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维小维生素”(ID:Weixiaowei6),作者 维小维生素主创们,36氪经授权发布。
这个周末,我去常去的按摩馆按一下我那快断掉的脖子。偶遇一个帅气的按摩师,就他了!
一边按,我一边职业习惯跟人家唠嗑:小伙子做了多久了?
他呵呵一笑,我还小伙子啊,我都35岁了!以前在鹅厂当程序员的,现在改行一年了。
我脖子被他按到咔擦一响,估计也代表着我内心震惊的声音吧。
“BAT的程序员要改行当按摩师?”
这事儿可以写一篇文章。于是我赶紧冒充记者做起了采访。
他也很实诚地跟我开聊:
1年多前,在鹅厂负责一个新的工具项目开发,年薪有差不多100万。
现在项目砍了,也找不到好工作,想想都35了,老大不小,当项目经理没地方要,想回去当程序员居然也没地方要。
所以不如跟老乡师傅学学按摩手艺,下半生当个自由按摩师吧。
我数手指算了一下,他按摩一个客人大概收益50块,算他每天不停按,也顶多1000,这样的确是比起以前收入少了一大半。
但是,再认真思量一下,他其实谋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出路——再多按几年,手艺纯熟之后,收入都比得上在鹅厂的年薪了。
想起这阵子,网上都在疯传着“BAT程序员当外卖员”的故事。
一个腾讯研发岗的程序员因为不争不抢不站队,结果受尽委屈愤而裸辞。最后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当起了外卖员。
外卖工作挺辛苦,但是跟敲代码比,都是体力活,而且还不用承受大公司的勾心斗角,所以程序员哥哥安之若素,继续踏踏实实送外卖。
我比较了这两个案例,同是大厂裸辞被迫降维谋生,看上去表面相仿,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
一个,只不过是暂别光鲜,努力的方向却是重拾体面;
另一个,看上去自由自我,但是未来10年的发展曲线必然难以为继。
可以说,多少职场人都在谈的所谓“伪努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你以为35岁的瓶颈代表着急转直下,只有拼命划桨才有生存的空间?
没错,拼命是要拼命,但是划桨的方向,值得你深度推敲。
这里面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关键词:参照体系。
参照体系错误之错把大众标杆看成合理标准
什么叫做“大众标杆”?
很简单,那就是90%的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比如说,能做到60分就算作合格,钱多活少离家近就是好工作。
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你准备花多少力气,吃多少亏,放弃多少既得利益。
还是拿两个程序员说事儿,一个学按摩要拜师学艺当半年的免费学徒,一个送外卖立刻上岗月薪上万轻松糊口,你说大众标杆里哪个算好工作?
那还用说,两个都不是啥好工作,当然是腾讯程序员是好工作啊!
不,其实在这三个工作里面,我最看好的反而是按摩师的工作。
腾讯程序员你能当几年?35岁不被清退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感谢祖宗保佑了。
外卖小哥你又能当几年?再过几年AI盛行,说不定送外卖的都是机器人小哥了!
你也许会说,别开玩笑了,当不了腾讯程序员大可以当阿里程序员、百度程序员,当不了外卖小哥,大可以送快递,当滴滴司机。
没错,横向跳槽可以解决当前的窘迫,也能解决温饱的困惑,但是解决不了技能的不断增值。
我们对工作的大众标杆往往等同于谋生,而忽略了谋生的周期性——只有越来越不可替代的技能,才是长久谋生的基石。
所以如果放弃所谓“大众偏见”,及时从程序员转身当按摩师的小哥,我看来是最为聪明。
大部分人都会陷进“大众标杆”里面不可自拔。
比如说吧,我曾经面试过很多个编辑,很多都会说“我极其热爱写作”,说着这话的时候,双眼闪着光。
然而其实“极其热爱”的标准在哪里呢?
有的人认为只要一周写两篇就算极其热爱,有的人认为我一周读一本书也算极其热爱。
有的以前做纸媒的编辑,甚至会认为自己愿意转行新媒体已经是对文字最大的热爱。
假如我问多一句:
你拆解过其他新媒体作品的结构吗?
你能归纳热点公众号主要的选题方向吗?
你有属于自己的素材选题库吗?
你的标题库有10000条吗?
回答往往是:没有。
这也许都没有错,因为大众标杆往往会由身边的人带动,旁边那个人只走了50步,我走了51步已经算是先进分子。
但是,我可以给你举一个真真正正“极其热爱”的案例。
有一个老奶奶叫姜淑梅,60岁的时候还是文盲,大字都不认识一个。
丈夫去世之后,她才开始学习写字,75岁觉得自己可以写作,于是开始写小说。
她的热爱到什么程度呢?
