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ID:ixinlingshou),作者:老刀,36氪经授权发布。
这几天,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先后在美股上市,一个首日破发,连跌三天,另一个没有破发,勉强微涨,保住了一些“脸面”。
6月25日,“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率先上市,但首日即破发收盘大跌25.7%。
6月29日,叮咚买菜上市首日开涨超19%,但随后涨幅迅速收窄,收盘时仅微涨0.09%,报23.52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股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超27%。叮咚买菜IPO价为23.5美元/ADS,目前该股市值约为55.43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或受每日优鲜破发影响,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夕大幅缩减IPO融资额,6月28日叮咚买菜再度更新招股书。调整本次赴美上市的公开发行计划,由原定的拟发行1400万股ADS,缩减至发行370万股ADS,同时将IPO价格定在指导区间的底部23.5美元。若以此计算,叮咚买菜将最多融资9440万美元,较之前计划融资的最高3.57亿美元下降73.6%。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叮咚买菜在IPO的时候降低了流动盘,把募资额减少后,可以让上市时的股价不至于严重破发。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公司从二级市场拿钱不是那么迫切,D和D+轮融了10.3亿美元,现金流充裕,二级市场要融多少钱对公司而言很灵活,“如果市场特别好,价格、价值可以挂钩的话,叮咚买菜多融一些;市场不是很好,价格低于应有的价值那就少融一些,上市目的并不是圈钱。”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两家公司作为前置仓生鲜电商头部玩家,2020年收入规模达61亿和113亿元,目前均处于亏损状态,毛利率均在19%-20%。
6月25日,每日优鲜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3美元,但在开盘首日即跌破发行价,次日以8.49%的跌幅收盘。6月29日美股开盘,每日优鲜微涨最新报8.88美元,截至收盘,报8.65美元/股,总市值20.37亿美元,蒸发了约13亿美元。
每日优鲜在资本市场的惨淡表现,也让背后的投资方损失惨重。
招股书显示,每日优鲜的投资方背景颇为豪华。IPO前,老虎环球基金持有每日优鲜的股份为12.4%,有3.8%的投票权;青岛国资委旗下国信创新持股8.7%的股份,拥有2.7%的投票权;腾讯持股为8.1%,有2.5%的投票权;元生资本持股7.2%,拥有2.2%的投票权。
为了实现迅速扩张抢占市场,叮咚买菜在上市之前已累计完成10次融资,其中2018年融资次数高达5起,最近两起2021年的融资总金额超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软银集团、弘毅投资、今日资本、CMC资本、红杉资本等,其中包括CMC资本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多次增资,展现投资信心。
2020年疫情期间,叮咚买菜实现了高速增长,营收在2020全年翻了3倍,毛利率也有较大增长,但公司仍然亏损。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的经营亏损分别为17.41亿元、31.62亿元和13.34亿元。
近两年社区团购快速发展,吸引阿里、拼多多、美团、滴滴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入场,这对商品有较高重合度的生鲜电商带来竞争压力。
每日优鲜开创了前置仓模式,叮咚买菜通过提供“移动端下单+前置仓配货+29分钟内即时配送到家”,试图在生鲜电商领域开辟天地。
为了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叮咚买菜一度打出了“0起送费、0配送费”的服务口号,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生鲜电商行业刷“存在感”。但当时生鲜电商还是盒马鲜生、每日优鲜、永辉超市等企业的天下,叮咚买菜与之相差甚远,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生鲜电商是个十分烧钱的行业,短期内不仅很难盈利,一旦没有资金注入还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2019年,生鲜电商行业遭遇“大地震”,不少企业倒在了那个冬天:当年11月22日,呆萝卜宣布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11月29日,妙生活被爆关闭全部门店,悄然退场;12月6日,吉及鲜宣布公司融资失败,进行大规模裁员、关仓;12月11日,“我厨”被发现其官网和APP均已暂停服务;就连曾获得阿里、KKR等机构资本加持的易果生鲜也没能扛过这场寒冬。
幸运的是,叮咚买菜凭借2019年获得的B+轮融资,得到了暂时喘息的机会。
近两年来,每日优鲜已经放弃规模扩张,开始转向降本增效,试图为前置仓模式规划一个漂亮的盈利数据;而叮咚买菜显然还没有放弃广开仓店的路径,仍在一二线城市积极布局。
2019年,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内前置仓数量已经超过1500个,截至2021年3月31日,这一数字降到了631个;而叮咚买菜则宣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前置仓数量达到950个,为三年前的3倍。
每日优鲜在追求精细化运营的过程中不断收缩规模,甚至开展B端业务,看似多元化发展,但仍面临两大考验:新业务是否能成?老业务的市场份额如何保住?
