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丹蕾
36氪重庆讯,截至12月7日,新区累计市场主体突破10万,达到100062户,注册资本总量12688.92亿元。今年1月至11月,两江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7722个,平均每天新增主体73家。
张坤琨/摄
目前两江新区市场主体中,内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数量超过5万户;外资企业投资活跃,开办外资企业达1046户,外资企业数量领跑全市。
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背后,得益于两江新区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两江新区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在新区第一时间落地生根:率先在全市试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率先在全市推出个体工商户自助登记服务系统;率先在全市实现企业登记注册“无纸全程电子化”。
宋丹蕾/摄
“在家办公也可注册公司,一切手续在网上就搞定了,集群注册也特别省心。”领到营业执照的游思瑶十分惊喜,该申请的公司通过两江新区集群注册平台成功办理。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有27个产业园、孵化园进行备案管理,通过集群注册入驻企业6180家。
事实上,这是两江新区营商环境优化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两江新区深耕“互联网+审批”,逐步实现从“网上办”到“掌上办”,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无纸化申请,真正让“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成为企业、群众办事常态。
同时,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深化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构建跨区域“异地同标”的市场准入服务系统和便利化机制,实现营业执照、许可证的两地互通、就近办理,降低两地市民往返奔波登记注册的时间成本,激发两地市场主体活力。
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地还将扩展全程无纸化、管理智能化等系统功能,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探索注册登记、主体监管“互联互通互认”的开放模式,吸纳更多的成渝两地乃至全国的优质企业在两江新区落地生根、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