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文档编辑工具 > 出售过两家公司,收购过几家公司,创业者能从他身上学到哪些东西? >

出售过两家公司,收购过几家公司,创业者能从他身上学到哪些东西?

转载时间:2021.08.06(原文发布时间:2016.04.20)
19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99次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Twitter的产品总监Jeff Seibert。在加入Twitter之前,他曾创办和出售过两家公司,分别是出售给云储存服务商的Increo和出售给Twitter的移动应用崩溃报告服务商Crashlytics。在加入Twitter后,他自己也曾参与和负责过很多收购交易。在这篇文章中,他主要分享了为了在出售时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创业者都需要注意哪些东西。

还在斯坦福大学读大四的时候,Jeff Seibert和他的几个朋友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一款协作软件,里面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的成分,他们一开始也没有特别认真地对待这个项目。直到后来一次和投资人不经意的交流让他们获得了来自DFJ的一轮种子轮融资,这时他们才开始认真做这个项目。在这个产品正式发布后,它得到了Techcrunch等一些知名科技媒体报道,这时Jeff还没有毕业,而他的职业生涯却早已悄然开启。

那时,Jeff还不知道他的职业生涯会被那些想收购自己开发的产品的公司所决定。他创办的第一家公司Increo在2009年被云储存服务商Box收购,他创办的第二家公司移动应用崩溃报告服务商Crashlytics被Twitter收购。在Crashlytics被Twitter收购后,他加入了Twitter,后来担任Twitter的产品总监。在Twitter期间,他亲眼目睹了Twitter是如何对50多家创业公司进行收购评估的,并亲自参与了其中的一些收购交易,其中包括Twitter收购流媒体播放应用Periscope的交易。

从这些经历中,他不仅从被收购方和收购方这两个角度学到了很多有关收购的宝贵经验,同时还对如何打造一家更强大的公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出售公司而退出不能成为你创业目的,你要做的是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包括建立团队信任、顺畅的内部沟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这样即使哪一天你的公司被收购,这也会为你赢得一个更有利的收购交易条款。

近日,Jeff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公司被收购和参与收购的过程中的很多体会,以及如果有机会可以重来,他会做出哪些改变。他同时分享了创业者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他们每天都需要注意哪些东西。

1.jpg

当Increo遇见Box:意外的惊喜

Jeff和他的朋友开发的协作工具最初名为FeedBackr(想借Flickr的热潮),后来才将名字改为Increo。Increo最开始主要是帮助自由职业者和员工立刻收到有关想法的反馈。它能将任何类型的图片和文档都转化到浏览器里,这样大家可以快速进行评论。在Increo服务正式推出后,它得到了Techcrunch的报道,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流量,然而热度仅仅持续两周时间。在产品刚刚推出后如果有很多人感兴趣,这时你会想:“天啊,大家真的在用我们开发的产品!”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虽然产品热度仅持续了两周时间,但我们没有放弃,在那个夏天我们毕业之后,我们开始继续组建团队,持续在产品和市场上发力。那时我们联系了各大科技博客去报道我们,事实证明这么做是对的,因为后来确实有很多科技媒体对我们作了报道,这些报道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流量。

Increo的技术其实非常酷,它可以同时展示数百份文档文件,不管这些文档PPT、Adobe Illustrator还是PDF格式的。产品方面做得很酷了,下面的问题就是用户增长了。那些自由职业者都非常喜欢这款产品,有数千个自由职业者很快注册使用Increo来与他们的客户交流。然而用户增长刚开始有点起色就渐渐停滞了,用户最多时只有2万人。

这时Jeff和他的团队成员不得不经常往投资机构云集的Sand Hill Road地区见投资人寻求投资,然而这正值融资环境最恶劣的时候,红杉资本也刚发布额一份报告,报告称当时是近几年融资环境最糟糕的时候。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团队6个人带着自己的利基产品和少量的用户共见了36家投资机构寻求融资,结果被一一拒绝。

