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客户关系管理(CRM) >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 >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

转载时间:2021.11.04(原文发布时间:2020.02.11)
14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42次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王琳、马微冰、张雅婷

再次延迟的春节假期复工时间,被推到了2月10日。

可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和企业仍无法真正复工。当下很多居住小区发放临时出入证明,路上很多公共交通工具仍未全部通行,众多餐饮服务业仍未营业,这些现状都为公司的全员复工,增加了难度。

但58同城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天仍有47%的企业选择复工。这些企业并非忽视疫情,很多公司都做了充分的疫情防护措施,千方百计采购了口罩和消毒液等必需品;而且这些企业也几乎没有强制全员到岗,很多公司都是要求高管和核心业务人先到岗。

疫情中复工第一天上班,有哪些不同的体验?

在Tech星球的采访中,有家庭让今天准备上班的员工,选择辞职抗争不去;有的公司现场发的“开工奖励”,是每人4个口罩;还有的公司开工第一天发了裁员和全员降薪的公开信,CEO恳请大家理解;也有的公司负责人,开工第一天就见了客户。

如今,大部分企业员工仍在远程办公,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上岗时间,分别延期到2月17和2月24日之后。今天选择开工后的企业景象如何?以下7位创始人和员工的口述,或许能带大家略窥一二。

远程办公效率低,线上线下“混动”更灵活 

华米科技 高管 王以超

我们是在1月30日确定今天复工的,主要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在确保员工健康的前提下,应该适时复工,保证企业和经济的发展。“

我们在北京、合肥、深圳、南京、上海均设有办公地,没有安排统一的复工时间,今天主要是北京和合肥,大概不到300名员工。目前进入中关村软件园园区,还没有登记和限制措施。其他地区的情况则略有不同,深圳公司还在申请复工,因为审批流程比较复杂,上海目前依然采取居家办公。

考虑到最近疫情发展的状况,还有北京将在短期之内增加几百万返京人员,我们对北京总部员工上岗也没有强制的要求。如果有些员工确有顾虑的,工作也可以在家完成的,都可以和领导申请。毕竟现在公交地铁人流比较密集,确实还是有点担心,大家也都理解。

技术、产品、运营、市场、医疗、行政部门今天都有职员过来。行政同事要提前到岗准备,会辛苦一些。再加上我们经常周一开例会,所以今天到的人会更加多一点。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

正式复工之前,我们也都在线上有过沟通交流,在排班的时候也会考虑每个人的情况。我给我们部门的同学,从明天到周五,都安排了在家办公。如果需要,我自己来公司开会即可,自己开车,防护也更方便些。

各地公司和办公室都准备了口罩、体温枪、消毒液、一次性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保障物资。每天每个人发一个口罩,然后每天至少测温两次,上班和下班、进出大楼、停车场、公司等环节也都会测。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

之前大楼有自己的餐厅,但估计也没有开张,今天许多同学都是自己带饭,公司也都准备了微波炉等设备。并且我们公司还有专门的华米医疗技术支持组,团队90%以上都有医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之前公司就有医疗专家团队,疫情出现后,在除夕夜晚上新设立的。这个团队也会经常在企业微信群里,发一些防疫事项的提醒。

我认为公司业务如果完全纯线上,有的时候沟通起来确实不太适应,还是需要有个过程。线上+线下的灵活办公机制,我觉得更适合。

公司“余粮”也不多,6个口罩要用一个月

工程公司 计算机室 部门经理

我们是工程公司,主要做冶金和市政设计,上周公司下达了通知,要求这周去公司上班。公司规定,部门经理以上人员要到岗,其他人可以在家办公。整体要求也是比较灵活,根据项目需求而定。

我们公司要求从外地回京的人员,至少要在家隔离7天,来单位的人也错峰上班。公司没有强制要求,但是对于乘坐公共交通的同事,尽量还是不要来公司。

我是开车去的单位,单位离家50公里,从早晨7点出发,8点到了单位,一路上还是非常通畅 。当时我们家里让我尽量别来,考虑到自己有一个项目比较着急就来了公司,一路上自己做好了防护和隔离。

