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网。36氪经授权发布。
在机器人研究领域,需要突破的关卡不仅是5G技术,它还承载着一些解决问题的期待。
6月26日,在上海,达闼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参与了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在北京,这家公司的机器人正在进行5G环境下的测试项目。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曹永军认为,5G的到来值得期待,它是技术、设施的更新迭代,或许能很大程度帮助机器人完成更强大的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分析,推动现在的研究工作再往前迈出一步。
“但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打开所有入口,速度快了,发生危险的概率和影响也可能更大。”热潮之下,曹永军还关注到隐藏在背后的数据安全问题,在他看来,当前一些技术发展遇到了瓶颈,5G刚好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特性,但5G并不是无所不能,也许很快还需要6G、7G。
期待:解决传输、交互等问题
达闼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安保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导盲机器人属于服务类机器人范畴,其技术支持负责人康平表示,5G的到来或许能为他们解决数据传输的痛点。
当前,很多机器人使用的是WiFi信号,这就导致在户外进行安防巡逻时,很容易遇到网络覆盖不足、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影响安防巡逻视频数据的上传。“安防数据不能够延时,或者哪怕出现短暂的空白期,尤其是一些关键场合,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康平希望5G能解决这些问题,从目前来看,5G技术是符合这些期待的,但对于真正成熟的应用,他认为还需要很多测试,暂时没有时间表。
快速而准确的采集庞大数据并进行处理,是当前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等普遍会遭遇的问题,但只是机器人行业期待5G能解决的问题的之一。
曹永军认为,下载速度快、能同时驱动大量智能硬件、几乎没有延时、同一基站下两个用户的通信数据可以直接设备到设备等特性,让机器人企业对5G带来的发展可能性充满兴趣并投入研究。
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松机器人”),在这个行业“资历深厚”。在2019巴塞罗那通信展(MWC)结束后,新松机器人已经同众多行业巨头建立了对接——新松与中国移动共同建立5G创新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完成基于5G环境下机器人设备的测试和验证;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共同研发基于5G技术的数字化工厂雏形。
达闼科技也在今年5月与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5G智能机器人、AI云平台等产品的商业化应用,合作研发5G切片、边缘计算等5G技术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推动各种类型的5G机器人产品和5G智能家庭产品落地。
然而,5G已经走到了哪里,机器人领域出现真正成熟的应用还要多久?
“5G基础设施有待迅速搭建并完善,基础的关联研究也急需融合推进,同时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也需要进行。整体是持支持态度的,欢迎、支持并推动技术前进。”曹永军说。
等待:基础建设与人才培养
“大家都很心急,担心慢了是不是就赶不上了。”对于5G的追逐,让曹永军想起了上一波的机器人热潮。
近年来,中国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高端智能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进行扶持。2016年、2017年,各地政府围绕机器人发布了多项产业促进政策。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共建,同期在广州、佛山乃至全国还有一大批机器人公司成立。
去年,华南职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与广州酒家合作,实现在生产线中对月饼的分拣包装工作,这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实际应用,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月饼在高温下很容易变形,以前都是靠人工一个一个分拣,机器人抓取必须要把握好力度,这是一件看似简单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的事。”曹永军说。
从研究项目到实现成果转化,曹永军称还有人才培养的问题。机器人热潮引发很多盲目追赶。一些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心急之余却不知道怎么做。于是,研究院开始办研修班,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工作人员,这是智能产业发展必须要配套的。当初对机器人的追逐,现在切换到了5G热潮。曹永军认为期待有,但需要等,等5G网络覆盖,等基础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
今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按照规划,到2020年底,珠三角中心城区5G网络基本实现连续覆盖和商用,到2022年底,珠三角建成5G宽带城市群,粤东粤西粤北主要城区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这项行动计划特提到,计划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8大领域开展5G应用试点示范,到今年底前,珠三角各市建成至少一个5G应用示范场景;到2022年底,广东省5G应用示范场景超过100个。
隐忧:热潮背后的数据安全
去年,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两只机器狗合作开门的视频受到网友热捧,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这件事在曹永军看来,并非娱乐那么简单。“两只狗配合进入一个房间里,如果它们被另一些群体远程操作控制……”
曹永军把5G的到来,比喻成一条更好更快的高速公路,如果打开所有入口,进来的又不仅仅是车辆,同时在高速运行,稍有差池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有一些机构、公司在进行安全领域的研究,但整体对安全的关注度还不够。
工信部官网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到2018年8月数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年均增速接近30%,2017年达到近70亿美元。当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13万台。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这些数字还在增长。
而撇开关于机器人意识的讨论,机器人事故已有前例,大数据泄漏、网络渗透也时有发生。“简单来说,一个工厂里所有的机器人被控制,或者家里的服务机器人被别人远程操作,控制权不知道在谁手上,隐藏在背后的风险需要重视。”曹永军说。
6月22日公布的《中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2019年)》亦显示,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一半以上工控系统带毒运行。仅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20余家典型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安全检查评估时就发现了2000多个安全威胁。
一位信息通信安全研究专家告诉记者,5G时代下的物联网安全防护会更加复杂,解决方案涉及多个层面。同时,物联网涉及的参与方数量将显著增加,合规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
但如今,5G安全标准化尚未完全完成,物联网中大多数用户终端设备结构简单、低功耗、低成本,在设计规划时往往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到安全预算。“5G网络需要一个统一、灵活、可伸缩的安全架构,来满足不同应用的不同安全级别的需求。这不是很快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在发展中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解决。”上述信息通信安全研究专家说。
在物联网智库合伙人柏斯维看来,安全问题是伴随电子设备发展起来的永久话题,数据越多安全问题越多。但不能因为这些问题不发展5G产业,相反,这些安全问题的出现会应运催生新的产业,负责解决5G安全问题。“2018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市场增长率达33.55%,预计2019年市场增长率将达19.23%,市场整体规模增长至93.91亿元。这些数据就是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