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每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领域都日新月异。而且将来世界变化的速度只会更快。熟悉未来的工作工具、拥有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合理而有效地安排时间以及保持开放和不断学习的心态,是未来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锦囊妙计”。本文作者Heather R Morgan,原文标题Learn These 4 Things If You Want To Have A Job In 10 Years。
在过去的十年里,远程办公的员工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100%。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增长带来的变化。远程办公使得从推销员到接待员这样的工作,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完成。而其他诸如客户服务代表之类的工作,现在通常都是远程实现的。
现场工作也有它的存在意义。但一些聪明的公司现在意识到,如果使用远程工作人员的话,它们可以节省资金,并网罗更多的稀有人才。有时,这意味着你公司的工作一部分是远程完成的的,一部分是现场完成的。一些大的企业已经在“远程办公”和“灵活工作”等名义之下进行了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SalesFolk总结道,有很多小公司——包括我自己的公司——从销售人员到普通员工都是远程办公的,他们通常分布在世界各地。
然而,远程工作不仅仅对公司有利。尽管大城市里机会很多,但许多人住不起大城市,或者根本不乐意住在大城市。远程办公也允许这些人学习更多的技能,同时他们还能获取远远高于所在当地工资的报酬。
尽管如此,远程工作并不仅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是一种节省额外费用的方法。对于求职者和那些试图进一步发展公司的人来说,都算是家常便饭了。这意味着,学习如何进行远程工作,与其说是为了提升自己,倒不如说是环境所迫。
你还不知道如何远程办公?没关系,我会在下面告诉你该怎么做,以确保你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能夺得一席之地。
你在这一领域的生存取决于两件事:掌握基本知识和学习你所在的公司或客户使用的工具。
基本的工具包括谷歌文档和日历(Google Docs and Calendars)、还有像Trello这样的项目管理软件,以及像Slack这样的通信平台。我将它们归为基础类,因为它们现在使用面很广,你会发现它们在哪儿都一样。考虑到它们已然普遍存在,如果你不想在客户给你发送谷歌日历邀请时看起来像个无知的人,那你最好搞明白它们是怎么一回事儿。
公司或客户特定的工具则更为多样化。像今天的科技巨头之类的大型企业通常会有自己的远程工作专用平台。像Buzzfeed或《New York Times》这样的大型媒体机构也是这样。尽管如此,其他公司仍将使用特定于其行业的远程协作工具,比如会计软件。
当然,在你真正开始在某家公司进行远程办公之前,你不太会有机会学习另一套套工具。但我可以保证,如果你已经花了时间掌握基础知识,并让自己了解这种工具的一般功能,那么未来学习新工具时的效率必然会有所提升。
你还应该学习如何在网上与陌生人联系,无论是通过邮件,还是通过LinkedIn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你永远不知道这些对话能打开怎样一扇大门。而且,公司越大,你就越不可能亲自见到每个人。
学习远程建立关系并不难,我们在日程生活中建立关系时使用的许多规则也都同样适用:要考虑周到,要询问问题,以及尝试增值。如果你想要在网络上建立牢固的关系,你就必须像面对面讨论一样对待这些对话,并且知道什么时候把互动转移到不同的媒介上。我的大多数销售同事对Slack用得得心应手,但当他们想要和某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或者要讨论一个敏感的话题时,他们通常会把谈话转移到视频或电话上。
有一些关于大公司的新闻报道,说它们用运动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来获悉员工的行踪。这一举动除了让人觉得恐怖和不道德之外,感觉还违背了我们对远程工作的想法,因为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对成功至关重要。
这方面可没有什么诀窍。有些人把任务安排在一段时间内,而有些人则需要一个活跃的环境——比如共同工作的空间来提高生产力。我认识一个人,他在自己家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块巨大的白板,这样他就可以在每天的工作进程中勾选已完成项目。
许多公司通过度量数据和其他关键性能指标(KPI)来帮助远程员工实现远程工作。有些公司还为项目设定了增量目标。这样的措施使公司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员工的进展情况,而且还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更有信心。
但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在没有经理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工作,你就没法找到工作或胜任长期工作。
活到老,学到老,还差三分学不到。学习什么时候都不嫌晚,学习与年龄无关。我祖母都80多岁了,耄耋之年老人家还经常参加网络研讨会,学习新的行业最佳实践,学习如何使用最好的和最新的软件,并积极参与到对话当中。世界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而且它只会更快——特别是在我们的工作领域,甚至有时一天一个样。如果你停止学习,你必然会落后,然后很快就变得跟不上时代,最终也许被淘汰掉。在未来的经济生活中找到工作的唯一希望就是不断学习和拥抱变化。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