刚进电梯就看到那醒目的消毒记录,之前是每天消毒一次,现在显示是一天四次,并且贴的都有按键贴膜,旁边也放置了专供按电梯的纸巾,处处都充满着浓浓的消毒水味道。

除了消毒,我们只要接触了外界环境都要测量体温,无论开车还是走路进大门,都要先测体温,乘坐公司派出的班车,上车前也都要测体温,上班到门口取快递回来,也要测体温,同时物业也会对快递进行消毒。

到了公司,测完体温后,行政同事给我了1份口罩,包括1片N95+2片KF94+3片一次性口罩,刚开始开心极了,自己在其他渠道买的物资,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发货,公司还有防疫产品发放,让我舒坦了一些。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

但后来被通知说这是一个月的量,公司只有这么多,他们也买不到了,让大家尽量减少扎堆,先撑过这周,库存也在抓紧吧,先给了来单位的人,我又开始担心之后几天了。

我们部门到了1/6,单位附近没有饭店,之前公司是有餐厅,现在由于疫情,餐厅也没有开门。单位前一天在网上订了盒饭套餐,早餐和午餐自愿定,为了较少我们碰面聚集的可能,各部门分派专门分时间段取餐,然后各自到办公室里吃饭。

今天我们办公区域只有我自己,我自己在屋里,开了窗户透透气。一直带着口罩憋着慌,在办公室我就把口罩取下来,才舒了口气。我相信做好自我隔离和自我防护,应该就可以了吧。

我不敢喝水,怕被传染

某智能硬件公司 员工 李峰

我是一家智能硬件合肥分公司的,这家公司在合肥总部大概300多人,今天销售、市场、客服都来上班了,加起来差不多50人。

其实2月9日,我们一直在和HR沟通,申请在家办公,但是HR说没有严重到封城的地步,不同意我们的申请。

我妈一听到我要去上班,就让我辞职,但现在这个状态,辞职也很难找到工作啊,而且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华为荣耀这样的企业,只能“笨鸟先飞”,现在上班也主要是制定2020年的整体销售规划。

其实,我心里很害怕,出发去公司前,我在包里塞了一包口罩,大概20个,还自己带了免洗洗手液,做地铁和进入园区前都要测一下体温,公司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两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告诉我们办公室已经全部消过毒了。

但我宁愿在家办公,我们这个园区200多家企业,开工的还不到10家。加上园区很偏僻,附近也没有外卖,我们平时吃饭,基本靠园区的两个大食堂解决,但是现在园区的食堂也没有开门,我们只能自己做饭。

这就又引来另一个问题,大家就要排队去热饭,今天中午,大家分了两批去热饭,离得都很远,彼此之间也基本不说话,然后50来人分布到公司各个地方吃。我们公司面积不小,一层也有300平呢,有些同事怕感染,就跑到了顶层的天台上。

去天台上,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如今公司没有暖气,这个时间点也不能开中央空调,所以还没有室外暖和,去天台也正好取取暖吧。屋子里太冷了,我自己拿保温杯接了热水,一直在暖手。我也不敢喝水,怕被感染,就想着一会儿去楼道喝一口。

今天有一个员工咳嗽了,HR已经批准他休息了,我也想尽量申请在家办公,不知道能不能批准。现在这个情况,合肥的公交基本都停了,地铁是30分钟一趟,原来我记得好像是10多分钟,我坐地铁到公司再到园区,差不多两个小时,时间成本太高了。

现在公司里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大家也不说话。不知这样的工作状态,还要持续多久。

