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客户关系管理(CRM) > 疫情「黑天鹅」:阿里云按下数字「新基建」快进键 >

疫情「黑天鹅」:阿里云按下数字「新基建」快进键

转载时间:2021.09.29(原文发布时间:2020.03.13)
40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40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贾宁宇,36氪经授权发布。

这或许是多数人经历过的,最安静的春天。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新增病例低位盘桓,一些省市相继清零,复工潮有序到来。最紧张最慌乱最恐惧的日子,似乎正在过去。

自疫情蔓延以来,围绕着防疫所展开的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的竞争,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浙江与河南,因为“硬核”防疫脱颖而出。前者是中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省份,后者是人口密集,流动频繁的农业大省。他们的防疫效果为何更加突出?

回到2003年非典时期,花费数亿元建设的“疫情直报系统”,建立起针对个人的防护信息上报机制。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前中期,浙江与河南等地打造的城市综合“防疫体”,以及背后由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筑成的数字新基建,不由得引人侧目。

后疫情时代,城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的治理能力。这场疫情带来的意外,是加速数字经济的时代的到来。而对于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基建而言,多米诺骨牌倒下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

河南「硬核防疫」的启示

这可能是36岁的安毅人生中最特别的一个春节,他是阿里云智能GTS的高级项目管理专家,从过年前到现在一直在郑州。安毅的故事是河南防疫战线的一个缩影。

2月15日是他的生日,那天大多数中国人还在家中足不出户,但安毅已经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持续了近三周。直到家人电话过来,他才想起来这天是生日。

空烟盒和咖啡罐散落在桌面上,眼睛里满是疲惫的血丝,对于他而言,一天最好能有34个小时,这次不单是给客户建一个项目,更加是一种用代码追赶生命的压力。

“我们把这种项目叫做‘时上’,就是以小时为单位来计算完成时间。”安毅说自己和团队从1月22号到郑州,这个与湖北接壤的人口大省面临着巨大的疫情压力,“我们有种特别天真的想法,如果我们做得足够好,是能够保护更多人不被感染的。”

武汉封城的前夕,郑州面临的疫情压力并不轻松,有媒体报道,河南是湖北外武汉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十万火急的一道考题,从郑州交到阿里云手里,要在极短时间内建设一套全局性的数字防疫系统,辅助公共卫生、基层排查、资源调度等全盘防疫工作。

“传染病”三个字中,阿里云要协助解决的是“传染”这个问题。“好在郑州有累积,有云的底子、数据智能治理不错,最重要是各个系统不是独立的烟囱。”安毅当时立下军令状时,心里也盘算了一下:“有基础,能成!”

他的日志保留着琐碎的记忆:

1月23日(农历29)组织团队与郑州市所有的城市职能部门联动,确认需求

1月24日(农历30),疫情监控数据中台上线。

1月25日(初一)——1月26(初二),发热门诊上报系统和疫情物资管理系统上线,原计划72小时上线的发热门诊系统不到40个小时就完成了开发。

1月27日(初三),与发热门诊上报系统同步,疫情大屏上线。

1月30日(初六),社区摸排系统上线。

2月2日(初九),来郑健康登记系统上线。

2月9日(正月十六),社区登记系统,企业登记系统同一天上线。

压力最大的时候他就一根根抽烟:“我忽然能理解,新闻上说医生救一个病人,用尽全力没救回来,自己在ICU里哭。我们当时也有怕,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毕竟这次是防疫应急,最后的答卷上是写着少了多少死亡、少了多少感染。”

一个无需赘言的共识是,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防疫的关键在于阻断传染源。数据的结果最为直观,截至3月9日24时,河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72例,郑州市157例,全省累计死亡22例,郑州死亡病例为零。

疫情开始,河南就因为“乡土硬核”成为“网红”。但在不为人知的平行世界,郑州的防疫是“科技硬核”。

“大家都宅在家里的硬隔离时期,防控是阵地战,我们把这个圈子守住,基层压力非常大。”郑州市大数据局应用推进处处长孟旭说。

攻坚作战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对流入郑州人口建立卡口信息登记系统,通过交通枢纽设卡,追踪潜在风险人口。这份潜在风险名单最终会下沉到流入目的地所在的社区,成为基层重点排查对象。

细化成具体的项目,包含做产品、调网络、调数据库、名单导入,工作量相当庞大。在安毅和他的三名现场同事及远程数十名开发团队经历跨越除夕夜几乎48小时不眠不休赶工后,这个系统顺利上线。

第二阶段需要安全的复工复产,防控从阵地战变为分类管理,“难的是第二阶段,大规模的疑似和确诊数量下来了,但还稳定在一百以内时,是最难的这个就是打移动站、科技站的时候。如果没有类似这些技术,是没办法做到精细化的分类管理。”