书桌写不惯,就在沙发上用枕头枕巾垫着写。甚至,写作的纸张都是废纸,每天也能坚持到凌晨。
最后,她写成了4部小说,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名副其实的畅销书作家。
也许热爱两个字有千百种角度的诠释,大众标杆的热爱往往因为“享受”,而刻骨铭心的热爱,却写满了“自律”。
标杆不同,就有不同程度的努力。
就好像初中生会为跑完800米长跑而自命不凡,殊不知世界上还有更长的跑道,叫做马拉松。
而你,真的找对了真正值得参照的标杆了吗?
参照体系错误之错把世俗成功看成终生准绳
中国人往往都喜欢特别实在的东西。
有车有房,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走上颁奖台……除了这些,甚至有时我们都不知道怎样去定义所谓“成功”。
这年头,谁不要特别宏大高远的成功呢?
然而我却相当认同经纬投资的创始合伙人张颖的一段演讲:
大家都觉得,成功等同于腾讯的成功、阿里的成功?
截然不是。
你去北京开一个连锁餐厅,只有三五家,但是连年能抵抗房租的上涨,这已经是一种成功;
你去街头开一个煎饼铺子,每年能赚十几二十万,对卖煎饼的夫妻来说也是一种成功。
只要这个事业,给你带来了生存之计,带来了成就感,能够照顾家人,并且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好的平衡,就是成功,而且是莫大的成功。
是啊,终生用世俗的成功准绳捆绑自己,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
以至于很多遇到职场瓶颈的人,都会沿袭原来的老路去找寻出路。
因为他们眼里只有过去的那套目标——比如成为CTO,做到项目主管,升职加薪光宗耀祖。
不看谁,就看陌陌职言里面的程序员们,送外卖都是短期打算,回头还是奔忙在面试场上。
但是腾讯有38775个员工,只有不到20个高层,阿里有10万名员工,想从里面挤进去P8都难。
金字塔形的结构下,每前进1米,都要付出全身的力气。
如果继续只给自己一条职场赛道,那注定可能在原来的困囿里打转。
在这里,技能跨界挪移的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
这种技能也许是专业技能,比如做编程的可以去教编程,当会计的可以去教怎样考过会计证。
也可以是一种软技能,比如爱讲话的程序员成为教演讲的教练(真实的案例是贺嘉老师),会写作的广告人成为卖货文案专家(真实的案例是关建明老师)。
放弃一条路上走到尽的成功标准,你的参照体系可以瞬间打开,所谓瓶颈也可以霎时消失。
参照体系错误之错把线性增长看成唯一途径
我在刚刚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恰好是知识付费公开课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做一次公开课裂变,就能增上千个粉丝,那刺激,那酸爽,我立马决定一个月不睡觉做够10场。
然而,我真的做够10场就能增10*1000=1万个粉丝吗?
当然不可能了。
当做到第二场的时候,粉丝已经开始疲惫,做到第三场的时候,大家都看透了套路,做到第四场……er,我没做到第四场就歇了。
所以其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只能说古人给我们最大的谎言。
就拿转行当外卖小哥的程序员来说,他一天送50份外卖可能就月入过万了,那他是不是努把力一天送100份外卖就月入两万呢?
当然不是。
因为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极限值,比如说送100份外卖必然兼顾不了合理路线,或者过于匆忙导致用户投诉而罚款等。
但是送外卖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整个配送的过程小哥赚的都是辛苦钱。
而做按摩师的小哥却不一样了,他按摩一个客人赚50,这个过程是线性增长赚钱的。
但是他在和客人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销售他们家的保健枕头,他们家的按摩充值卡,还有他们家一贴就止疼的颈椎护颈贴……
这么一倒腾,他同一单位时间的劳动,就被拆成了四种销售来源,每一种都有可能发生,就看他的销售技巧了。
如果他的手艺好,客人充值金额大,他的收入甚至还能够获得一个爆炸性的增长,完全偏离线性路径。
在这里,程序员哥哥的技能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按摩,而是心理学、销售技巧、语言情商等多种软技能的组合。
线性增长是一个很传统的参照体系。也是一种迷惑性非常强的鸡汤。
大多数人付出很多却收获很少,无非就是自以为是地选定了线性天花板特别低的行当。
你遇到的每一个职业瓶颈,其实都是线性增长的拐点。
这个时候,与其继续猛冲,不如想一下,是不是该换一条赛道、增加一种可能、找多一个方向。
我记得不久前去见一个投资人,对方问了一个很常见又特别能引发深思的问题:
“你所做的事业,和别的竞争对手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我深刻地反思,过去在竞争对手的新业务当中找方向,其实就是参照体系出了很大的问题。
无论市场上有多少竞争对手,我们要做的永远是“找不同”,而不是“做相同”。
错误的努力标杆,往往会让人觉得自己竭尽全力了,依然一无所获。
就像文初的两个离开大厂的程序员小哥,他们不同的思维,参照不同的标准,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相信也会影响他们未来10年的人生方向。
无论何时,比起“努力”,“定位”二字,一定是我们这一生更重要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