探索,不断刷新人们的就医体验。通过信息化快速建设,市立医院建立建成信息惠民平台、短信平台、自助服务平台、移动服务平台、智慧医疗管理五大信息平台,为医院诊疗服务提供有效支持,派生出新的服务模式。
此外,市立医院更新多功能自助系统,实现了统一号源池,挂号到专家。在网络预约挂号优先的情况下,当日人工挂号的病人,会被同步统筹安排在最后一个预约患者之后。如果就诊病人挂错专业或科室,不再需要辗转退掉就诊号,重新挂号,接诊医生或导诊护士可以直接将病人转诊到其他医生或科室,最大限度减少就诊时间,方便就诊病人。
据了解,青岛市每月预约就诊人次达51.8万。“互联网+医疗”的推行不仅可以使患者网上查看检查检验结果,免去了排队等候环节,还可以实现网上报销、住院病历复印网上办理等,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无现金医院”提升诊疗支付便捷性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 “无现金支付”在融入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市民带来了新的就医体验。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指导下,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将诊间结算、移动支付、自助支付等手段相结合,提供了诊疗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以及自助结算、诊间结算等多种方式,打造“无现金医院”,将便民惠民落实到解决缴费痛点、提高支付效率上。
“互联网+医疗”的推行,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还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迄今为止,青岛市市已投入一千余台自助服务设备,相当于增加千余个人工综合服务窗口,撤减超百个人工窗口,削减幅度达75%,每年为医院降低运行成本约五千万元。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是解决近14亿人口大国“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一步。虽然,从客观上来讲,“互联网+医疗健康”仍然是新生事物,但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它将有助于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更方便人们看病就医,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