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某位移动医疗创业者沟通时,收获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从市场主体的影响力来看,美国是保险公司>患者>医生>医院,而国内恰恰反之,医院站在生态链的顶端。医生依附于医院获取患者,患者通过医院才能找到医生——医院在中间扮演着流量分发的角色。但矛盾的是,无论从患者还是医生角度看,这都是一个不太合理的体制:医生缺乏个人品牌,即便是名医,在脱离大医院后也不免顾客锐减;患者只能选择医院,却不能选择给自己直接动刀用药的那个医生。
比起医院是否大牌,患者恐怕更在意医生本人靠不靠谱,而现存体制并未提供足够条件让医生建立个人品牌,青苹果健康试图用客群管理的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青苹果健康的核心理念有两点:
一、降低熟人医患沟通成本。应用支持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功能,并提供了患者端和医生端两个App。但与春雨掌上医生不同的是,青苹果的医患之间偏熟人关系(可能就是医生服务过的患者),其价值主要是提升双方沟通效率,免除患者交通、排队的麻烦。
青苹果的图文咨询免费,患者可以把自己病历、症状拍照发给医生,医生在线上给出反馈,但并没有必须回答的义务。
如果需要的话,患者也可以选择预约电话咨询。预约由患者端发起,到了约定时间点,医生和患者会被拉入一个电话会议中。这样既实现医生与患者的直接沟通,又避免了医生电话泄露带来打扰。青苹果目前的电话咨询收费为每十分钟99元,平台不参与提成。
二、帮助医生沉淀个人品牌。这点主要通过患者点评来实现。但在点评这一环上,青苹果与好大夫在线也很不相同。青苹果并不提供门诊预约功能,也不特别强调通过增加曝光的方式为医生带来业务增量。在未来,青苹果可能采取医生互荐+患者互荐的方式、依靠口碑传播帮助医生拓展客户。美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已经很发达,医生间的转诊机制也比较完善,Medicare和Medicaid两套医疗及保险系统中储存着数千万条转诊数据(这也成为了Healthtap这类平台的一大数据源)。在青苹果团队看来,中国的医疗体制也会向类似方向发展。
“帮助医生更有效的管理既有患者”,这一定位很有意思,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报道过的博医帮、掌上好医思路相近。在青苹果团队看来,他们与市面上主流产品的使用场景也极其不同:
“好大夫在线从搜索入手,线上找到医生再去线下就诊,我们是反过来,患者看过医生后,觉得医生好再保持长期沟通。”
“春雨掌上医生强调轻问诊(简单病情的问答),但知名医生时间比较有限,回答陌生人提问的意愿可能也相对低一些。而我们希望让医生去回答自己病人的问题,他们也很愿意主动了解病人的治疗或术后情况。”
目前,青苹果健康还在早期试探中,很多方面并没有定型:比如出于对医生资源的保护,目前只显示患者评分而不显示文字点评;对点评真实性暂时不做审查,等未来发现虚假评论后则可能推出限制措施;眼下虽然在患者资料管理上比较薄弱,但视乎需要日后可能强化这方面功能。
青苹果健康团队共有5人,CEO哈佛MBA毕业,曾在高朋任区域总经理,在医疗领域也有8年从业经验,CTO曾经全程参与今夜酒店特价的创业,也在安居客和SAP做过移动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