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独家获悉,工业装备垂直跨境电商平台「拓拉思」获1240万美元Pre-A轮融资,领投方为香港磐通资本。
「拓拉思」的前身,是1999年创立于美国的Bolton Group Inc,创始人傅于峰拥有近20年美国工业装备电商市场经验——在美国积累了约30000家企业客户,年销售额超过2亿人民币,同时建立了售后服务体系,拥有超过10000平米的海外仓。
「拓拉思」的商业模式,建立在近20年的资源积累之上。平台两端,连接的是中国工业装备制造企业和美国工业品采购客户,帮中国供应商拓展美国市场,帮美国企业客户降低采购成本。
平台提供包括产品筛选、营销推广、仓储物流、售后服务、品牌打造、企业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服务,为国内工业品装备制造商在美国市场的品牌落地,提供了一条路径和通道。
关于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傅于峰认为可分为前端销售和后端销售两种形式:前端销售,是以搜索引擎为导入流量的销售方式;而后端销售,是多平台运行,通过其它平台导入流量的方式。他认为,“前端销售的成功,关键在于对产品的理解和产品的覆盖率;而后端销售的成功,关键在于在每一个产品线中找到爆款、打造爆款。”
对于工业品(包括工业加工零部件及机器设备)而言,行业现状是,在美国市场,还没有一个中国工业品成熟品牌被广为认知。
以一家中国工厂的力量去美国打品牌,门槛在于“不足以搭建起一条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而如果没有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意味者用电商的形式做工业品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依赖平台的力量,搭建一条具有完整售后服务体系的“通道”。
从注册登记-产品认证-运行销售-资金回笼,包括过程中涉及到的产品责任险、翻译、税务等等细节问题,都在平台的系统架构中有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相当于一个虚拟企业(VF)”, 傅于峰说,工厂只需要专注于生产和备货。
平台系统在搭建之初,已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因素考虑进去,降低人力成本的比例。当系统已经初具雏形,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证明这个系统是可运行的?
到2018年10月,拓拉思计划打造300家样板企业,涉及到30-50个工业领域,每个工业领域打造3-5家样板企业。这300家样板企业将用一年半的时间,通过拓拉思平台进入美国市场,开始小批量的销售。不同领域的样板企业,将产生不同的商业模式;平台将根据不同的商业模式,调整不同的系统逻辑。
截至2017年10月底,拓拉思已与逾200家样板企业正式签约。基于300家样板企业产生的数学模型,将具象的说明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论证是否能够从300家样板企业扩展到10万家中国工厂的可行性。
盈利模式上,拓拉思的策略是“销售成功后再付费”,根据产品类别的毛利率计算费用,平均佣金15%。此外,系统根据不同功能的划分,有免费、1万美金/3年、5万美金/3年的不同收费标准。由于销售后再付费,需要稳定的渠道(此前积累了3万家美国企业),同时需要提高库存周转率——考量工业品电商的重要指标之一。
团队方面,创始人&CEO傅于峰1999年在美国创立Bolton Group Inc,拥有近20年工业装备电商经验。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微软、阿里巴巴、摩根大通等。
完成千万级美元Pre-A轮融资后,拓拉思2018年的目标是完成300家样板企业的打造,同时开启下一轮5000万美元A轮融资。
—————————————————————————
我是36氪作者简宁,互联网+、B2B、消费升级项目报道可加微信qianyang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