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营业务之外,BAT等巨头也在不断将自己的互联网能力输出到其他行业,这就包括传统的保险行业。
腾讯于2016年开始筹办保险业务微保,主要面向微信和QQ用户,并于2017年11月正式上线。在上线的半年多时间里,微保也陆续推出微医保、微出行等多款互联网保险服务。
腾讯要在保险领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微保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家明在4月3日举办的微保产品品鉴会上表示:“腾讯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在跟不同行业合作时,都希望能为其赋能——尤其是在链接、数据方面的能力,对保险行业也一样。”
而在微保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谢邦杰看来,“微信做保险不是卖保险的观念,而是严选的观念。”微信把最能匹配用户生老病死风险的保险放上来,而不需要他们自己再做太多的挑选。
在微保运行的半年多时间里,不仅吸引了很多传统保险公司都覆盖不到的年轻用户,而且也在努力将互联网重视用户体验的DNA与保险重风险管控的文化融合起来。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2016年,前麦肯锡全球资深合伙人刘家明正式加盟腾讯,牵头建立互联网保险业务,负责整合腾讯资源,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发产品,提供给微信与QQ的用户。
到了第二年的10月,微保获得保险代理牌照。次月,微保在微信钱包九宫格里正式上线了微医保——仅向1%的用户开放。近日,微保出行险产品“微出行”上线公测。目前,微保已经推出微医保、微车保、微出行等五、六款产品。
微保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家明
在这次活动上,微保也对外分享了首批微医保用户画像。数据显示,在首批微医保投保用户中,80后、90后群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0%。在所有被保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达到60%。
从国内各省市的保险深度来看,一线城市保险意识明显要强,北上广占据了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前3甲。同时,首批微医保投保用户有70%活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还有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在首批微医保投保用户中:最大投保用户68岁、最小投保用户18岁、单个用户为自己和家人累计购买8份微医保医疗险。
接下来,微保推出新产品的标准是什么?据微保副总裁尚教研介绍,首先从刚需、基本需要的产品开始,再向长期的寿险,包括储蓄型的养老金过渡。后面整个微保系统也会进行一系列的升级,会在产品上叠加更多满足用户细分需求的服务。
对于腾讯来说,微保是其首家控股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持股57.8%,也是其探索保险业务的窗口。
与腾讯在其他行业扮演的角色一样,公司也想赋能保险行业,向其输出连接、数据等能力。在刘家明看来,这些能力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
第一是连接,怎么用好微信跟QQ这两大流量平台,让用户轻松接触到保险;
第二是数据,反欺诈的应用和精准找到对保险有意识的用户;
第三是安全,现在保险需要实名购买,支付也需要本人支付,大家用微信支付时都知道微信已经做过实名认证,输出这个能力也是帮助监管,确保所有的保险都是实名支付的;
最后是场景,微信钱包可以触达到很大的用户流量,但很重要的是,保险需要放在相关的服务里才会让用户觉得可以来接触它。其实,腾讯的服务富含非常多的场景,比如在城市服务里有很多缴费的场景,在钱包里可以买机票、骑单车等等。
未来,腾讯也会逐步开放这些场景跟保险公司合作,提供相关的保险服务。
当然,腾讯能力的输出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尤其是微保建立在严选的模式上。
怎么跟合作伙伴做双向选择?谢邦杰做了非常生动的比喻:“简单讲,就好像两个人谈感情一样,价值观一致,大家是互补的,家庭才会很和乐。”在保险公司方面,微保更看重其服务的能力,特别是能够在相应地领域提供最好的服务。
根据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保险科技行业投融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成立200余家。
具体来看,互联网巨头BATJ、新浪、苏宁入股了12家拥有保险相关牌照的公司,其中蚂蚁金服囊括6家,涵盖了寿险、财险、中介、香港保险牌照。腾讯除了控股微保外,还入股众安在线与和泰人寿。京东则正在筹备财险公司,且已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保险业务。
一位大型保险公司技术高管曾向澎湃新闻表示,BAT布局保险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流量“变现”。该人士还表示,BAT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对于客群需求和消费行为的研究远超于一般保险公司,而从目前BAT的布局来看,几乎渗透到了从保险开发到销售的每个环节。
虽然巨头们都在加码保险业务,但是从各自的业务来看都有所侧重。在2017年11月21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复星集团联合主办的“2017全球保险科技创新峰会”上,阿里系、腾讯系、百度系三家互联网巨头的保险事业板块一把手就曾有所阐述:百度选择在汽车保险项目上落地;微保的定位是一个优选平台;而蚂蚁金服则学会了用数据来做业务。
在这次活动上,尚教研进一步介绍,微保更希望做的事情是,将互联网重视用户体验、重视细节的行业DNA,跟保险这种重视风险管控、重视产品的文化相结合。让保险行业因为有了这样的结合,可以从过去的重销售轻服务转变成重视用户体验、过程透明、小步快跑的行业。
对于未来的保险领域,一位互联网保险公司高管曾表示,需要的是针对某个垂直领域,既能提供解决方案,又能输出技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