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一篇
《微博应用的7大商机》中谈到用户推荐的话题,有些朋友希望谈一谈“人对输入型用户的价值”这一类用户需求中的细节问题及其商业价值。
首先笔者认为:有用户价值的产品一定有商业价值;
用户价值越大的产品,其商业价值也越大;
价值是由问题衡量的,解决的问题越深刻,问题难度越大,价值越大。
对于寻找网络好友的用户,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
被动接收
推送/推荐的方式,一种
主动搜索
的方式。目前主流SNS网站和微博产品均实现了一些简单的推送和搜索好友功能,但相对比较简单。
如推荐功能,一般是根据用户自定义标签,学校等推荐好友,上这种推荐是非常简单实用的,对于粘着新用户,让他们尽快融入平台,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这个功能解决了45度仰角理论中谈到的平行关系,对于习惯订阅信息的用户,或希望通过微博拓展社交的深度用户,这些基本功能就稍显简陋了。如果能自动识别用户的兴趣点,如"时装","NBA",并自动将这些领域有影响力,或影响力与该用户相当的用户推荐给他,那一定是一个不错的产品。
再比如好友搜索功能,一般产品都提供了按指定明确条件进行搜索的功能,如按名称,学校,公司,标签等等。因为人是一个特征复杂的,难以描述的对象,特定的简单搜索条件或条件组合,难以满足复杂检索需求;另一方面,往往有一些检索需求是模糊的,抽象的,甚至用户自己并不能将他的需求描述成一个特定的条件组合,比如:搜索所有热爱微博营销的人,并按此领域的影响力排名。这时,可能需要一种基于概念的用户检索机制去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除了推荐和搜索这一对主动和被动的二元论分类,还可能存在某种融合方法。比如我命名为:“交互式搜索推荐”的方式,即用户以一个模糊的中心点出发,与系统进行多次问答,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搜索目标,将已经分类/聚类的用户群和用户群特征反馈给用户,用过多次交互后逐步缩小受范围,最终帮助用户明确搜索需求。这个搜索机制与“在结果中搜索”略有不同,这个过程一方面由用户主导,另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积累的“常识”,给予用户一些提示和引导。
这里,涉及的技术和产品难点有以下一些:
(1)用户的“特征”如何抽取,是产品功能上的“显式维”(如关注,粉丝,评论,转发,收藏,话题,行业,内容 ...),还是用户心理学内涵的“隐式维”(心理学上的维度比较难以描述,初略可以理解为:性别,年龄,血型,星座,职业,学历,兴趣,内向,外向等)
(2)用户的“特征”如何运用,即如何将用户的“特征”运用于推荐和搜索产品中去。通常人的特征维是很多的,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噪声较大的。如何将特征转换为一些可计算,最好是可理解的“概念”上去。
(3)以上是技术上的问题。从产品角度讲,如何设计产品的流程和表现,使得用户能方便,准确,有便于理解的方式发现好友,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能从技术模型和产品模型两个方面解决好这个问题,他的价值会是非常高的。比较粗暴的来说,至少可以作为竞价好友搜索,即将一些商家的微博帐号,有偿推送或有偿修改搜索排名。其他比如潜在客户识别,僵尸粉识别等,都可以应用这个技术和产品中的思路和方法。
当然,可以还有一些更优雅,更有价值的商业应用场景。
撰稿人
:
曾庆锐。关注开放平台,关注微博营销。
配图:
hyp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