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客户关系管理(CRM) > 行者视角丨别动辄就心性 >

行者视角丨别动辄就心性

转载时间:2021.09.14(原文发布时间:2020.12.21)
16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62次

有事没事跟余老师聊天,谈起这些年的学习,我觉得稻盛哲学对于企业经营来讲,还是比较系统。上有经营哲学,下有方法论,称“提高心性,拓展经营”,层次高的,可以摸到天,层次不够的起码有个抓手,可深可浅。

余老师问,这么多年下来,印象中,有哪个中国企业,因为学习稻盛哲学,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成为京瓷、KDDI那样的企业。我说,好像有吧,周边也有不少的学习稻盛哲学的优秀企业,但可能规模不大,影响力有限,大家印象不深。

那是不是因为“心性”,捆住大家手脚?特别是大破大立的年代?很多东西,本无善恶,理解私欲,尊重人性,或是大道。

体和用

回想一下,在过去十几二十年中,崛起的中国企业,他们最强调的企业管理要素是什么?制度。

我周二在珠海参访了凌达压缩机公司。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企业的文化力和制度建设。制度管看得着的地方,文化管看不到的地方,加起来就是公司的整体执行力。一个企业不是老板天天在上面讲心性,而是要把企业的意图,通过实际的工作,化为企业的观念、意识和执行力。

如果“提高心性”是体,“拓展经营”是用,中间是否需要一个“相”。《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可能就是道吧,也是本体吧,是最为原始和不变不易的东西,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提高心性是“体”,是“一”,“相”应该是“二”,“三”成为“用”。否则我们就容易拿“体”的东西出来“用”,或是只说“体”,不知如何之“用”,企业容易头脚分离。

余老师举一个例子,玻璃杯是玻璃做的,在这个场景下,玻璃是体,玻璃杯是相,玻璃杯装水是用。但玻璃杯只是装水的作用吗?能够用来插花吗?能够用来装饰吗?玻璃可以做杯,也可以做琉璃,做镜子,做桌面等等。而玻璃的原材料沙子,就有更多的无限可能。

我读德鲁克,德鲁克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所有的著作,从来都没有“基督”和“博爱”几字,但他的管理思想,充满基督的救世观念和“博爱”思想,应该是我们所讲的“体”。

我们理解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相”,是方法论吧。而各种各样用德鲁克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的实践就是“用”。

稻盛哲学也有“相”,比如“经营十二条”、“会计七原则”、“阿米巴经营”等等,都是方法论。但到了不同企业,很多心性类的观念提的太多,企业或员工的理解力不一定够,确实需要更多的延伸,需要用更多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哪些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呢?

稻盛哲学及其管理思想,到了中国,到了2020年,地域和文化变了,时代也变了,很少人能够去思考及与时俱进,反而言必称“稻圣塾长”的每句每话。中国有些咨询公司也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做“阿米巴经营”,但很多人觉得不正宗,假冒伪劣。

德鲁克号称西方现代管理之父,但他不愿意社会称他为管理大师。而更加愿意成为一个一个“社会生态学家”,一位“社会观察者”。德鲁克对于管理学的贡献在于把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创造性的使用了“企业家与使命”的词汇。使到后来者对于企业家及使命的研究不断发展和延续。

其实,稻盛也讲过,“人生不是一场盛宴,而是一场修炼”,但德鲁克侧重把“修炼”的主体放在企业家这边,管理好企业,是企业家的使命与责任。

不必言道

几年前我们促进会推动精益管理,我们的理念是通过精益管理,培训方法,培养出千千万万的董仕刚,让普普通通的工人,都能够成为对公司、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成为受尊重的人。五年过后,我们的很多学员变成了讲师,很多的讲师变成咨询师。一批批“师兄”变成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变成“前辈”和“专家”。

韩愈讲“文以载道”,道不好直接去表述,是通过文章体现的。“心性”也不好去描述,只能去感悟,在事中感悟道的存在。所以说,道即事,事即道。

德鲁克全不讲“道”,道隐含在他的管理思想中,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当然,没有学德鲁克的,没有学习稻盛和夫哲学的,不等于它就没有道。马云有道吗?任正非有道吗?虽然两位企业家的思考,充满思辨和哲学思维,但他们都非常少提心性、哲学之类的词汇。

我不大赞成企业大规模推动员工群体学习“活法”、“弟子规”、“论语”等等的书籍。可以培养员工的学习兴趣,可以提供一定的学习指引。但不要变成企业统一的行为和学习“运动”。企业更需要把稻盛思想、德鲁克思想转化到企业实践。转化,需要对企业家的学习力与领导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想把员工变成有进取心的人,成为圣人君子的,中间细细琢磨,是否也有自私的成份,是否也有偷懒取巧的成份,是否也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是否也有大家长的作风。

什么是觉悟,一定不是在书和道理中习得,一定是在实践中体悟。只要管理体系体现我们“敬天爱人”、“悲天悯人”的思想,我们企业的管理一定有温度。

稻盛先生是一位智者,他不仅在他的工作与生活中感悟人生,感悟哲学,或许他真的把盛和塾关掉以后,他的思想就不会被限定在杯子的一个应用里面,他的思想和哲学应该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当哲学回到活水源头的时候,它应该也是无限可能。

