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圆桌,4位智能汽车赛道资深玩家,开启了36氪四川“产业会氪厅”第二期。
毫米波雷达、车路协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共享新能源环卫车等领域的深度分享,让我们跳出媒体聚光灯下的“蔚小理”,揭开智能汽车赛道“盲盒”,挖掘行业黑科技和新模式。
本次“产业会氪厅”,36氪四川邀请了电子科技大学车联网校友会的成员企业家们,聚焦讨论四个问题:
1.毫米波雷达产业的发展痛点;
2.车路协同中的传感器运用;
3.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问题;
4.共享新能源环卫车如何打开千亿级市场。
如果说车载摄像头是汽车的眼睛,那么车载毫米波雷达就是智能汽车的耳朵。
毫米波雷达可以使用天线发射毫米波(通常频域为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再通过处理回波检测汽车与探测目标相对距离、速度、角度及运动方向等信息,是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主流标配方案(以比亚迪和蔚小理为代表)。目前,汽车也是它运用最广泛的市场。
据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2025年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亿元,2020-2025年的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19%。
市场火热的背后,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也存在很多痛点。
毫米波领域专家、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成都上富智感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何十全告诉36氪,毫米波行业的发展痛点主要在技术积累、政策和人才三个方面。
在技术上,我国的毫米波雷达底层技术基础积累还很薄弱,迭代跟不上目前的产业发展,很多实验室能达到效果的技术,在量产并稳定输出方面存在困难,产业发展和国外有较大差距。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毫米波雷达硬件部分的射频前端MMIC高频PCB和信号处理系统具有较高壁垒,国内较为落后、处于追赶状态;后端算法方面,国内现有技术局限性大,而国外算法受专利保护、价格高昂(专利授权费约占总成本的50%)。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毫米波雷达基本为国外一级供应商垄断,博世、大陆、电装和海拉四家企业占据55%以上市场份额,核心元器件也主要被英飞凌、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亚德诺半导体等企业垄断。
除了技术问题,毫米波雷达的相关政策也存在一定滞后性。何十全表示,市场往往是先行于政策的,而现在毫米波雷达的频率规划、性能指标等领域的标准,及相关政策迟迟未出台,导致产业界不敢放手去做。
标准是行业竞争的重要要素。如果国家不尽快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制定相关标准,引导企业形成合力,外企将可能依靠已有的产业优势,对我国产业链企业形成降维打击,手机行业便是前车之鉴。因为我国通信设备标准建设起步较晚,在2G、3G和4G时代的话语权较少,一部价值千元的手机要给高通30元到50元的专利费。
何十全还提到了人才问题:这个行业太新了,大学的课程和市场的需求不匹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专业跨度太大,硬件要从芯片开始,通信得从无线到有线”。
很多企业要么自己培养,要么去研究所挖人,“但这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我国在这部分的基础理论研究很薄弱,研究人员、学者都去创业了,就没有人做基础理论研究了”。
好消息是,当下爆发的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给了行业较为宽容的发展环境。新技术和新企业不断出现,可能推动国产企业弯道超车,为相关标准的建立提供产业基础。资本的不断涌入,也让企业有更多的成本培养人才。但何十全也提醒进入这条赛道的玩家们,“技术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不能有吃快餐的想法,太浮躁和激进,很难出成果,很容易被淘汰。”
讲完耳朵,再来说车的脑袋(ADAS)和车路协同。
智能汽车标配的ADAS要利用车载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单\双目摄像头、卫星导航等)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运算与分析,让驾驶者预判危险,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车路协同则是把车的脑袋和路的脑袋连接到一起,实现交通整体的数智化。
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委员会专家吴国庆介绍说:“车路协同是用车和路的传感器,收集所有交通参与者的数据,再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技术、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和远程感应技术,把数据汇总到车联网处理,实现车和路运行效率的最优化。比如前面的十字路口发生了车祸,距离远的车探测不了,但可以通过其它车的数据得到预警。路口的摄像头和雷达,也可以共享数据。但车路协同并不是每一台车的处理器要处理这条路所有信息,而是只处理这台车附近有用的信息。”
他还进一步补充,“车路协同”中,“协同”是核心,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配备不同的传感器,发挥不同设备的优势。比如车子遇上大雾天,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抓瞎,就得靠毫米波;遇到隧道着火或一氧化碳浓度过高,上面这些设备都用不上,需要烟雾探测器、一氧化碳探测器。
车路协同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车路协同主要IT设备(RSU、OBU、高精地图、边缘计算单元)累计投资规模为912亿元,到2030年,车路协同主要IT设备累计投资规模达到2834亿元。
吴国庆描绘了一幅车路协同的蓝图:未来的路可能会拆掉红绿灯,每辆车都不停地接收、处理周边车和路的数据,自动计算出安全的行驶方向、角度和速度,一路畅行无阻。他还强调,这时候人的驾驶反而可能是最不安全的。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飞舟把这幅蓝图画得更大。他在两日后的“2021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六届青城问道”活动中提到,“以后的智慧城市,不仅仅是车路协同,还会有城市中台、城市经济中台、政务大数据、AI赋能平台,汇集社会方方面面的数据,提升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但技术有了,安全问题也来了。