流入人口管理系统之后,社区人员管理、发热门诊诊治数据管理、隔离人员管理、复工人员管理等一个个系统陆续上线。

疫情「黑天鹅」:阿里云按下数字「新基建」快进键

在郑州,数字防疫系统打通了全局系统,让郑州的疫情一目了然,为政府防疫决策的依据。例如,郑州市的65家医院使用阿里云宜搭火速上线了发热门诊上报系统和疫情物资管理系统,确诊信息和医院物资数据能第一时间传递到指挥部。此外,全市11000多个社区的基层公务员,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排查需要隔离的人员。

从武汉封城前一天至今,郑州市累计上线了11个有关疫情防控及人员管理的数字系统。它们层层嵌套,随着防控重心的变化而推进。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复工复产有序展开。这套数字系统扮演了数据支撑和信息化支撑的角色。

“信息手段被证明行之有效,而且大幅提升了防疫效率。”孟旭说。疫情期间,科技防疫升级成为一把手工程。这位公务员敏感地感觉到其中释放的信号——至少在河南和郑州,对信息化的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

一年前,郑州政府机构改革,大数据局成立,他加入其中。“你可以将我们理解为信息化的发改委,负责全市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同年,他们与阿里云签订协议,在郑州落地一系列数字城市的项目。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对中原城市郑州的冲击可想而知,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不乏怀疑的目光。

现在,一切不一样了。“数字城市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应用场景,这本就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部分。”孟旭笃定地说。

云上激荡10年

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项“疯狂”的计划,为这座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去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

这是阿里云从商业世界跨入城市维度的第一步。在此之前,阿里云最著名的故事是飞天云操作系统的5K攻坚,让其成为全球前三大云服务商,为数百万企业提供即开即用的算力。

疫情「黑天鹅」:阿里云按下数字「新基建」快进键

这项计划的第一步,是通过政务的数字化,连接散落在城市各个单元的数据资源,打通“神经网络”。

第一个应用落地在交通领域——工程师们尝试用算法来指挥红绿灯,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参与的阿里云工程师后来回忆,谈项目时,各地政府官员的表情都很复杂:将信将疑,一头雾水。

但是,也有一些人,往前踏了一步,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杭州公安局萧山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孙世祥是其中之一。第一个项目落子杭州萧山,他成为主导者。

“我的头发,都是因为这个(项目)白的。”2019年10月中旬,在萧山公安局的办公室里,孙世祥挠着头发说。他当了一辈子的警察,从社区民警、交警到刑侦警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云计算,对阿里巴巴的了解也止于淘宝。

“刚开始的时候,工程师不懂交通,我们不懂科技,大家都不知道从何入手。”他说,“推进不下去的时候,每天早上七点,我就把他们叫到会议室,逼着他们解决问题:‘不行也得行,大不了我们同归于尽’。”

一年之后,孙世祥在云栖大会上,交出了第一份答卷:试点路段交通通行率提升了11%。

交通只是城市治理的一个方面。但是,从交通开始,数字城市的风口逐渐吹起。一些步伐更快的城市,先后成立了大数据局,将城市运转中产生的数据当作一种资产。

在郑州市政府机构中,大数据局是唯一没有退休干部的部门。“中层基本上都是80后,另外还有不少90后,几乎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孟旭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数字城市建设的发改委。我们汇总、采集了大量分散的数据,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疫情之下大量‘一夜之间’上线的项目。”

科技抗疫,带给城市主政者们的冲击是巨大的。经此一役,一些曾经近乎顽固的观念,开始松动和瓦解。“至少在郑州,在河南省内,从上至下,对于数字城市的态度都有怀疑转向笃信。”在孟旭的感知中,水滴石穿的时刻终于来临,云计算撬开了城市治理的沉重大门。

疫情「黑天鹅」:阿里云按下数字「新基建」快进键

浪潮可能真的来了。早在去年7月,阿里云智能上海年度峰会上,阿里CTO兼云智能总裁行癫抛出一个论断——“全面上云的拐点来了”。随后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裁许诗军宣布,阿里将整合阿里云、支付宝、钉钉、高德等技术、产品、服务、资源,全面升级服务数字政府战略,即“数字政府2.0”。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指挥交通信号灯,而是整个政府乃至城市的全面数字化。

“数字化生存”压力测试

17年前的“非典”常常被拿来与新冠疫情对比。“这两次疫情像两次放大镜,透视出整个中国经济和数字时代的变化。”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断言,甚至可以将新冠疫情理解为过去17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压测。

如果回顾整场疫情,新科技并不止步于一城一地的政府防疫,它的触角深入中国社会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

2003年是刘松接触互联网的第一年,他用谷歌搜索自己的名字“刘松”,得到结果是一个“农民刘松养蛇致富”。3年以后,他再次搜索“刘松”,变成了“养蛇大王刘松……”这是中国人真实的“数字化”状态——只有极少部分人能接触互联网,而他们才刚开始用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