“现在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能走多远?我们当时银行账户里的资金只能维持公司运营6个月,所以必须要做点什么事情。幸运的是,伴随着约束而来的往往是创新。”Jeff说道。

Increo后来决定彻底放弃产品的协作功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品最具差异化和最宝贵的资产上:产品背后的文件转换技术。那年春天,他们接触了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使用Increo每转换一份文档就需要向Increo支付一定的费用。很快,就有4家公司表示出了兴趣,然而他们都有这个想法:为避免今后出现法律或隐私方面的问题,他们希望能够拥有Increo技术的独家使用权。这听起来不像是合作伙伴会说的话,而更像是一个潜在收购方会说的话。当Jeff问他们是否真的有意收购Increo时,他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最后有三家公司给出了收购报价,其中就包括Box。

菜鸟新手的决策方法

我们当时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当时只是努力为公司寻找出路。面对他们的收购邀约,和大家一样,我们分别列出了如果接受收购,这三家公司分别有哪些优势与劣势。我们将这三家公司分别取一个代号:“红色”、“蓝色”和“紫色”。下面就是他们列出的如果接受各个公司的的收购所带来的优势与劣势:

“红色”公司

  • 优势:有庞大的用户规模。Inreo团队一直希望能够在坚持自己的愿景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用户。毫无疑问,这家公司会为我们提供用户渠道和资源。他们明白Increo对他们自己的产品而言会有多么强大。
  • 劣势:公司文化不契合。这家公司的文化是那种典型的传统大公司的文化。此外,这家公司还希望Increo能使用Java语言重新写公司之前用Rudy语言写的堆栈:这可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啊。

“粉色”公司

  • 优势:公司规模中等,中庸之道,文化比较契合。
  • 劣势:这家公司专注于wiki领域,而这是Increo的团队并没有太多激情的领域。他们不知道Increo能如何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融合进去。他们渴望的是影响力。

“蓝色”公司(即Box)

  • 优势:双方文化非常契合,有明确的产品需求。根据Increo过去一年和Box的接触与合作,Box的团队非常优秀。
  • 劣势:公司非常年轻,规模比“红色”公司要小,因此提出的收购价格要相对低一些。

根据优劣对比,他们很快就选定了“紫色”这家公司,也就是Box,大家对这个也没有争论和异议。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被收购不仅仅是只关乎自己一天的事,它关乎到公司创始人和员工在未来3-4年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你对公司技术依然充满激情的话,你是无法忍受在一个无法点燃你激情的公司里待那么长时间的。

当然,尽管Box的收购价格相对低一些,Increo最终还是选择加入了Box大家庭。很显然,相较于金钱而言,Increo团队更看重公司的文化和未来的机会,这也是Increo一直向外界传达的东西。最终,Increo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在被收购的9个月以后,Box整个网站的文档预览工具使用的都是Increo的技术。

3.jpg

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经验

事实上,Increo也是Box收购的第一家公司,所以在收购方面,双方都是绝对的新手菜鸟。尽管如此,Jeff表示他们在一些重要的事情方面没有犯错。

  • 注重未来: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自己也和很多想寻求出售公司的创始人交流过,在交流中他们往往给人这样的感觉:一旦收购交易完成,他们的任务使命就完成了,接着就可以好好享受从出售公司中套现的钱了。很多人不是特别注重公司长久的发展和成功,要知道,在收购后,你很有可能还要继续在公司待很长时间。收购你的公司的公司将会彻底重塑你未来可能学到的东西、你接下来会做什么以及你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Jeff和他的团队在选择收购方时,要确保对方是一家能够帮助他们实现Increo宏大愿景的公司。
  • 文化几乎是一切:我看到和学到的东西越多,我越发现文化契合的至关重要性。在硅谷,优秀伟大的公司有很多,但只有在文化层面与你契合的公司也是真正适合你的公司,在这样的公司里,你欣赏公司里的人,你喜欢和他们交流你喜欢做什么工作,你也知道你们可以在一起很好地协作。其实在接受Box收购之前,Jeff和他的团队已经和Box团队沟通合作和很长时间,他们非常了解Box,也很欣赏Box的做事风格和方法。