有了耳朵和脑袋,也得防着被“攻击”、“诈骗”和“利用”。
在电影《速度与激情8》中,黑客通过远程操控劫持指定区域内的所有汽车,朝着一个目的地“狂奔”。这样的场面,是所有司机和车企的噩梦,也让大众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六零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网络安全挑战:一是汽车已演变为新型智能移动终端,代码数量增加让车载系统安全缺陷激增;二是万物互联增大攻击面,云端隐患威胁车辆安全;三是车企网联程度不断提高,供应链安全隐患巨大;四是车企拥有的数据量将不亚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数据安全将威胁到用户隐私安全和自动驾驶等功能的使用。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专家、为辰信安CEO李允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是一个包括云(安全服务平台、云端安全、安全运营中心)、管(4G、5G、V2X等)、端(手机、车辆、路)的系统问题。在数据安全方面,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共享、销毁、隐私、备份/恢复,等环节的安全。
产品与技术:基于网联体系的网络安全
长长的产业链条,让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成为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引来众多参与者。而且,车联网中不仅有智能化较高的电动汽车,也有传统燃油车。智能化趋势下,传统燃油车的车机联网率越来越高,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也要不断提升。
李允透露说:“从去年开始就明显感觉到进入这个赛道的人变多了,很多大企业开始进入这条赛道,融资事件发生较为频繁,有些企业轻松就拿到几亿元。”
提及《速度与激情8》中的场景,李允认为,目前智能汽车的普及率、基础设备和信息技术条件还不成熟,不会出现黑客劫持多辆汽车的场景。而且,由于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国家也会进行监管。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就强调,各相关企业要加强汽车、网络、平台、数据等安全保护,监测、防范、及时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状态,保障车联网安全稳定运行。
对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产品是动态的。很多产品交付即结束,但网络安全产品在交付使用时,运营才开始。可能你的产品昨天测试没问题,但今天就出bug。所以,它需要不断更新、升级。而且,技术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相应的安全防护也要不断更新。李允表示:“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就像是消防设施,平时存在感不强,关键时刻却能力挽狂澜。”
除了智能汽车赛道的新技术,这次36氪四川“产业会氪厅”,也挖到了新模式。
上海环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环瀚科技”)总经理孙炜介绍了共享新能源环卫车(清扫车、清洗车、垃圾车、市政车和洒水车)的落地情况。
孙炜表示:“2020年全国环卫车辆销售约11.4万辆,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637辆,渗透率仅3.19%。”
在国家层面,已有加快新能源环卫车应用的相关政策出台。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要求: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孙炜介绍说:“为了加快新能源环卫车的应用,全国过半数省份颁布了新能源环卫车采购和使用政策(截止2021年4月)。深圳的项目招标文件甚至要求必须是纯电环卫车。”
据孙炜测算,一般地级市新能源环卫车替换市场为1-5亿元,省会城市为6-10亿元,全省为30-40亿元;如果全国年度新增环卫车辆全部为纯电类型,将有700亿元市场规模;如果所有存量全部替换,将达到4000亿元市场规模。
但新能源环卫车市场也有一些痛点,让新能源环卫车的普及率受到了影响。孙炜分析了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外包的环卫项目每年会重新招标,环卫企业不确定是否能继续中标,更换设备的动力小;二是参与各地的环卫工作的大多是小企业,缺乏更换设备的资金;三是全国环卫设备生产厂家超过200家,市场高度分散,低价和低质的恶性竞争非常激烈,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四是之前交付的新能源环卫车存在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电池衰减快、车辆故障频发、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口碑下滑。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环瀚科技把金融租赁模式引入到了新能源环卫车市场,在各省市设立区域公司批量采购新能源环卫车,长期租赁(5年以上)给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可自用或转租给中标环卫服务公司使用。环瀚科技在保障车辆使用效率和使用时间同时,还提供维修保养、电池管理、车辆管理系统、司机培训等整体解决方案,使车辆在长期租约下的租金与使用传统燃油车的综合成本基本相同,客户不需要额外增加支出就可以实现新能源环卫车的替换。与此同时,还解决了原有燃油环卫车碳排放问题,帮政府收集了相关数据,为以后新能源环卫车的自动驾驶打下了基础。
孙炜所在的环瀚科技已经跑通了商业模式,形成了资产管理、运营管理、大数据、决策分析四个中心,包括四个层面:连接层:传感器、超声波雷达、视频监控、T-BOX、RFID读写、底盘和调度盘;呈现层:资产管理(车辆采购/库存、车辆维保/保险、车辆残值管理、车辆监控、远程控制、资产看板)、运营管理(产品定义、驾驶员管理、易耗品、日常养护)、租赁服务(客户管理、合同管理、务管理、租赁产品方案)和行业大数据(全国车型报价、区域环卫公司、招投标信息、全国车企目录、全区域存量车);服务层:智能监控(异常监测、数据驾驶舱、智能场景提醒、驾驶行为分析、电子围栏/GPS);智能引擎(工作流引擎、智能场景引擎、数据分析引擎、故障/行为/轨迹分析引擎、报表引擎);数据层:智能算法(故障/事故数据处理、流媒体数据处理、远程指令处理、行业数据预测、围栏轨迹数据处理)、数据中心(设备数据/业务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处理)。
完整的新能源环卫车商业模式
因为新能源环卫车的使用场景集中在城市道路车辆较少的凌晨,速度也很慢,很可能成为所有汽车中率先实现自动驾驶的类型。
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玩家们,在36氪四川第二期“产业会氪厅”活动中的深度分享,勾勒出更清晰的产业链条,深挖了行业痛点,也发掘了行业机会。这将是一个万亿级市场,盛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