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赵晓璃,36氪经授权发布。
01
就在上一周,央视知名主播康辉以22分38秒的长时间口播上了热搜。
22分38秒意味着什么?
通常来说,每日新闻联播的口播时长不会超过5分钟,而此次的口播时长瞬间创下了央视主持人口播历史最长记录。
再打个常见的比方,普通人口播20多分钟早就口干舌燥了,而康辉却近乎完美地播了下来,这让很多观众亲眼见识到了什么叫“专业”和“水准”——该话题一上热搜,大家对这名主播过硬的业务水平和高水平的口播能力啧啧称叹。
细心的观众还发现,期间康辉的耳返多次掉了下来,然而他临危不乱地迅速调整好,面对镜头神情自若。
还有观众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康辉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几乎念得口干舌燥,还不起眼地咽了几下口水;然而即使是这样,康辉仍然吐字口齿清晰,完全彰显一个优秀主持人应具备的良好素养——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他的成就并非唾手而得。
事实上,你很难想见,曾经的康辉因为自己普通话不够标准,曾经动过离开播音专业的念头;但后来经过他对自己常年的严格要求,经过多年的磨砺后,才成就了今天在央视的地位,获得了很多人的尊敬。
正如柴静在《看见》里说的那样:“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有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
02
来访者孙琴(化名)前来咨询的时候,诉说着职业中的种种不如意,嚷嚷着想要找到自己的天赋优势,似乎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来一场华丽的职业逆袭了。
孙琴,女,7年前毕业于国内一所普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背景。
毕业后的她先是嫌弃自己的专业起点低工资少,于是冲着高收入做起了房产销售,但做了一年多的时间,业绩惨淡,就觉得房产销售这个职业“不靠谱”,而且压力又大,于是就辞去了这份工作,想要找一份舒适的工作。
孙琴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做行政文员,这一做就是三年。
正如孙琴自己之前预料的那样,这份行政文员的工作确实比较舒适:工作内容没有什么难度,每天就是例行事务,做熟了基本不用动脑子,不过等孙琴结婚后,才发现这份工作潜藏着危机——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在这个岗位上将逐渐失去优势,甚至随时会被年轻的姑娘所替代。
孙琴又做出了第三个决定,那就是寻找一份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她先是尝试学习面点师,但不知为何,自己动手能力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好,甚至有些“笨手笨脚”,没学几个月就放弃了;
她又发觉做瑜伽老师不错,结果练了几个月下来,每天拉筋拉到浑身酸疼,身体依然是挺硬挺硬的,所以她就没有坚持下来;
再到后来,她又听说不少同学后来转行做了会计,便报了班学了会计,考到了初级证书......
正当自己打算找份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怀了孕,于是就干脆放下了找工作的念头,在家一歇息就是两年多。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不能再这样呆下去了,否则“整个人都快发霉了”,这才打算回归职场,可事实证明,她把这件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首先,是她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工作;
其次,根据过往经历,她没有一件事做成的,更谈不上擅长或拿手;
最后,HR看到她的简历,普遍直摇头,问及她的职业规划,她更是一脸懵......
痛定思痛,孙琴决定前来咨询求助。
03
听完孙琴的叙述,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这又是一个年轻的时候不懂得职业规划,事到如今深陷困境的可怜人。
“还记得我们一开始说的几个咨询原则吗?第一个就是未来导向。没关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站在未来的角度重新思考,才能做出对未来有利的决策。”我说。
孙琴点了点头。
当我问及孙琴理想的职业状态时,她说,在遭受了被现实重击的这些年,她越发认识到两点:一是拥有一技之长很重要,二是能够认准方向坚持下来同样重要。
事实上,孙琴说的这两点,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专业。
从我这些年经手的咨询案例来看,对很多普通人而言,想要在职场中不被淘汰或者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专业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捷径”。
但想要达到真正的“专业”,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1、专业的前提,是清晰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很多人都想做到专业,但问题是,你要搞清楚自己朝哪个地方走,否则就会像文中的孙琴那样,用力太散以至于没有任何积累,这是职场中的一大忌讳。
因此,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方向的确立,路径不一而同,但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有两类人最容易做到专业:
一是立志较早,从小就清楚长大了要做什么;
二是责任心很强,一开始可能没有什么选择,但做什么就会尽力做好。
第一种人是人群中的幸运儿,他们在早期对自我的认知及探索比较充分,所以后面会少走很多弯路;第二种人更值得人们钦佩,因为他们从来不曾放弃对自我的要求,也能走出自己的路。
2、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进化自己的能力;
世界上的职业类型数不胜数,但通常来说,多数职业的能力进化都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做什么像什么;
这个阶段通常是职场小白们的处境,或者是新到一个领域或行业的新手面临的境遇——在这种前提下,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创新,而是要拼命学习前辈们的经验,不断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在刚开始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之前,模仿是最快的捷径。
第二阶段,做事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心得,并累积了自己独到的经验;
到了这个阶段,意味着你已经平稳度过“生存期”了,并且来到了“发展期”。
随着你的工作能力的提升,各项资源和机会慢慢向你这边倾斜:你开始独揽一些任务,甚至开始肩负或负责重要的项目了。
这个时期的你由于前面有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你的大脑已经储存了足够多的应对方案及策略,因此,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你只需要调用脑海中的这些方案与策略,就可以游刃有余地解决。
甚至在有些问题上,你的方案和策略是自己结合实践进行的改进和优化,比前辈的经验更好用。
第三阶段,你的经验慢慢形成体系,并且具备了“可复制、可传播”的特点。
到了这个阶段,意味着你已经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慢慢要进阶到“专家”的高度了。
衡量一个人是“有经验的老人”还是“专家”,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在于,这个人的经验是否能够体系化(例如,有集结的著作、有研发的课件,等等),是否能够用来培训新人,是否易于他人的接受和应用。
在组织里,个人能力再强的员工,如果TA的经验无法被复制、被传播,意味着对组织的作用和贡献终究是有限的——这样的人固然能力很强,但无法再往上突破,原因就在于此。
而如果这个人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经验构建成一个体系,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输出,用作品说话,并且能够为组织培养新人——这样的人给组织带来的贡献和作用不言自明,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04
经过系统的咨询,文中的孙琴通过价值观的澄清与筛查,慢慢明确了自己到底要什么;又通过能力的梳理,大约知道了自己的能力现状;再结合特质挖掘等等,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未来可以发力的方向。
咨询结束后,孙琴有感而发地说:“之前我一直特别羡慕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如今经过咨询,我才发现,能把自己的定位弄得清楚、把职业的事情搞得明白,才是比闷头苦干重要一万倍的事情啊!”
行文至此,我想说——
“也许此刻的你会幻想着,未来自己的人生有无限可能;但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明天的无限要靠今天的有限才能达成。因为多数普通人的职场成功,到头来拼的就是谁能咬住牙不松口。”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