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venturebeat,区块链公司ChainLink已通过ICO完成了3200万美元融资。ChainLink提供让区块链的“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调用外部数据的中间件。
智能合约又被称为自执行合约(self-executing contracts),是区块链技术的被看好的应用场景之一。它允许企业和个人相互设立服务水平协议。
比如,如果航空公司开始提供智能合约,某天你乘坐的航班延误超过一小时,航空公司就会给你退回票价20%的钱。又或者,在药物运输到药房的过程中,一旦运输温度超过约定范围,车会立刻停下并返回制药厂。
不过,据区块链技术专家Gideon Greenspan解释,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现在还是太遥远,区块链还没办法做到这一步,因为区块链没有办法稳定地取得大范围的外部数据。ChainLink准备改变这个现状。它希望给合约制定者们提供全网络的数据库,或者称其为一个可靠的外部数据库。有了ChainLink,你可以在一个合约中调用一个或几个数据库查询需要的数据。
ChainLink CEO Sergey Nazarov解释:“当你在ChainLink的搜索框中输入‘利率’,你会看到大概有50多种数据流可以选,你将需要的复制粘贴到你的智能合约中。”数据库开发者将API与ChianLink连接之后,每一次有人调用他们的数据库,他们都可以获得ChainLink发行得LINK代币。
Nazarov表示,公司已经收到了3700封来自开发者的邮件表示有兴趣跟ChainLink合作。
ChainLink的团队来自一家运行了3年半的智能合约公司SmartContract,后者位于旧金山,专门为大公司定制智能合约。目前,SmartContract最大的客户是跨行交易网络Swift,后者的网络有11000家银行加入。
SmartContract原来所做的一次性的定制化合作,同样也需要定制化的API,甚至需要跟选定的数据库用专线连接;且不够灵活,没办法决定你一次想多少个数据源。ChainLink则是希望让智能合约变得每一个人都能用,同时保证安全,提供更多选择。
Nazarov说,如果没有ChainLink这样的网络,一家公司如果想部署一个需要跟外部数据交互的智能合约,就需要为那个数据库专门研发一个API,同时虚招中间件提供商为你将规则打包,嵌入到智能合约当中。应用开发者没办法灵活地决定需要访问区块链上的节点需要访问数据库,也没办法决定要访问多少个数据库。另外,安全也是另一问题。“若我们要在这个系统上完成数以十亿美元的交易,我们需要确保端到端的安全性,”
如果让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仅仅访问一个数据源,就自动执行一个几百万美元的合约,系统有被操控的风险。
下一代的开源数据库会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安全性。开发者可以让智能合约从不同节点访问多个独立数据源,持续交叉验证,或者取几个输入值的中间值,以降低错误的概率。
ChainLink网络目前还在开发当中,这次的众筹将推进开发工作。Nazarov表示,即便公司的数据库网络发布之后,仍需4-5年才能逐步成熟。数据库的大玩家明白,这个模式对他们来说是门好生意,但在网络中的智能合约达到一定量之前,他们是不会愿意进来的。因此,他希望中小型数据提供商可以先动起来。一旦关键性的数据库越来越多,这个生态的发展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