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凤凰科技”,作者:孙洪,36氪经授权转载。
从出走到召回,从被边缘化到再被重用,常程用了整整三年半时间,兜兜转转终于坐到了联想移动的核心位置。
5月8日,联想集团发布内部邮件,再一次做出重大架构调整。邮件称,联想将成立智能设备集团(IDG),将PCSD和MBG合并,以应对IOT和新零售变化需求,由Gianfranco领导。同时,在IDG内部的MBG业务也做了相应调整,现任MBG中国产品副总裁常程,将担任MBG中国业务代理负责人,向刘军汇报。同时,原MBG中国业务总裁乔健,将担任全球首席市场官和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
这次调整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一是联想集团在智能IoT和新零售崛起的阶段做出的转型,二是联想移动业务经历了三代重臣、多次调整之后始终未见起色。
抛开联想集团针对新零售变化和适应IoT市场的调整,其实外界更关心的可能在于联想移动的人事变动。此次调整完成,就已经是联想移动自2015年以来的第四次核心高层人事变动。同时,常程执掌帅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乔健改造联想移动的一系列举措再次折戟。
可以说,面对当下的联想移动,常程任重道远。
从2014年底跟随陈旭东到外部独立创办神奇工场,到2016年上半年回归联想移动内部,常程充当了一个“院士”的角色,潜心培养试验田,等到成果稍显的时候就带着这份成绩单回归。然而,常程的第一次回归之路并不好走。
其实,从2015年开始,联想移动的下坡路就越来越陡,手机业务的表现急速下滑,直接掉出国内市场榜单的前五名。当时,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曾怒骂联想移动,“拿榔头敲都敲不醒”。可以想见,当时的联想移动,改变迫在眉睫。
2015年6月,时任神奇工场董事长的陈旭东从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的手里,紧急接过了联想移动这个烫手的山芋。陈旭东在联想集团内部有一个外号,叫做“救火队员”,多次在联想重大战略转型期间担任重要工作且颇有成效。再回归联想移动之后,精简冗杂的产品线是陈旭东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一定程度上帮助联想移动提高了品牌辨识度。
战略的制定、产品线的梳理,与陈旭东和常程在神奇工场的经验积累关系密切。彼时的神奇工场正式陈旭东和常程一起为联想移动转型做的一场实验,所有的正向经验都要应用到联想移动的市场策略中。
不过,当时的市场留给联想移动慢慢调整的时间并不多,联想移动本身迫切需要看到成绩。而当时神奇工场已确立ZUK品牌,第一款产品上市两个月就售出30万台。看到这样的成绩,常程和他的ZUK也被召回。杨元庆希望,它能够成为敲醒联想移动的榔头。而常程就是那个拿着榔头的人。
然而,常程提着榔头的手还没有砸出什么声响的时候,又一次人事调整让他措手不及。2016年11月,联想移动再次换帅,陈旭东负责联想全球服务业务,乔健接手联想移动。常程的职位也同时被调整,不再负责手机业务。
远离移动业务这一年,常程的视线并没有离开手机、离开产品。因此在2017年12月回归联想移动中国区之后,得以快速了解国内市场的变化。只不过,联想移动在2017年一整年的空降高管、高层离职等变动之后,变得更加孱弱,如今的联想移动给常程留下的,很可能是比一年前更大的问题。
从刘军到陈旭东,他们所制定的战略都是需要时间去跟市场和竞争对手博弈的。但联想移动的迫切没有等到市场检验成绩,就给他们的战略判了刑。
更严重的是,从未接触过手机业务的乔健,在接手之后的方法论就是挖人,接连不断从外部运营商和其他手机厂商重金挖来高管,对联想移动进行大改造。好景不长,马道杰、虞杲等人相继离开联想移动,乔健耗时耗力组建的高管团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瓦解了。
就在联想移动被迫在两年三次换血的同时,联想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处境也越来越尴尬,在各种数据榜单上都看不到联想各品牌的影子,在国内的产品销量甚至比不过众多小众厂商。并且,这种下滑没有减缓的迹象。
可能很多人疑问,联想移动作为一家老牌厂商,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到榜单之外?难道是人的问题?
实际上,联想移动的没落不能说完全是人的过失,人在执行战略,而当战略本身就摇摆不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问题。战略转型或组织调整都是很多大企业要做的,尤其是面对高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联想移动的调整原本无可厚非,但频繁的变动和换血,却成了下滑过程中又一个伤元气的做法。
而且,联想移动多次人事调整已经证明,单纯换帅对于挽救联想移动业务来说是无济于事,只会导致内部战略更加混乱,进一步拖累业务发展。
如今,常程的回归对于联想移动来说固然重要,毕竟他相对于前几任主帅更加了解产品和用户。但当务之急,仍然是要有相对明确的战略方向,以免联想移动再做无用功
只不过,常程面对的联想移动比一年前,有了更多未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