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视界”(ID:geekview),36氪经授权发布。
每天在用着微信和支付宝,是不是让你有「全世界都在用移动支付」的错觉呢?
最近一篇夸中国的贴文叫《凄い勢いで進む中国のキャッシュレス社会、既に想像の遥か上に到達》在日本著名论坛 2ch 上火了,直译过来就是:中国无现金支付发达,领先世界无法让人想象。
▲在日本引起关注的帖子
帖子引起了很大反响,超过八百人在底下评论,要知道,这个论坛上别的帖子才十几二十个回复,超过一千在日本就算非常火了。
今天极客君就给大家扒一扒,我们习以为常的移动支付,怎么在国外就让人惊呆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的移动支付真的落后太多了,最后不得不删帖来隐瞒一下这个事实:不不不,都是假的,中国没那么厉害。
说好的国外言论很自由呢?不过帖子还是被网页快照存了底,极客君这就给你你们翻译翻译~
中国云南省昆明的 KFC 在推行手机点单,现金点单只有一列,没有手机真是没法活:
店面有移动支付就算了,没想到路边的小吃摊居然也有:
连香火箱都能支持移动支付,这年头积个德还得扫码:
北京一婚礼上都用微信扫二维码收礼金了,还好新郎的母亲生气了,才让这群年轻人放弃这个念头。别说日本人了,极客君都惊呆了:
乞丐都紧跟移动支付的风潮,没零钱,手机扫一扫吧:
看到日本人罗列了这么多,我仿佛看到了日本的羡慕的眼光,甚至察觉到小小的自卑。下次中国人来日本旅行,请提醒他们日本很落后,现金要带够:
当然还有嘴硬的,咱西瓜卡 Suica 不也差不多么:
「人类还在用纸和金属买东西真是新鲜啊」,上面那位小哥想起假面超人这句台词大概会怀疑人生吧:
看来移动支付这方面,中国领先日本不止一星半点儿。放眼望去,似乎不止日本,很多发达国家的移动支付并不流行,难道一个移动支付系统他们都做不出来吗?
其实他们早就做出来了,最让全世界熟知的可能就是苹果的 Apple Pay 了。
当初 Apple Pay 入华吹得天花乱坠,让人觉得微信和支付宝这回有麻烦了,现在看来却是雷声大,雨点小,Apple Pay 连他们一根腿毛都撼动不了。
▲Apple Pay中国遇冷
你以为 Apple Pay 在中国只是水土不服,但是在美国本土,Apple Pay 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国内移动支付的流行,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因为储蓄卡开户条件低,有转账功能加持,让储蓄卡成为中国的主流。而银行给第三方支付平台亮绿灯,承包了认证和转账结算的任务,让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迅速聚拢庞大的用户。
然而,在美国之类的发达国家,信用卡才是主流。至于原因,要从他们的信用制度说起。
信用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有超过 150 年历史了,他们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这套信用制度,贯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美国合法居民都有一个九位数的的社会安全号,类似中国的身份证号。这个号码除了记录个人的基本资料,还能查到纳税记录和与金融机构交易的所有信息。
小到开手机号码,大到买房买车,都要被审查信用记录。信用一旦出现污点,就很难洗白,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信用记录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拿美国来说,积累信用主要是就是通过信用卡消费。美国鼓励用信用卡消费,使用信用卡赚取积分还可以兑换机票或住宿优惠。
在转账方面,支票的便利也让 Apple Pay 捉襟见肘。只要在支票上写上金额,拍照上传,钱就能很快地转入银行账号。
这让美国人一时半会怎么离开本就方便的的交易方式呢?因此,Apple Pay 要做的不是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那样代替现金,他们想要代替的是信用卡和支票!
不是他们不会用二维码,要打败信用卡和支票,NFC 不得不用。
要转变成移动支付的模式,银行就要改造甚至重新建设他们的消费系统。从成本、利益等方面考虑,国外银行不会去支持也容不下集合消费、理财、结算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
国内移动支付成功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有一个统一,且不分系统的平台。不管你用的是几百块的安卓机也好,五六千的 iPhone 或安卓旗舰,只要有移动支付的账号,不管换了什么手机都可以用。
但要使用 Apple Pay,首先得有一部 iPhone 6 以上的机型,但并不是每个人用的都是 iPhone ,让商户为了这部分消费者而去升级设备,显然不划算。硬件要求太苛刻也是 Apple Pay 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Apple Pay
虽然苹果还没做好,但最近微信宣布进军美国市场,不知道会不会给发达国家带来什么新思路呢?
中国没有根深蒂固的信用卡文化,让大众很容易就能接受比现金更便捷的移动支付。
加上很好利用国有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国内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给移动支付提供发展的沃土。基于这个后发优势,中国能够成为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移动支付一定是未来付费的主流,趁国外还没赶上我们之前,我们就先嘚瑟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