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锐裘零售观察”(ID:RQmarketing),作者锐裘,36氪经授权发布。
试想,在未来3个月、半年、9个月,我们生活的社会,商业运作会是什么样?人们的消费需求又将如何变化?
在开脑洞之前,我们先回顾当下的世界,正发生着什么……
自1月23日起,实体零售成断崖式下降,行业的同比增长仅为0-10%。
电影院KTV无人问津,K歌之王宣布倒闭;餐饮几乎零堂食,仅靠外卖填补营收;超市和生鲜app的生意都不错,江浙沪竟然出现土豆难寻的现象;
各类型口罩在全国大量缺货;N95口罩单价提高了4倍,富士康等制造型企业工厂开始投入制作口罩;消毒液、消毒凝胶需求量飙升,销量增长远高于化妆品;Switch销量暴涨,健身环全球断货;“全民直播” 正式开启,上海某夜店一个晚上线上直播营收破百万;大批健身教练开始线上授课;各大商业中心也加入直播阵营。
这个画面,是不是很魔幻?
服装零售店换上了2020春夏装,促销折扣打不停,他们都希望用折扣吸引销量,以此来弥补第一季度的空缺;健身行业整体开始复苏,有人第一时间想起了那位在“隔离”期间经常直播陪伴的教练,于是,这位教练成为了当月“销冠”……
口罩在这一期间出现了短期滞销,人们因不需要长期佩戴,家里的货可能已经备到了明年春天;同理还有各种消毒液、免洗手液……
农民工开始返工潮。但他们将遇到一个问题,不少工程因资金问题延期开工;商场B1层的部分餐饮小店未能重新开张,他们并没挨过疫情结束;东南沿海城市的一家服装工厂陷入新的困境:3个月前,老板将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口罩生产,而此刻,他已没有更多现金流开启应急服装制造,生产好的口罩不知要卖给谁……
与此同时,武汉宣布:最后一名新冠肺炎病人成功出院。
2020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有点特别,它同时也是中秋节。
在零售消费端,人们在3个月前对“实体买买买”的渴求逐渐趋于冷静,回归理性。电商与零售消费的占比趋于平稳。
同样出现回暖的旅游业。
经历了长达9个月低谷期,旅游行业终于迎来复苏。其中,国内景点游、东南亚等与自然景色相关的路线,大受欢迎。
酒店业回暖,除了更注重品质服务之外,更注重客人卫生,在客房内,都会放有一张“已消毒”的提示,让客人安心。
停下来的民宿老板们重新审视了民宿这门生意的潜在风险,纷纷推出了除住宿之外的服务,其中一环,便是与周边游有关。
在不知不觉中,全国人民迎来了“第十二届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
天猫在今年依旧将预热活动拉长到一个月。
11月11日凌晨1点,阿里宣布双11再次打破历届销量纪录。马云带大家回顾了过去一年阿里所取得成绩,包括疫情期间一直在线的盒马鲜生。在拉动全国消费类GDP,阿里依旧功不可没。
冬日里的上海街头,正在被浓浓的圣诞氛围笼罩着,购物中心迎来了最后一个冲刺季:圣诞节&跨年。
今年商场们策划的campaign似乎都要比往年更具看头。
除了卯足劲做今年业绩的最后一波冲刺之外,得益于年初时市场部对直播、社群等线上概念的实践,如何用“线上工具反哺线下生意”这个命题,商场们都获得了全新的理解与运用。
公众号和CRM的功能角色在圣诞活动中更为突出,与外部品牌联动比之前更为顺畅。
“全国商场会师直播间”的情形,没有再出现了,但商场中的导购,已化身主播,实现线上线下角色无缝切换。
2020年12月31日23点,上海新天地,正举行着热闹的跨年盛会,再过一小时,这异常艰辛的一年终于要结束了。
在狂欢中,有个年轻人突然想起今年初长达1个月的隔离,空无一人的街头,自己跟着抖音学做的饭,公司差点倒闭,并没有囤货的双11,还有压箱底的消毒液和口罩。
他回过神,鸭!2021年了,
不禁吐了一口气,活着,多好啊……
想完,跟自己干了一杯,继续为下半夜而狂欢……
吴晓波在其直播间预测了几个疫情后的时间点:夏天前疫情结束,再过半年后经济完全复苏。那如果再往下切,每个节点会是如何的呢?
于是便有了这个“脑洞”选题。
但未来半年究竟是什么样?其实没有人知道。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迎来了很多机遇。
对于商业零售来说,疫情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一个重大危机,也让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棋盘,及时修正布阵,当危机褪去,也许你的棋局反而更加稳固。
此刻,不如放下手中的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半年后,你所在的行业链条是如何的呢?你究竟可以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面对逐步复苏的经济与消费需求,品牌应该做出哪些应对呢?
脚踏实地,未雨绸缪,以不变应万变。3月,你好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