看了上面这些,你可能会感觉Box+Increo的收购交易是非常完美的一笔交易,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如果有机会可以重来,Jeff希望他们的团队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 他们等了太长时间:萧条的融资环境让Increo推迟了寻求合作伙伴的时间,直接导致后来一些公司直接发出收购邀约。因为当时我们的资金越来越紧张,仅能够维持运营很短一段时间,所以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评估每一个可能的选择。如果当时我们的时间更加充裕的话,我们是可以敲定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收购协议的,而不是选择一个只关乎我们的技术的收购协议。
  • 他们太透明了:这一点很有意思,因为我在公司内部是非常支持和倡导透明化的,然而对于公司被收购一事,在公司内部如果太过透明的话是有负面影响的。作为公司创始人,你有责任去评估需要做到多大程度的透明才能减少团队的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一个倡导透明的领导者是能够减少压力的,但收购案例是一个特例。在公司被收购的过程中,你不能让团队成员去承受和你一样的压力和焦虑。如果大家都跟着你一块焦虑,那么大家就没心思去认真工作了,这是会出问题的。然而在Increo被收购前的3个月,Jeff就让公司可能会被收购一事透明地摆在大家面前,所有团队成员的压力都写在脸上。大家不知道是否应该去持续按照公司之前制定的产品路线图执行,还是应该适合Box的产品,或是应该做其他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在我们真正确定了方向之前,我们当时不应该将收购的整个过程都告知团队成员,这样大家可以坚定不移地按照我们之前设定的目标去执行,而不会被收购一事所干扰和分心。
  • 他们没有让Box做出承诺:因为对收购谈判缺乏经验,所以当时在和Box谈的时候,Jeff没有让Box承诺说在收购后会继续在Increo的产品上进行投入。Box似乎对Increo的技术非常兴趣,所以在收购之后便立刻将Increo的技术整合到Box的产品里了。但接着就遭遇了瓶颈,因为没有更有的资源让Increo能够对自己的技术进行更新迭代,所有Increo的团队成员后来都转岗到了其它角色了。最终,Box通过收购文档转换工具Crocodoc才将文档转化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面这三个方面是Increo团队当时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果有机会可以重来,Jeff和他的团队会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所有这些不足和教训都成为Jeff下一段职业生涯的宝贵财富。

当Crashlytics撞见Twitter:乘风破浪

Jeff出售的第二家公司其实是他在Box期间做的一款业余项目,从这也可以看出当时Box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对Jeff个人的支持。从文档预览工具项目离开之后,Jeff开始转到Box的同步工具项目上。一般来说,同步工具都是非常复杂而且总是会出bug和崩溃的。在受够了这个问题的折磨之后,他坚信肯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所以在他的领导的支持和包容下,他推出了一个能帮助避免移动应用崩溃的编外项目。很快他再次拥有了一款完成属于自己的移动应用崩溃分析产品Crashlytics和一位优秀的联合创始人Wayne Chang。

对于Crashlytics这个项目,他们找用户不难,也没有花很多精力在市场推广上。Jeff发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潜在用户非常渴望有Crashlytics这样的解决方案。最开始那些测试用户通过口碑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款产品,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有数千款App在使用Crashlytics了,甚至还有一些人排队等着使用Crashlytics.

通过Crashlytics,我发现提供能够满足人们最本质需求的服务对他们的业务将产生多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这一点推动了Crashlytics的快速增长。

在Crashlytics的众多忠实用户中,Twitter就是其中之一。Twitter的iOS和Android应用都使用了Crashlytics服务。直到2012年的某一天,Twitter的负责人找到Jeff说:“Hey,你们有考虑过来为我们工作吗?”

