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协作文档 > 黎瑞刚:在我的投资逻辑中看重三个领域—头部内容、网生媒体和线下领域 >

黎瑞刚:在我的投资逻辑中看重三个领域—头部内容、网生媒体和线下领域

转载时间:2021.07.13(原文发布时间:2017.03.10)
26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67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36氪经授权发布。

投投曾经写过,【王长田:剧变时代,只有站在风暴中心深耕主业,才不会被越甩越远】。后台大家留言,钦佩王长田这种警醒的精神。

黎瑞刚,和王长田同是复旦大学新闻系,两人是校友。面对诸多的选择,两个人选择的路是完全不同的。

王长田想要做骆驼,思量下一步,保持低调。黎瑞刚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他和他的团队已经渗透了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文娱生活,恐怕想低调都难。黎瑞刚的投资逻辑是什么,他都有哪些经验,分享给你们。

我的投资逻辑

在我的投资逻辑中我比较看重三个领域:

第一是头部内容

所谓头部内容,是指那些优质爆款内容产品,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往往能够获取「最大公约数」的受众。

在过去这些年中间,我非常关注对于各种行业类型的头部内容投资,希望能够在一些不同的垂直子行业中间,投资一些优秀的团队、头部的内容 、最顶尖的内容项目。我认为它们是可以有最大的价值回报的。

2015年7月,华人文化就入股了目前备受追捧的内容团队——侯鸿亮的正午阳光,它们陆续打造出了《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等现象级作品。

除了内容制作,体育也是另外一个我们的主投方向。体奥动力以80亿人民币买下中超5年的直播版权。

此外,还有数千万人民币投资体育运营和传媒公司优势传媒,先后参与了体育管理和营销公司盛力世家的A轮和C轮投资,金额均为1亿美元,在体育的整体产业链上都完成了布局。

第二类是网生媒体

过去美国人看《赫芬顿邮报》《纽约时报》,现在大量人都转移到新闻聚合类网站BuzzFeed上了。

网生媒体才是未来的希望,它没有传统媒体的负担,它从头一天就是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所产生的。

这个媒体基因就是互联网基因,它的内容分成方式、媒体组织架构、包括内容分发等等项目,整个运营媒体、整套体系都是彻底互联网的方式。

具有顶尖品牌影响力的传统媒体,譬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还会存在,但是更多传统媒体的势能将转移到网生媒体上。

第三是线下领域、非互联网的

在线下,我们目前推出的微鲸电视主要希望通过平台的方式进入个人生活和消费领域,而更广阔的集体消费领域,会推出主题公园,用集体体验的方式完成整个内容和IP价值的深挖。

你做了一部动画片,在今天已不再是一部动画片那么简单了。它还可以引导你去主题公园以及周边产品消费。

在过去两年间,我们和英国默林集团进军主题乐园、投资以偶像团队SNH48为代表的在小剧场、演唱会、户外体育运动等等。

跑马圈地,走在前面

我们内部讨论经常讲要控制节奏,要放慢。但是我们还是在很快地跑步。这个阶段技术带来的互联网改变非常快。另一方面,在媒体娱乐行业中,世界跟中国的交流是最近刚刚开始碰撞。

还有一方面,包括监管体系法律体系,眼下都还不成熟。文化娱乐行业,某种情况下还是一个「乱世」。在这个「乱世」的时候,你不快去跑马圈地,当江山已定的时候你就都错过了。当然永远有机会,但是江山已定的情况下,成本就会很高。这种时候,你要走在别人前面,甚至走在很多制度设计的前面,就要做一些超前的布局。

整个周边的环境变化巨大,再加上资本环境这两年非常动荡,所以你的内心要冷静,要自律,但是你的嗅觉必须高度灵敏,要像雷达一样在信息流、资金流中快速地扫描,时刻保持一种随时触发的状态。

版权问题无法避免

原创是媒体的一种方式,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它的品牌价值是靠非常优秀的原创团队基因所产生的,这是一类媒体。

还有一类媒体它会更多的做集成、做分发、抢第一落点,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这也是一种媒体形态。

我们投资了一个手机上的APP 叫「华尔街见闻」,它是一个网生性的媒体,没有任何传统媒体的任何基础,完全是从互联网而且是从移动互联网上产生的、以财经新闻资讯见长的这么一个发布平台和内容产生机构,规模不大,但是很有创新性。

这个团队原来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吴晓鹏在做,后来他去了纽约,在那边掌握了很多人脉、很多渠道、很多资讯。我觉得至少在一些重大财经事件的及时性方面、抢资讯第一落点方面、包括一些权威的报道方面,他们在行业中间还是有领先优势的。