开工前夕决定减薪20%,95%员工自愿减薪 

17VS 创始人杨京华 

我们公司有100人左右,今天到公司上班其实就几个核心的合伙人,总共5人,上班的时候,特意了解了一下,我们办公的整个写字楼的情况,恢复工作的企业大概只占2成。

今天,进入写字楼其实已经查得非常严格了,我开车进入地下车库前要填写相关的信息——楼号、楼层、计划离开时间、联系电话…并且要测量体温;地下车库的电梯门口也会有相关保安再次量体温。进入公司,3分钟内物业就来了,了解并记录了我们公司的到岗人员数量,并统计有无疫情高发区复岗的员工。

我们原本计划2月1日返工到岗,后来受疫情影响,延迟到了2月10日。但是,考虑到员工安全,发放延期通知的时候,就明确表示“鼓励各地返京复工的同仁于2月6日前返京”,这样可以避开返程高峰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同时,尽量充分保障回京后的自我隔离时间,所以会在2月9日通知全员,继续延后到岗时间,2月15日到岗工作。

此外,为了充分保障到岗后自我隔离员工的日常生活保障,由合伙人负责采购物资,并分别送至员工住所,确保可能的交叉感染概率做到最低。

如果疫情好转,15日开始员工陆续复工的话,我们也做了充足的员工安全保障工作:准备1440个口罩,每天每人发四个,上班途中使用一个,进入办公室前弃用;进入办公室使用一个,下班前弃用;下班途中使用一个,到家前依次弃掉,最大限度的确保自己和其他员工的安全。

另外,我要求联合创始人轮换,确保每天一人提前半个小时到公司,给公司进行全方位消毒。饮食方面,我们鼓励大家自己带饭,没有能力的,可以让同事帮忙多做一点,这样也容易有团队氛围和团队凝聚力。当然,我们也在公司准备了很多方便面和一次性餐盒方便员工。

开工前一天的2月9日,是我生日,不过这个生日十分难忘,是在我几天夜不能寐的情况下度过的。从1月21日疫情严峻开始,我们几个合伙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精打细算,要确保在最坏的情况下,能保障企业生存期延展到明年的今天。

降薪与减少必要开支,是不得已的办法,自己早已无心过生日。

昨天,我给每个员工写了一封邮件,核心的内容就是阐述目前的危机,希望全员能与公司共进退,明确表明减薪20%的决定。当然,如果不愿意的同仁,我们也会按国家相关政策予以办理解除合同的相关手续。同时,我也保证,会尽可能为员工的基本生活做好保障。

作为CEO,我个人直接减薪到5000元/月…让我特别开心的是,95%的员工都明确回复,愿意与公司共进退,自愿减薪!这,可能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煎熬的这段时间,我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帮忙”。因为业务关系,有数百个企业的人资、工会、行政的负责人都比较信任我,纷纷向我发出了求助。中小企业难也在于此,既要考虑企业的生死,还要考虑员工的健康。

“一罩难求”的阶段,为确保企业员工复工,以“万”为单位数量的口罩,都不够“凑单”的标准,企业急的要死。我尽力斟酌与删选,义务恳请各路好友协调,总算是解决了部分企业的口罩采购需求。

说实话,此次疫情对我们有利也有弊。我们是企业赛事运营平台,即通过帮助企业组织线下赛事活动,从而实现线上以企业在职员工为核心用户的流量商业变现。

现在,原计划5月前举办数百家企业参与、四个不同类别的企业间赛事,全部暂停或延后,损失大几百万。

但我相信,这或许也有足够大的利端。通过此次疫情,企业会更加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在疫情之后,更需要恢复全员的企业归属感和凝聚力,企业文化也在疫情后会更需要具有“正能量”的传播。

所以,疫情一旦结束,我相信,参加17VS企业间赛事的强烈需求,也会“报复性”的爆发。当然,我们要“活着”、活着到疫情结束。

自制一次性口罩,食堂停业自己带饭 

某媒体联 合创始人 尹珺

我们原计划2月3日上班,因此我1月31日就回京了,当天人特别少。作为团队里的管理者,为了做好表率,3日就到公司上班了。上周是弹性上班制,大部分同事在线办公,本周所有人都恢复了正常工作状态。