我们当时大概是这么回复的:“No!我们为何要选择为你们工作?我们公司的业务现在发展地非常好,产品也深受用户欢迎,而且我们还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加入你们。” 对方回答说:“好吧,这是一次很不错的交流,我们保持联系啊。” 那是在2012年10月,到了12月,Twitter的一位负责人又联系了Jeff,希望他和他的联合创始人能够从波士顿飞到旧金山和Twitter的管理层团队会面。

对于对方的提议,Jeff虽然非常犹豫,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回想起Increo卖给Box时吸取的教训,Jeff从一开始就没有将自己即将去和Twitter高层会面的消息告诉其他团队成员,一点都没透露。“我们没有出售Crasylytics的打算,我们需要让团队专注开发,当时我们正在融B轮融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团队保持专注。所以我不能让我和Twitter高层会面的事情导致大家分心。12月18日,公司举办了一个节日大Party后,我们就给所有团队成员放了一周的假期,然后我就和我的联合创始人飞到旧金山和Twitter高层会面了,公司里的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消息的。” Jeff说道。

和Twitter高层会面后,让我们吃惊的第一件事是Twitter对移动化细致入微地了解。他们对于自己如何在未来5年内加速推进移动化进程有非常清晰地愿景,同时也知道为了推动移动化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工具。此外,他们也决心对他们的开发者平台进行深度重塑,这些对Jeff和Chang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他们让我们相信他们不仅想要我们的应用崩溃报告工具,他们还将收购Crashlytics视为自己的下一代开发者工具浪潮的一个信号。这对于我们非常具有诱惑力,因为他们的目标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Twitter高管希望双方能够相互了解双方的产品开发路线图。双方在看过对方的路线图之后发现,双方对于如何开发这项技术有类似的愿景和看法。“我们在战略方面拥有完全的一致性,如此一来,Twitter想要收购我们对我们开始变得有诱惑力。我们可以利用Twitter的品牌和他们比我们能更快开发这些功能的能力来快速壮大我们的平台。”

接受Twitter的收购还有其它利处:双方文化极度契合。和我们沟通过的Twitter的人员和我们有类似的背景。我之前私下也认识一些在Twitter工作的朋友,所以我们知道自己未来是否喜欢和这些人在一块共事。此外,Twitter在产品方面对Crashlytics也有强烈的需求,当时Twitter还没有一个SDK,Crashlytics团队可以也希望去开发一个。Twitter甚至还做个一个长期的承诺,表示愿意对Crashlytics进行长期投入,扩充团队规模、让产品免费等等。

在双方经过反复地沟通谈判后,Twitter提出的收购报价也非常合理。收购谈判持续到平安夜的凌晨两点钟,第二天(也就是圣诞节当天)的上午10点钟他们正式签署了收购协议。“一方面,我们当时内心的感受是:‘哇呜,真是难以置信!’ 另一方面是,‘哇呜,我们公司里的其他人现在竟然对刚刚发生的这一幕还一无所知呢。’”

5.jpg

此次出售公司的谈判中,他们做对了哪些事情?

  • 双方战略的一致性:这是最关键的。当时Crashlytics不仅有融资的选择,而且公司银行账户里的资金还够维持公司运营一年的时间。其实当时是没有必要出售公司的。如果公司的使命和雄心和Twitter的需求不是正好完全吻合的话,这笔融资交易是不会发生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有充分的空间和自由选择对自己最有利、最重要的收购伙伴。对于Twitter收购Crashlytics一事,应该是万事俱备、东风也来的的机会。
  • 紧密地沟通:Jeff和他的合伙人会一起参与和收购相关的所有沟通与会面,并将会谈的所有细节都记录下来,避免出现任何的理解偏差。为了不将有关收购的消息提前泄露,他们严格控制了解收购消息的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再将收购消息告诉更多人,避免再犯当时出售Increo时同样的错误。

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团队信任

Jeff他们在那个圣诞节的上午签署了最终的收购协议。Crashlytics当时共有18名员工,其中14位是工程师。他们当初加入公司后,将自己的一切都交到了我们手里,并完全相信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希望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并不一定想为Twitter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去说服他们。对于我们为何会接受Twitter的收购,我们必须和团队团队成员解释明白,同时让他们相信为何加入Twitter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成功。