「华尔街见闻」获得融资之后会在版权正版化方面、跟上游内容协作方面不断调整。它跟财新曾经有过矛盾,后来也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了解决。

我觉得今天很多互联网媒体从头一天开始说,都有版权问题。但是随着它的发展,在版权无序的状况中迅速扩大了用户和渠道,之后会因为用户基数的扩大、渠道的扩大获得融资,获得融资后进一步扩大渠道。

另一方面,在上游版权合法化方面也是有很多新的做法、达成很多新的协议。这个在过去互联网发展二、三十年过程中间,可以看出来基本是这种规律。真正互联网原生性的原创性的媒体也就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互联网从头一天开始都是做集成式的,天生都有版权的问题。你说Google也好、哪怕今天的Facebook,作为分发平台、尤其在以社区为特点的内容分享领域,版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何控制风险

第一,管理好现金流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现金流的管理是第一位的事情,这是生命线。

在我们目前做的投资中其实这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做内容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它的波动性。拿电影来说,你无法确定这部片子成功了,下部片子票房是不是依然会成功,依然会赚钱。

现在好莱坞的很多电影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做很多续集,一旦一个IP成功,不断得做续集。续集的抗风险能力是最高的,它的安全系数是最高的。一个新片子上来能不能成功有不确定性,这是内容行业的一个基本规律。

第二,不赚快钱

我们在风险评估方面非常谨慎,直到现在出手的项目并不多,而且喜欢投资量比较大的项目。我希望一个基金不要投太多项目,自己能够有精力管理到项目里面,更多地知道项目的动态。

我们也不赚快钱,很少看Pre-IPO的项目。

我是做运营出身的,希望投完项目后,对运营的参与更有发言权,希望每个项目更扎实。

在我们投资的很多公司中,有的不完全是纯从财务角度来看的,财新就是其中一个。

作为一个投资来说,它可以说是我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投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承受,它业务发展不一定在财富上有突出的表现、甚至它有一定的亏损,这些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我希望他们的内容仍然是有高品质的,内容在用户中间的影响力仍然是有的,团队所坚持的一种理想、包括他们在行业中间的地位,我希望他们仍然能够保持。

经验之谈

我现在还有很多东西要消化,行业在不断加速变化,我所能做的就是多倾听、多阅读和多思考。

1)放弃优越感

投资团队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惯性,会觉得我是你的投资人,有优越感,好像老板似的。

还会觉得自己的地位高:我是来调查你的公司,来了解你公司的状态,这种自大是危险的。

我反复告诫投资团队,放弃优越感,我们投资、运营的公司他们是第一线,真刀真枪,天天面对市场的挑战,天天面对产品的考验,历练过来的,比我们更厉害。

2)不要被经验捆绑

我时时担心自己被经验捆绑, 可能我在某个场合做一件事情,或者讲了一句话。事后我觉得是有点问题的,但表面上并没有反映出来,这种事情经常会有。

我后来的感觉就是,因为我被自己的经验局限住,觉得别人讲的没什么了不起,或者别人都不对,自己讲得对,自己很快表态。

其实你自己内心并没有完全认可自己说的,但是为了体现你的权威感,为了体现你非常老到,就说了。

3)不要总去打扰他们

做内容的都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这种表达有时候甚至是不经意的,他给你写的电子邮件,跟你微信上一来一回,就会让你感觉是不一样的。

他们在某个内容领域、产品方面有一种偏执——这恰恰是我认为最应该保护的东西。正午阳光的侯鸿亮,他们做每一个内容产品都不愿重复自己,拍完《琅琊榜》,一堆人拿着同类型的IP找他们拍,出价也很高,他不拍了,转去拍《欢乐颂》。

《一条》的徐沪生,我认为他的本质是个诗人,他的生活状态就是阅读,对审美的很多体验和认知非常深刻,这也恰是他能把中等收入人群生活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美学层面的原因。

有时会收到徐沪生的微信说头又炸掉了 ,很多投资人天天去烦他,跟他谈估值。但是我不会,我觉得应该尊重内容创业者,他们需要保持自己的世界。

这是内容创作者基本的一些东西,投资自人应该去保护,而不是总是去打扰。

【转载须知】

1、本文为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编辑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依法享有汇编权及注释权;

 2、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添加微信号:inSky365。

36氪企服点评

协作文档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协作文档软件

限时免费的协作文档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