很多人说自媒体可以在家办公,但是我们公司还有一些需要线下处理的业务,所以今天全员到岗,我负责的小组只有2个人请假了,和集团的部分同事在同层办公,加起来约35人,大家都戴着口罩。

公司食堂暂停供应,我自己从家里带饭,公司也有同事点了外卖。但比较好的一点是,我们有自己的办公楼,也有供暖系统,所以没有中央空调,我们也不会冷。

公司给每位同事发了4枚口罩,每层楼有洗手液,楼层也全方面消毒了。我没有领取口罩,希望可以分给更需要的同事。我自己储备的不多,有5个医用外科口罩,后面万一买不到的话,我可以自制一次性口罩。我在医用外科口罩里面加一层纸巾,然后每天不停换纸,可以用好多天;我自己的这个已经用了十天了。

同事肯定是会有想法,这个完全可以理解。我们尽力做好安抚工作,卫生管理严格要求的话,其实并不可怕。现在如果企业扛不过去,疫情过后,没饭吃,公司批量关门那才是真的惨。媒体虽然受影响不大,但是也要看媒体属性,科技媒体好一点,部分垂直行业媒体年景也不好。

我们目前没有降薪的打算,因为我们的奖金是跟业绩直接挂钩的,奖金比例不低。希望在制度上做到有钱一起赚;企业效益不佳的时候,一起多担待。

中小企业为“生存”,迫不得已开工

网拍天下 创始人 陈东 

9点58分,阳光散落在办公桌上,我拍下这株“火鹤花”分享到朋友圈,开启正式到公司工作的第一天。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受疫情影响,这一天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从今天到公司的情况来看,人流量比以前明显要少很多。公司在29楼,以前电梯极其难等,通常中午要花费二十分钟左右才能下去,但今天电梯可以随时坐。

而为了保障线下办公的安全,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必须全员监测体温,全员上班时间必须佩戴口罩,不允许外出就餐,同时进行工位调整,尽量分散就坐等。并且,公司提倡有车的同事开车,没车的同事打车,公司将补贴员工打车费用。在工作中,我们尽量避免集中开会,或者尽量在开放办公区讨论,因为会议室比较闭塞。

目前大家的工作状态在逐渐恢复,正处于过渡的阶段,复工也是循序渐进的。3日开始,公司全员在家办公,而今天是部分团队到公司办公,比如行政、研发等。

因为考虑到控制公司的人数,回北京不足一周或者有发热的类似情况还是得再等等。工作时间也比较弹性,主要由各个项目负责人把控,平时9点半开工,这周有的员工10点、11点来也挺正常。但从2月17日开始,全员回到公司上班,一切恢复正常。

选择今天复工,我认为这也算是中小企业的一个无奈之举吧,我也希望像阿里、腾讯那样给大家更多的时间,但是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公司生存的压力。

中小企业手上最多也就几个月的现金流,而我们的客户大部分是五百强企业,现在他们开工的时间普遍推迟到3月,这意味着3月份之前承接新业务的难度会加大。而在这个过程中,产能也没办法100%实现,再加上两三个月的迭代,可能一个小公司两三个月的现金流就被吃进去了,还是很有压力的。

受疫情影响,我们在软件和产品上的挑战非常大,同时由于我们的主要客户都是大型零售企业,使得在这一阶段我们系统的使用量比正常时期大了几十倍。大家在疫情期间很少逛实体店,转而选择线上交易,这部分对我们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访问量大了,频次高了,所以很多人复工主要为了维护软件系统的稳定性。

我们公司还有商品数据采集方面的工作,比如商家上线新商品,我们会协助采集商品的图片信息等,这部分业务目前受影响是比较大的,短期看有可能会缩减超过一半,但我相信疫情过去之后,会迎来一定程度的反弹。

