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经授权发布。
大部分人做读书笔记,往往都是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用文字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整本书的框架和大意画出来,将一本书浓缩成一页纸。
另一种,是在读完全书的基础上,抒写自己的感性认识,偏重于书评。
这两种方法当然都是很好的,对于全书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比较有帮助。
但是,这些朋友,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
做读书笔记,一定要以「全书」为单位吗?
有一段时间,很多媒体和自媒体,习惯用「读完xx本书」来给「阅读」定量。
比如,我们会看到诸多这样的说法:
中国人平均每年图书阅读量为多少多少本,日本人是多少多少本,美国人是多少多少本……以此来说明「国人阅读量远少于外国人」。
很多人在日常社交中,也会用「读多少本书」给自己贴标签。
我今年的计划是读30本书,现在已经读完12本了。
你一般多久读一本书?半个月?哎呀好厉害,我一个月都读不完一本。
我平均每年阅读80本书,是什么水平?
——以及一些阅读课的标题:「如何才能像我一样,每年阅读150本书。」
怎么说呢……如果用这种方法来衡量我的阅读量的话,那我只能说很惭愧:
我一年读完的书,大概不超过20本。
但是,我平均每月会购买20-30本书(大多是电子书),一年下来大概是400本。
这些书,买了之后会读吗?当然会。但绝大多数的书,我只会跳着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可能是一个章节,有的可能是一两页,然后就放着。
为什么?
因为这本书之中,我感兴趣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那么这整本书,就只有这部分内容,对我才是有价值的。
其他部分的内容呢?也许是已经知道的,也许是不感兴趣的,也许是现在不想去研究的,那么,我就没有必要把时间,耗费在它们上面。因为投入产出比不高。
这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读书不要强求「读完」,只要关注自己需要、感兴趣、认为有价值的部分就可以了。其余的,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冗余信息。
做读书笔记,也是一样。不要去关注「这本书讲了什么」,而是关注「我从这本书之中,得到了什么。」
一本书买回来,读了一章,放着;过了几个月,对其他部分产生兴趣,再去读一章,产生新的想法和启发。这就是我日常的阅读方式。
所以,一本书买回来,我通常不会一下子读完,而是慢慢读,少则几周,多则半年、一年——甚至有些书永远都不会读完,而是只读其中一部分,都非常常见。
其实,你可以闭上眼睛,回想一下:那些你津津乐道的「读完」的书,现在还能记得多少?
那些你画出来的思维导图,对着它们看,你能把全书的内容复述出来吗?
读书最本质的原则,是要「以我所需,为我所用」。如果不是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其实是没有用处的。
一本书,写得再好,它始终也是「作者的体系」。作者只是构建了一个自洽、严密的逻辑。如果你全盘照收,那么你就只是强行记住了「作者的体系」——它是没有办法成为「自己的体系」的。
如何让书里的内容真正成为「自己的体系」?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找到感兴趣的点,进行横向阅读、对比、归纳、提炼,再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将它们书面化地记录下来。
这才能通过阅读,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关于做读书笔记,我想给你这几点建议。
1. 带着问题去读
读一本书之前,一定要问自己:我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我希望从这本书之中获得什么信息,来补充我某个知识面的缺乏?
然后,把这个问题写下来,在阅读的时候,着重去寻找这方面的信息。
这是你阅读这本书时,优先级最高的事情。其他的章节,内容,信息,即使很吸引人,也请把它们放到优先级其次的位置。
只有这样,你的阅读才是有的放矢——你才能够真正记住书里的内容,将它们化为已用,并且不会轻易遗忘。而不是靠记忆强行记住。
人的阅读记忆效率,其实是相当低的,如果你不把它们应用、联系到实际中,而是靠强行记忆的话,大概只能记住20-25%而已。
带着问题读完一遍之后,就可以放下了。如果下一次,你产生了新的疑惑,恰好书里有相关的内容,再翻出来读即可。
这样,反反复复读上几遍,将「作者的体系」拆散,分解,将里面的知识点,融入自身,融会贯通——这才是你真正学到的东西。
2. 找到感兴趣的点
很多人会说:但是,我在读一本书之前,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信息呀。
或者说:我没有很强的目的性,纯粹就是想读这本书,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
但本质是一样的。一本书,你通读一遍,一定会在其中发现一两个点,是你最感兴趣的。那么,不要急着给全书画导图、做大纲,而是找到这个点,把它深挖,挖透了,弄明白作者如何组织和表达它。
如果觉得不够,更好的做法,是上网搜索相关内容,查阅其他相关的书籍、文献,把这个知识点的相关背景、脉络,弄得一清二楚。
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这才是一份有效的读书笔记。
就算你读完全本《社会心理学》,只记住了「从众」,也没关系。你要做的是,彻底把「从众」这个点挖透,理解,记住,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勾勒整本《社会心理学》的脉络。
然后,下一次阅读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一个新的知识点,让你特别感兴趣(比如「自尊」)。那么,再把「自尊」这个点挖透,彻底弄懂。
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一本厚厚的书,你可能要花好几年,才把里面的概念和知识点完全弄懂,没有关系——没有人要求你必须迅速读完一本书,不要给自己设限。
3. 用自己的话表述
我在知乎反反复复多次讲过: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一个概念,最重要的,就是看能否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概念讲出来。
如果你只是把书里的原话记下来,那是很难有真正的理解的——因为这个时候,你记忆的是「符号」本身,而不是「符号」背后的意涵。
也就是说,你记忆和抄写的是那段文字本身,但文字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它有什么内涵和外延,它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什么情况下不适用,等等,是很难被觉察到的。
所以,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对话」:在心里假装有一个听众,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知识点解释给他听。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任何障碍,查资料,弄清楚,然后再继续。直到完全明白通畅,毫无障碍为止。
把这个解释的过程,记在你的读书笔记里,这就是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以后查阅时,如果发现不够明确、不够完善的地方,再进行修补和优化。
4. 输出
理解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输出。
所有的知识,本质上,都必须经过「内化-应用」的过程,才能说是真正把它弄懂,真正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了。
所以,当学会一个知识点之后,不妨试着用它去解读一个实际问题,再把这个过程,写成一篇文章。
在这个过程之中,你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你再也不仅仅停留在「知道」,还可以用它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必然是不够全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这也没关系,因为这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下一次,当你学习到新的知识点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文章,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重新修复,让它随着你的知识更新而更新。
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地保持和活化它的生命力。
最后,复习一下。
做读书笔记,不妨按照这个结构进行组织。
1. What
我在这本书里面,获得了一个什么知识点?
关注这个知识点就可以,其他的请暂且放下。
2. Why
这个知识点的背景和逻辑是什么?
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它有哪些相关联的资料可以参考?
有哪些理论和知识可以联系起来?
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去回答上面这些问题。
3. How
这个知识点如何应用在生活中?
我可以如何使用它?
尝试着写出一篇「有实际意义」的文章。
最后,推荐几款适合用来做读书笔记的工具。
Onenote
我主力使用的工具,好处是可以非常清晰、系统地整理自己的笔记。缺点是移动端比较臃肿。较适合习惯PC端阅读的人。
印象笔记 / 有道云笔记 / 为知笔记
整理能力和编辑器比Onenote弱一些,好处是轻便快捷,适合手机使用。
幕布
大纲式组织工具,适合条理性强的人,用来处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很适合。Mac可以用OmniOutliner。
简书
不错的写作工具,可以用来做最后的文章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