然而,在过去17年,互联网已经迭代了两次,从2G到了4G,甚至可以说到了5G前夜。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字经济已经占据了经济总量的1/3。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社会协同的方式,成为每一个人生存的必须。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可以看到,从防疫、救援到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乃至后疫情时代的复课、复工,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互联网。“突然之间,10亿人,要通过手机、电脑看资讯、买菜、上课甚至工作,这和双十一类似。”刘松说,因为二者的本质,都是社会资源在数字化加持下,高效地连接和运用。

数字基础设施的压力可想而知,数字新基建的专家们不得不随时排除故障。

2月2日的晚上11点,阿里云智能GTS资深技术专家沈乘黄接到了贵阳市政府的紧急求助。为了减少排队聚众,他们计划在次日早上9点,通过政务APP向市民发放30万只口罩,但是担心流量太大,系统容量不够。贵阳离杭州一千多公里,交通工具都停了,阿里云的工程师飞过去现场支持,是不现实的。因为贵阳的政务APP部署在阿里云上,沈乘黄立即安排人员在线应援,经过通宵调优、测试,终于在9点之前完成。

疫情「黑天鹅」:阿里云按下数字「新基建」快进键

口罩的故事在青岛重演。青岛政府找到阿里云时,政务APP已经因为发口罩瘫痪了。一天之内,阿里云的团队将该APP的性能提高了10倍。

“云的优势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不论你在天涯海角,只要业务在阿里云上,我们都能远程帮你解决。”沈乘黄说。他们团队的工程师,同样身处全国各地,有人在郑州,有人在杭州,也有人在武汉甚至农村,为了远程办公,才给家里买了电脑,安装了网线。

防疫绝不是一场不惜代价的战争,而是关乎经济、政治、社会稳定的博弈。随着疫情发展,有序复工同样重要。始于杭州的健康码,已经在全国25个省份落地,成为迎接复工潮的“安全阀”。

健康码在杭州、浙江同样是“日上”项目,这多少得益于浙江深耕多年的数字城市。2016年,当多数城市还在怀疑城市大脑对不对时,杭州认定方向,大刀阔斧打通全市59个单位,归集了230多亿条数据。正是因为所有的数据不是烟囱状的,是连通的,健康码才能顺利的诞生。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城市的发展水平与治理能力。以前,它是靠GDP和摩天楼来定义的,今天则是靠数字化能力。

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一些曾经固化的社会功能,也不得不拥抱互联网。武汉是教育大市,也是最早开始上网课的城市。教育局给阿里云的时间同样只有一天。武汉一共有15个区,中小学生近100万。

武汉的在线教育系统上线之后,在线教育在全国遍地开花。钉钉的数据显示,最多的时候,共有1.9亿人在线上课。除此之外,还有 2亿人通过钉钉在线办公。

“抗疫”是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这种“时上”、“一夜上”的项目不在少数,神庭从来没有如此频繁看到凌晨四点的杭州。最令他感到意外的需求来自出版社。有一天一家老牌出版社找到阿里云,他们计划通过网站向全国2亿学生在线发放教材。“当时学生需要在家上课,但新学期的课本送不到,就需要历史上第一次在线发课本。如此老牌的出版社,也在积极拥抱变化,尝试在线发教材,更出乎我们的预料。”

一个更极端的案例是,一位远在陕西榆林的牧民,因为疑似感染而被隔离。他不得不采用摄像头和人工智能来管理牧场的羊群。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这并不只是文学修辞。0和1的数字洪流,正在冲毁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堤坝,尼葛洛庞帝预言的数字化生存正在加速到来。

去年9月,杭州云栖大会上,三任阿里云掌舵者同台。行癫曾不无感慨地说:“阿里云走过十年,一步步走到今天。未来的十年,我认为是整个数字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阿里云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关键的十年。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数字经济的大时代。”

万亿数字新基建

经典的城市学理论认为,特大城市是系统的核心。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大城市甚至超级大城市时代。即便按照城区常住人口200万的人口标准,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大城市的数量就已经达到53座,约占全球大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最近这两年,因为抢人大战,多个城市宣布已经进入千万人口的规模,杭州、郑州、武汉都在其中。

城市是经济的载体,但城市化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理难题。以本次疫情为例,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城市封城,在人类的城市发展史上绝无仅有。考虑到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中国的十字路口,影响和代价,可谓深远而沉重。

今天,我们也许可以下这样一个论断,中国最大的灰犀牛可能不在经济领域、金融领域,而在社会领域,在城市治理。疫情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当中国的城市化浪潮叠加上数字化浪潮,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现在基础设施,能否支撑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数字化发展呢?叠加上数字经济时代的影响,也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城市时代呼唤更全面立体的治理方式。这或许才是新基建在后疫情时代,成为新风口的缘故。

这叫人想起十年前的布道者马云。那时,他用一切的场合鼓与呼:云计算的目标是和水、电一起,成为21世纪的基础设施。危机不会改变趋势,而是让未来已来。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疫情「黑天鹅」:阿里云按下数字「新基建」快进键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客户关系管理(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