Jeff没有安排在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会议上告知大家公司被收购的消息,他们是在签订收购协议后不久的2012年年终总结大会上宣布的这个消息。Jeff的他的合伙人花了好几个小时准备PPT,PPT里展示了公司里每个人的照片拼集和公司实现的所有里程碑。讲到PPT的最后一页时,Jeff宣布了这个消息。

接着我把自己和Wayne飞到Twitter总部和对方会谈的所有细节都和大家做了汇报,最后还分享了我和Wayne在签署收购协议后在一颗圣诞树下共享浪漫圣诞晚餐进行庆祝的照片。这时,每个人都开始开怀大笑,会议室里紧张的气氛烟消云散。

接着我分析了加入Twitter是如何能帮助他们加速自己的产品路线图。我们和Twitter谈得很清楚,加入Twitter后我们继续开发和现在一样的产品,所以没人会因为被Twitter收购而梦碎。加入Twitter后,我们可以让产品免费,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开发者使用我们的产品。此外,Jeff还让之前投资自己公司的投资人出面,以强化这一认识:加入Twitter是正确的选择。

就这样慢慢让大家接受公司被Twitter收购的事实后,便开始了接下来一整天的Party时间。因为几乎Crashlytics的团队所有成员加入公司都不到一年的时间,为了充分照顾每一个员工的利益,他们给团队的每一个人全部4年的股份,即使刚加入公司3个月也是如此,通过这种方法强化团队内部的信任。

他们在哪些地方犯了错呢?

Jeff好Wayne希望当时谈判的时候,能够更细致一点,了解未来加入Twitter后会被放在这个大公司内部的什么位置。在我们谈判的时候,我们当时同意未来直接向Twitter的工程副总裁汇报工作,当时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很快,Twitter对公司进行了重组,导致我们好几个月的时间只能向工程部门下面的一个小主管汇报工作,当然几个月之后就调整过来了,然而他们的很多想法没能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支持。当时Increo被Box收购的时候,因为Box公司一共才40个人,所以公司内部的汇报结构没有太大影响。而Twitter是一个庞大的公司,汇报结构对于自己能够得到的支持程度和自己的可见度的影响非常大。

很少有创业公司的领导者会考虑到这些东西,然而考虑到这些东西又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你今后在公司工作的开展和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这方面,你可以向那些之前经历过收购的创始人请教经验,你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对于Crashlytics很幸运的一点是,Twitter履行了之前做出的所有承诺。有了Twitter的资源支持,Crashlytics就可以快速完善自己的产品并进行规模化扩张。如今,已经有超过100万款App在使用Crashlytics的产品了,覆盖是移动设备超过5亿台。

更为重要的是,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人从这个团队离开。现在这个团队已经有75个工程师,他们共同朝着Crashlytics最初制定的目标努力前进。

上面分享的所有这些都是从被收购方的角度去谈的,下面就从收购方的角度分享一点经验:

对于收购方而言,完成一笔收购交易的概率其实是很低的。在Twitter,Jeff自己也会负责对很多创业公司的收购事宜。根据Jeff的经验,在17个可能的收购交易中,最后可能只有1笔收购交易能顺利完成。在进行收购谈判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数不清的问题。说到这里,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几种不同类型的收购:

  • 人才收购

6.jpg

如果用货币值来衡量的话,这是最简单的收购形式。这种形式的收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获取人才,即使团队之前开发的产品没有成功,光团队工程师的价值也是巨大的。很多公司虽然失败了,但团队依然想共同加入同一个公司继续一起干。对于人才收购,你需要确保你的公司的文化是与所要收购的人才相契合的,这样收购后,这些人才才能在公司发挥应有的价值。

  • 技术收购

Box收购Increo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收购。Box之所以收购Increo是因为它有明确的技术需求。有了这种需求,他们要么购买所需要的技术,要么自己重新开发这个技术(这可能需要一支工程师团队开发两年时间才能开发完成)。相比之下,进行技术收购是比较划算的选择。