欲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王志纲老师经常讲,要尊重人性,尊重常识,顺应规律。尊重人性,包含尊重人的追求和欲望。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自私是生物得以生存、繁衍的基础——当发生森林大火时,我们最同情的对象依次是:自己、他人、猴子、蚂蚁、树木……

斯密认为,人类的爱是“有层次的”,而自由市场通过平等自愿的交换,让人们能够“以自私为目的,达成利他的结果,最终使每个人都互惠互利”——由于发现并承认了“人性自私”的公理,斯密创设了市场经济理论,被尊为“经济学鼻祖”。

很多企业要求员工学《活法》、学传统文化,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员工在想,老板你自己住洋楼,出入坐高档车,你有闲工夫可以学这学那,普通员工还要努力赚钱供房养孩子。

人的欲望和追求也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稻盛先生讲“精神和物质的幸福”。我认为没有条件的没有办法,有条件的话,对于员工而言,物质激励更为重要。当然,物质的追求没有止境,需要一些精神激励。最好的是有制度安排,有机制设定。广州视源对于员工,也没有动辄心性,而是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安心工作。

企业及社会,不承认人性欲望存在,人就会虚伪。承认人性的欲望,也不等于放任自由,最好的方式,就是制度管理。讲来讲去,还是需要在心性和具体的经营中,架构基于人性欲望的企业管理体系。

一旦人的欲望得到激励和满足,可能就会发挥他巨大的创造力。

心纯见真

优秀的企业,一定不是邯郸学步、按部就班的企业,而是能够不断破立的企业。很多老板喜欢心性之学,喜欢传统文化,有些是真在其中悟道,但也有是借此逃避现实。

德鲁克经常讲真善美,稻盛和夫讲真诚,讲纯粹,讲极致。当我们内心与事物融为一体,就会有超越于二元对立的感悟,“现场有神灵”。

每个人各有优缺点,各有他的根气,领悟的东西不一样,允许学习有差异。但企业家真正的学习,是回到根本的“道”上来,不是学习金句和语录,而是体悟朴素和大道。稻盛和夫有很多研究发明,是心纯见真的结果。很多人批评华山离经叛道,但我觉得在研发方面,他跟稻盛和夫最相似,也是心纯见真。

心纯见真才能够无中生有,才能够大破大立,直取黄龙。企业家学习稻盛思想,学习德鲁克,不是学习每章每句,而是章句后面所载的道和思想,自己去化为适合于企业的相和用。是神似,而非形似。这是企业家自己的功夫与功课。企业家不要要求员工有很高的心性,当然,很多员工也有很高心性,那他们可能就是企业重点培养的干部。

在社会的转型期,各种各样的思想层出不穷,这段时间,思想的学习,需要去积累,厚积薄发。做事就行,心系员工,心系社会就可以,保持朴素与混沌的一面,就如“木鸡”。但一旦碰到机会,就需要全力以赴,奋力一搏。

很多企业之所以平庸,就是企业老板,把很多的经历都投入到企业日常管理当中。他们或许能够把企业管理的井井有条,但他们不懂战略,视野不够,悟性不够,抓不住时机。老板是好人,但企业不一定是好企业。好企业看起来温文尔雅,但也有另外一面,近乎疯狂,近乎残酷,近乎血性。反者道之动,企业经营是多面的,复杂的,智慧不高的人,只看到一面。

结语

有些企业家喜欢道家,他们说道家也有方法论,但道家的方法论也是“体”悟而来,很难转化为“相”“用”。我觉得佛家的“体”是空,缘起性空,体悟它是有智慧的,因为觉“空”,就能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回到根本,就有无限可能。但很多人习性太深,觉悟太难。

心性也好,本体也好,多是玄妙的,普通人简简单单就好,心纯总能见真,千万不要邯郸学步,把自己绕进去,或装神弄鬼。

确实来讲,企业家比较孤独,需要一些心灵的力量,心理有需求,能够一起学习,一起泡泡北海道的温泉,总是有温暖的,这也是很多的跟心性有关系的学习组织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

他们经常会讲,“真信”,“相信相信的力量”,“有些人因为看到而相信,有些人因为相信而看到”,相信确实有力量,信仰也有力量,这也是当下企业家所缺乏的。企业家们心理有漏,就被一些机构给对应上去了,企业家们变成“温暖的猴子”。

余老师问我,有没有自己的主张,我回答,还是道家吧,德鲁克也讲,自由、自在和自尊。如果有能力和大志向,可以鲲鹏展翅,是自由自在。没有大的志向和机遇,可以庖丁解牛,心物一体,解开关键,也能自由自在。看起来无用的大樗,长的奇奇怪怪的没人当它是材料,但因此存活千年,成为树精,自由自在。

没有依附,才能独处,才能自由自在,才有自尊。如果真的谈心性,这或许就是心性。它不是跟社会无涉,不是淡泊,而是简朴有真义,简约有生意,简单有生命。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原创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氪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氪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行者视角丨别动辄就心性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客户关系管理(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限时免费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