尤其在叮咚买菜进击扩张的当下,后一个问题的市场悬念愈来愈大。而作为每日优鲜的“效仿者”,并不意味着叮咚买菜能够高枕无忧。摆在它面前的困境依然是一个行业性难题:前置仓模式如何盈利?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净亏损从2019年的18.73亿元扩大至2020年的31.77亿元;如果仅对比一季度数据,2021年一季度为13.85亿元,远超2020年一季度的2.45亿元,净亏损率也从9.4%升至36.4%。
反观每日优鲜,2018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调整后净亏损率从62%降至46%再到25%;2021年一季度净亏损为6.10亿元,不足叮咚买菜的一半。
相比前置仓模式1小时送达的模式,社区团购是一种“预售+次日达+自提”的新型零售模式。其中“便宜”是核心。从市场调研结果看社区团购上商品的价格一般低于商超、盒马鲜生等零售渠道,但品种数量仍然较少。
随着两家前置仓模式公司IPO,进入社区团购时代的生鲜电商,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或仍将持续烧钱。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去年美团在社区团购业务上投入约100亿元,拼多多投入约60亿元。今年,美团的投入力度或将达到200亿,拼多多也会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这两年,无论是前置仓模式,还是社区团购模式,互联网卖菜这桩生意搞得风生水起。
一方面,涌入的互联网资本太多;另一方面,无序的竞争也导致了对线下传统实体生鲜零售的巨大冲击。以至于在去年12月份,人民日报发文呼喊,“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不要痴迷于急功近利、不要热衷于短期变现”。同一天,中央公开表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对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来说,是相对专业而且入门较早的专职从事生鲜供应的电商品牌。兴盛优选、滴滴的橙心优选、美团买菜、多多买菜等等都是来凑热闹的搅局者。
到目前为止,社区团购卖菜这件事,还是赔本赚吆喝。但是,从阿里到美团,都在关心菜篮子工程,巨头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早在五年之前,电商就已经开始感受到危机感,当时它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红利消失,流量见顶。虽然GMV可能依旧保持一个高度的增长,但是新增用户、日活用户却基本进入一个停滞阶段。
当拼多多崛起的时候,大家看到了下沉市场的流量优势。于是乎,大家都开始杀入下沉市场,电商巨头无比细致地操心起那些小镇青年、社区大妈们的日常生活,从一件衣服到一支牙膏,再到一捆白菜。
下城市场的人群,似乎成为一座未被开垦的金矿。且不论这个下沉市场能带来多大的交易规模,但是能带来不错的用户增长或者活跃度增长。
而一日三餐的生鲜品类,是无论三环以内的白领人群家庭还是五环以外的下沉市场人群家庭,都需要的必需品。
也就是说,生鲜能带来无限大的高频流量。互联网思维一贯的套路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只要有流量,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商业变现。
像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这样,老老实实盯上了千万家庭的一日三餐的生意,市场规模很难做大,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卖菜这个市场高度分散,几乎一两个小区就会有一个菜市场,而买菜的主力人群是家里老人,线下菜场价格更实惠,而且品质更有保障,所以相对线上来说,线下生鲜优势明显。
第二点,客单值太低,毛利率更低。对线上卖菜来说,由于单值低,毛利低的特点,就必须严控经营成本,而且需要实现最精细化最快捷化的库存周转,降低菜品的损耗。
总体来说,线上卖菜,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辛苦活,即使在做大规模的情况下,才能获取高频的流量,但是这样的流量通过什么渠道实现更好的变现,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
那么,卖菜到底如何做大营收,如何提高利润率?并不是全无可能,最好的例子,其实是“盒马鲜生”。
笔者以为,在生鲜这个赛道上,盒马走对了两步,第一是盒马的定位非常正确;第二步是盒马的模式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首先看定位,盒马的生鲜品类,它所聚焦的,跟美团买菜、多多买菜、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都不一样,盒马定位于中高端的食材。
也就是说,盒马的目标人群不是万千大众家庭的普通消费,它面向两类人,第一类是高收入高净值人群,以高端海鲜、进口水果、有机蔬菜这些高客单价的生鲜品类供应高端人群;第二类的消费人群就是在特定时间段需要改善就餐水平的家庭人群(比如家里来客人或者有喜事)。
在商业模式上,盒马没有走团长模式,盒马将自己的店面分为几种,有旗舰店开在人流密集的闹市区,商超周边,品类丰富,店面规模也比较大;而规模小的社区店开到社区里面。
盒马这样以线下店面为载体的模式,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不是像团长模式,把各种各样的商品扔到某一个五金店门口脏兮兮的篮子里),也能更好地保证生鲜菜品的品质。
有人说,盒马以线下实体店作为消费体验的主力场所,跟传统商超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第一,盒马对商品的品控要明显比传统商超更严格,生鲜品质很好;第二,盒马更加聚焦,专注于生鲜品类,消费频次更高,保证线下的人流;第三,在线上端,盒马同样可以提供更方便的零售通道。
截止今日,每日优鲜市值20.37亿美元,叮咚买菜55.56亿美元。叮咚买菜的规模是每日优鲜的两倍多。而市场规模上来讲,叮咚买菜规模也是要远远大于每日优鲜的。
从当下的市场态势来看,生鲜电商最重要的依然是在拼规模,由于赛道竞争对手太多,抢占市场份额就成为最主要的目标。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个细分品类规模很小,线上化的消费习惯很难养成,高效运营并不容易,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