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狗子”(ID:DogMrZhang),作者:张狗子,36氪经授权发布。
中国消费,正在迎接新一波的历史大浪潮。机会来临的同时,也伴随着巨量的信息噪音,以及痛苦的内卷。回头看,市场几度起伏,唯有深度才能穿越周期。
2019年8月,雕爷发布了一篇雄文,提出“三新”浪潮(新媒体/新渠道/新产品)造就消费三十年一遇之大浪潮,并在文末结论“每一种消费品,看来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了”。
平地一声惊雷起。
次年,消费的滔天巨浪如期而至。供给端微创新层出不穷,消费端欲望不断唤醒,供需两旺,市场激荡。
仅食品饮料领域,气泡水、低度酒、茶饮、咖啡、奶制品、植物奶、植物肉、调味料、保健品、卤味、烘焙、拉面…概念一个接一个,没有做不了,只有想不到。
身处巨大不确定性的消费浪潮中,宛如雾里看花,鲜有人能知道消费新物种终局将会怎样,但又不想错过时代的机遇,自然,投资人就愿意给予确定性更高的溢价,产生更强的共识。共识有多高,溢价就有多夸张。
奉上经典。大变局,共识是泡沫的基础,共识有多强,泡沫就有多夸张
透支估值成了行业共识。随之而来的,便是投资行业的全员内卷。
投项目几乎到了没有学习过程的状态,抢项目疯起来连对手都没看清是谁在哪就签字打款,甚至有小伙伴吐槽感觉离患上PTSD也不远了…
更糟糕的是,钱实在印太多了,多到已经失去定价权,大家发现钱原来都长一个样,拿谁的钱不是拿。手里攥着钞票找优质资产的人就很痛苦。
更何况冲在一线的战斗人员。VC本身是个杠杆行业,每1块钱的投资额就能撬动21块钱的GDP。撬动资金杠杆的同时,也撬动了内卷杠杆,卷上加卷…
可惜,内卷令人焦虑,人在焦虑的情况下又容易失去判断力。
消费大浪潮虽然很猛,大家抢项目虽然很卷,但很多事情研究过,就能发现对消费者没有卵用。消费场景没有,消费需求被证伪,消费差异化难做…忽略消费的基本商业规律很有违对市场的敬畏。
前两年有本书在中国消费圈内颇为流传,三浦展的《第4消费时代》。以史为镜,借鉴日本消费史看中国消费的未来发展。可惜大家了解历史只喜欢看章节,不喜欢通读。乐观估计了消费时代跃迁的惨痛代价。
时代造就机会。日本四个消费时代的GDP
不可否认,日本第3消费社会的前黄金20年(1975-1994),二战后婴儿潮的人口基数增长,叠加人均GDP从0.47万美元到4.3万美元的~9x增长,导致整个市场消费需求处于巨大增量状态,供给端出现很多机会。
但后衰落的10年(1994-2004),时代红利消失,人口迈入老龄化,存量内卷,大量公司(包括头部零售商和品牌)因为没有独特的品牌价值主张,最后倒闭,成为历史的尘埃。
70、80年代的日本消费浪潮起势有多猛,90、00年代的退潮就有多惨。惨到什么情况,惨到后面失落的20年几乎没有新品牌跑出来。
和当年日本一样,很多新品类将走不到终局。
中国的消费大浪潮中,混杂了太多不够极致又不接地气的解决方案。
消费的投资人和掮客,始终绕不开两个问题:看什么品类?去哪里找项目?也绕不开两个动作:逛展、攒局。
今年春糖会,朋友圈的消费VC/FA几乎倾巢出动,成了大型面基和陌拜现场。整个资本市场都在为国民的消费升级操心,努力把优秀的产品和团队带到聚光灯下。
当甲方、乙方开始模糊市场职能的边界,也就意味着市场信息流动性将逼近极限,好项目的融资消息几乎无障碍传递。
某种程度理解,并非好事。
Follow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数学家FischerBlack(金融市场鼎鼎大名的B-S期权定价模型发明者之一)的交易噪音(Noise Trade)理论,系统的流动性增加必然伴随噪音的增加。
并且部分交易者会围绕噪音展开交易,从而制造更多噪音并影响其他交易者,最终导致市场充满噪音,而鲜有真正的价值交易者。
这就意味着,当市场习惯于通过信息交流来确定消费趋势、选定品类赛道和挖掘项目时,市场上将会充斥着大量的噪音(非有效信息)。这些噪音分散精力但不产生实质性帮助,更多引发焦虑,最终带领大家走向内卷。
近期火热的中式烘焙,坊间一度传言墨茉估值50亿,鲍师傅估值100亿…真实是否如此并不重要,本质上这和大部分消费VC/FA并没有卵关系。除了当气氛组,就是给人留下消费投资泡沫的印象。
不同于其他赛道,消费是一个理解门槛低的充分竞争市场。只要是个人,有张嘴,总能对某产品甚至是品牌评论几句,这就导致了噪音的低成本扩散。
市场上噪音太多,以至于大家疲于应付,而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信息深加工。
平心而论,这点很重要。噪音的结果是传递误差,信息深加工的结果是看懂本质。
据不完全统计,流通领域的消费新品牌有一个极度普遍现象,很容易靠流量和营销完成早期的增长,但大部分会很快遇到瓶颈,营收徘徊在一亿。只有极少数跨越了门槛,成为代表性品牌。
究其原因,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制约因素,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因素背后,或许都隐藏着极为重要的信息。
短期的惊艳并不能左右竞争的终局。消费创业成功的终局往往是整体系统的牛逼。
正如喜茶创始人当初在接受采访时回复制胜的重点:
“所有的那些干货文章都希望能够为成功找到一把钥匙,但有时候它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人以为用了好的原材料就一定成功,但不是的。只是我们用了很好的材料,而好喝这一点恰好开出了花。”
纵观消费大势,有海量的历史信息,无论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值得去深究并借鉴。
哪怕回首看1886年,弗兰克·鲁滨逊给可口可乐可乐制定的营销策略,放在如今依然有很有价值(平面广告劈开脑海;与药店、冷饮店终端渠道合作;通过免费赠饮降低消费者门槛)。更不用说当下还有那么多优秀的消费品上市公司值得研究。
甚至,成功公司数据背后的业务体系也非常值得去拆解。产品测试研发通路、经销/渠道跨域管理、产品价盘全局管控、终端触点建制精耕、品牌资产维度构建等等…每个环节都有很高密度的信息。
太阳底下无新事。
每个时代总会伴随不同声量的交易噪音,无论消费浪潮有多新、浪头有多高,只要人群在、需求在、场景在,就一定有底层的产品、品牌、供应链、管理…各方面的信息值得去深加工,最后看懂本质。
不可否认,“三新”浪潮(新媒体/新渠道/新产品)波涛汹涌的当下,伴随国运,是中国消费迎来的全新大机遇,注定能成就一批牛逼的消费新品牌。
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潮起终潮落,大部分消费新品牌会被拍死在沙滩上,时代只会留下少数优秀的公司。
我想,只有学会信息深加工,看懂时代的噪音,才能不被浪潮的浪潮卷走,真正穿越周期。
参考文献:
1.《雕爷:真别怀疑了,新消费滔天巨浪来了,所有的消费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2.《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解读——以美国为例》
3.《Dept. of GlobalStudies & Geography》
4.《为什么日本难出新消费品牌?|BrightTalk07》
5.《投资中的“信号”与“噪声”》
6.《喜茶聂云宸:外界总结我们成功的原因,很多都是错的》
7.《2万字深度拆解可口可乐百年营销史:如何从冷启动到风靡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