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客户关系管理(CRM) > 36氪首发 | “人造肉”中国玩家开始出现,「珍肉」获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

36氪首发 | “人造肉”中国玩家开始出现,「珍肉」获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转载时间:2021.10.24(原文发布时间:2019.07.05)
7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73次

36氪获悉,豌豆蛋白肉企业“珍肉”已于近日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投资来自天使投资人王展及团队自有资金,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人造肉”是今年的新风口。

在美国企业 Beyond Meat 上市首日大涨 163% 的成绩刺激下,国内一批“人造肉”概念股随之大涨。巴克莱银行 5 月发布最新研究报告预测,未来 10 年,人造肉有可能拿到肉类市场 10% 的份额,规模升至 1400 亿美元。

不同于中国的传统素肉,以 Beyond Meat 、Impossible Food 为首的“人造肉”虽然也是植物肉,但在力图复制出真肉的口感、色泽和口味,甚至会强调产品的营养成分也超过肉,配比更加合理,不含胆固醇、激素等。消费者也在用脚投票,美国的新一批“人造肉”进入了大量商超、餐厅,Beyond Meat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其 2019 年第一财季营收 4020 万美元,同比上涨 215%;Impossible Food 则与汉堡王达成合作。

国内,这还是个空白的处女地。在我们前不久发布的替代蛋白 Mapping 中也提到,虽然豆制品非常普及,“素肉”也是家常食材,但离 Copy 真肉营养、口味、口感还有很大差距,往往需要特殊的烹制手段才能与肉相似,而新一批“人造肉”可以直接作为真肉的替代食材,普通消费者也可以自行烹制。

“珍肉”创始人吕中茗告诉36氪,“植物肉”风靡的本质,其实是消费观念的改变,美国消费者在追求口腹之欲和健康的同时,也愿意为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精神追求付出溢价。中国的消费者们也在改变,“植物肉”有机会成为引领新饮食习惯的产品,也一定会跑出百亿级的品牌。

目前,珍肉在与某豌豆蛋白龙头企业合作。吕中茗告诉36氪,按照目前的规划,珍肉预计在今年 9 月拿出首款“植物肉”产品,将以豌豆蛋白为主要原料。

36氪首发 | “人造肉”中国玩家开始出现,「珍肉」获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并非产品实图

在珍肉之前,吕中茗曾创立“腹愁者”,是国内最早做蛋白棒的一批品牌。在吕中茗看来,蛋白棒的很多经验是可以复用到植物肉上面的,同样是蛋白领域,同样是将在美国成功的新饮食潮流带到中国,在产品研发流程、供应链体系管理、线上线下的营销推广与渠道建设上,也都非常类似。

蛋白棒是个健身方向的小众产品,植物肉则面向大众市场。用以佐证的是,在美国,植物肉产品已经在商超里和真肉摆在一起。在口味以假乱真之后,消费者考量的无非是价格、健康程度。伴随着肉价上升、食安风险,植物肉的市场空间会逐步扩大。

而在植物肉的实现方案中,珍肉看好“豌豆蛋白”方向。

“过去的素肉原料主要是大豆蛋白,豆腥味很难解决,豌豆在风味上更具优势”,吕中茗表示,且大豆存在转基因顾虑,美国也有许多人对大豆过敏,因此 Beyond Meat 选择以豌豆蛋白为主要原料。据 Global Market Insights 数据,由于其营养价值和作为作物的可持续性,到 2023 年以前,全球豌豆蛋白质市场预计将以每年 13.5% 的速度增长。

豌豆蛋白趋势在美国尤其明显,Beyond Meat 之后,也出现了 Ripple Food 这样的豌豆乳代表品牌,从包括高盛在内的投资者手中累计筹集了 1.08 亿美元。未来,不限于植物肉,珍肉也会基于豌豆蛋白推出更多产品。

那目前,珍肉做了哪些工作?

吕中茗表示,主要在产品和渠道两方面。前者,除了和成熟供应商合作,珍肉还必须解决风味问题,由具备 20 年餐饮经验的研发专家作为顾问,也和杜邦营养与健康中心签署了联合研发协议,同时计划在美国某知名大学合作建立实验室,储备相关技术。

渠道上,参考美国成熟的发展路径,餐饮会是市场教育阶段的重要触达点,因此团队也与数家餐厅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将在植物肉产品出来后,研发出相应菜品,供消费者体验。

——————————————————

36氪将持续关注“人造肉”方向,带来最新的市场动态,如果您是相关创业者、或是关注这一产业的相关人士,欢迎加微信交流:muar22,烦请备注身份及来意。

相关阅读:

瞄准 1400 亿美元人造肉新市场,我们整理了一份“替代蛋白”图谱

智氪分析 | “人造肉”会引发新一轮食品革命吗

36氪企服点评

客户关系管理(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限时免费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