  • 战略收购

这是最少见、也是最大规模的收购交易。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通过深入战略合作的方式快速进入一个新市场并扩大业务。Twitter收购Crashlytics就属于这类收购,因为Twitter之前缺乏一个强大的开发者平台。Twitter不仅想要Crashlytics的技术,它还需要市场、产品和在开发者社区里备受认可的品牌。Twitter收购Periscope、TellApart和MoPub也都属于这类收购。

对于人才收购和技术收购而言,通常是潜在被收购的创业公司主动接触大公司,看哪家大公司适合接盘自己。而对于战略收购则恰好相反,像我们Twitter这种大公司里的高管需要考虑,我们需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和投资,在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领域后,我们就会去主动寻找这个领域里的潜在玩家,看哪家公司适合我们对其进行战略收购。

在这种类型的收购中,自主权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谈判筹码。好的买家会知道将自主权这一项内容列为谈判的内容之一。例如在Twitter收购Periscope的时候,Periscope不仅可以保留他们的原有办公场所,同时还能继续保留他们的产品路线图和商业计划。这种类型的收购能否最终取得成功通常取决于被收购的团队是否能获得成功,有时自主权是其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收购一家公司的真实经历是什么样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Twitter会和潜在卖家进行一些电话沟通和面谈,了解公司创始人的使命和公司的战略。他们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他们想开发什么样的技术?他们想组建什么样的团队?如果前期沟通顺利,Twitter会召集一组工程技术主管和潜在卖家进行技术方面的沟通,真正深入了解这家创业公司为什么会以现在的方式开发他们的产品。

如果他们通过了这轮面谈,就会接着进入下一轮沟通。基本无一例外,收购方都会想和卖方的所有团队成员进行进行沟通,主要了解他们是否和自己的公司文化相契合。像Twitter这样的大公司需要深入了解这群人是否能融入到公司目前的运营中去。如果无法融入,它就会拖慢工作进度、打破公司之前制定的规则。技术固然重要,但这个更为重要。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万种,我们真正期望和寻找的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很多收购交易之所以没能完成,大多数就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他们面谈了对方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发现他们中间能力弱的员工比优秀的员工还要多。或许可以这样说,你不能为了招进少数几个精英员工而将对方团队的所有人都招进来。

6.jpg

创业公司如何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在洽谈出售交易的时候,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期待谈判可能会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出售成功的机会的话,那么你便会继续对自己严格要求、追求高效以及并公司持续充满激情。

比如说你已经经营公司几年时间了,你感觉有点累了,吃不消了,这时出售公司并不会让你真正轻松起来,而是恰好相反。如果选择出售公司,你需要比以往更加充沛的精力。如果你感觉在出售的时候你无法充满这样的精力,出售也不会有好结局的。对于收购方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加入的任何一家大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战略规划。你如何适应他们的战略优先级和市场需求?他们对你的需求是否会长期持续下去?在决定出售前,这些问题都要想清楚。

为了现实方面的原因,Jeff建议所有的创业者都能一直坚守他们的目标。你创业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未来出售公司或从中退出来套现。然而当你出去融资和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将无可避免地被问到这个问题:你为什么创办这家公司?是为了被收购?是为了IPO?不管你说什么,他们都会知道真相。毕竟他们之前已经见了数百上千个和你类似的创业者了。

创办一家公司一定要奔着解决一个问题去。当时我创办Crashlytics就是为了能避免应用崩溃,因为应用崩溃的问题耗费了很多人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Twitter收购Crashlytics的那一天,Crashlytics不能算成功,在Twitter IPO的那一天,Crashlytics也不能算成功。甚至今天,Crashlytics还不能算真正的成功,因为现在每天移动应用崩溃的次数依然有上百万次。而Crashlytics的这一使命和驱动力正是Twitter希望和需要的。所以当你为公司团队考虑并抓住机会的过程中,一定要专注于能帮你实现使命的机会。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