而经过一周的线上办公,我们还发现SOHO的工作效率不太高。有些项目需要的沟通非常多,比如面对客户软件开发的需求时,不太好协同。我们也用过Zoom等各种各样的工具,但效果还是没有线下理想。而且同事们容易被各种琐事纠缠,不是所有人在家都能有一个安静独立工作的空间。

从长远来看,公司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总体情况还是在承受范围之内的,因为这个影响应该是短期的、可控的。所以我们在业务模式上不会做大的调整,而主要是对人员和团队分工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说在研发岗位上,更多精力将被倾注在面向客户的交付和风险控制上。

同时,比较积极的方面是,疫情使得线上业务的发展提速了,大家都意识到商品信息电子化的重要性,后续可能会迸发出一些新的需求。就像阿里巴巴的成就和非典也有直接关系,我相信这种事情没人愿意碰上,但碰上了,往坏处想是个坑,往好处想,也不乏是个机会。

线上业务抵冲线下业务的损失

七煌原初学院上海校区 校长 应舜洁

10日上班前,我查看了下百度的人流热力图,发现上海外来人口比每年同时期,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我就知道,预想中的10日全员开工是不可能了,但今天我还是来上班了。

晨间,上海马路上的行人还是很少,我坐了公共交通去静安区灵石路珠江创意中心。很多人可能听到这个园区名,会立马想起这个园区的绰号“宇宙电竞中心”。没错,我们公司就坐落在这里,公司隔壁就是国民公子王思聪的“香蕉计划”。

先从进入园区前说起,因为春节期间,园区物业就让大家递交了每个公司的员工信息,现在园区入口的门外,会认真核对每个人的身份证,外人不允许进入。进门口时必须佩戴口罩,还会逐一测量体温。总之一路虽然繁琐,但还算顺利进入了公司。

我们公司是个两层的复式独立办公楼,总计40多员工。由于大门是刷指纹门禁的进入方式,为避免接触感染,我让公司买了很多消毒液 ,大家进入前可以用消毒棉擦拭下后,再刷指纹。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线上,主要做直播经纪,旗下有很多艺人在企鹅直播和斗鱼直播。这部分业务没受到疫情影响,负责这部分业务的员工也几乎都在家办公,毕竟来不来公司都不影响工作。

另一部分重要业务是做电竞培训,培训这块有给青少年做职业选手的训练业务,也有给成年人做赛事策划、直播经纪相关的职业培训。但是受疫情影响,我们线下的业务,估计要等到3月份开始了,这部分受疫情影响比较大。

今天来公司,还是为线下业务。此前的2月4日,上海市人社局发布《停工不停训,政府来买单:疫情下企业开展职工线上培训享95%补贴》的通知,这对我们业务是个利好。

我们一直和人社部门有诸多合作, 现在政府补贴力度加大后,我们也希望借此争取到政府更多的支持,所以现在教育业务同学也在做这一方案,我上午来到公司给方案盖了章。

一切都看起来顺利,大家上班也没有受到更多的疫情影响。直到中午吃饭,我才知道我“天真”了。由于没和园区食堂签约,我们一直出去找餐馆吃。出去后才发现园区附近的不少餐馆,都有“防疫期间,暂停营业”的封条。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

没办法我去了附近的商超,在地下一层惊喜发现“麦当劳”还在营业,进入发现还有不少人,但是不允许堂食,我也是买了汉堡后就跑回公司就餐。

下午我还出去见了合作伙伴,也是没办法,客户从外地飞来,这些线上业务涉及到长期合作框架定夺,我做好防护还是去面见了。

现在整个珠江创意中心人都非常少,路上稀疏见到三四个人路过。很多做场馆和培训的都还处于停业期,新媒体等线上业务为主的公司,倒已经营业。我们公司接下来,也没打算强制大家上班,毕竟现在就一些便利店有泡面和盒饭,吃饭问题还是比较难解决。

(备注,文中尹珺、李峰为化名。)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复工第一天,我「战战兢兢」上班了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客户关系管理(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