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8特邀作者
黄震: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的观察者、研究者。目前供职于某欧洲汽车品牌,负责自动驾驶与对外战略合作;曾担任罗兰贝格云赛创新中心运营部总监,并在德国曼海姆大学商学院期间追随导师学习并研究开放式创新。
2019年9月,上海利丰广场。
利程坊坐落于上海利丰广场旁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进门后,感觉就像一个休闲购物的区域:咖啡馆、服装店、母婴用品商店等等散落其中,但也有许多不同:距离咖啡馆不远就有一个新零售的实验室,许多技术人员正在一起讨论和调试RFID的结账设备。沿着扶梯上到二楼,是利程坊的产业创新空间,许多年轻的创新者们正在举办活动;在创新空间中,还有为创客们提供的工作坊,有专业设备供给他们用于3D打印、制作原型机模等。
如何给予利程坊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是创新实验室、是新零售商店的集合、是展示中心、是共享空间?似乎都是,也似乎都不是,但似乎全都是。
看着一间间店铺,我想到了2015年的9月,利程坊在上海设立的时候。那时候,拥有百年历史的冯氏集团正在这里进行一场关于新零售的试验……
2010年之后,全球的传统零售业都呈现出疲软状态,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许多业内人士已经在讨论传统零售行业的终结。
但是,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博士却并不认同。那时接受媒体访问时,冯博士提到,传统的零售行业一直会在。但是面对消费者选择的多样化以及个性化,如何让传统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变化,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内部沟通过程中,冯博士产生了“利程坊”的想法。当时面对零售行业变革浪潮,有些专家提出全渠道,有些专家提出数字化转型等等,但是如何做、怎么做,采用什么模式,也没有人说得清。冯博士于是想到,是否可以利用在上海利丰广场的空间,模拟真实的商场环境,并尝试全渠道在真实商场的试验行为,在试验中收集消费者的行为数据,从而更好的规划零售商在未来的转型之道。
2015年6月,“全渠道零售实验室”在上海开始。貌似平常的店面内其实应用了很多当时最新的科技,包括虚拟现实试衣间、无人店、3D打印等等。“实验室”只在周末营业,入场的顾客们首先就需要下载专门的APP并注册成为会员,同时在入场时候还需要佩戴专门的蓝牙手环。在购物过程中,如果顾客喜欢哪件商品,就可以扫码获得更多资讯,中意的话,就可以在APP中完成支付。在购物的过程中,顾客们并不需要拿着选购的商品,只需在购物全部结束后,来到出口处的提货中心,选购的产品已经在那里打包完毕了。当然,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将所有采购的商品一键快递至家。
今天看来似乎不算很潮很IN的上述场景,但是在2015年,那可是最领先的黑科技和购物体验啊!
在顾客购物的过程中,利程坊的合作伙伴IBM随时都在收集和分析行为数据,通过分析,及时为消费者提供非常个性化的、互动的营销。例如,消费者在查看、比较几款香水产品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手机短信接收相关产品的优惠等。
2015年6月起,利程坊在上海开展“全渠道零售实验室”的试验
这场试验,一共进行了18个月!
在18个月的过程中,利程坊和IBM的团队收集了几万名顾客的真实的行为数据,并以此为基础,为众多品牌商提供有价值有数据支撑的消费洞察,帮助其了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应,并如何提升商品的转化率和周转率。
在试验的过程中,冯氏集团的领导层以及利程坊都感受到,利程坊还可以发挥更多优势。首先,双创的浪潮下,许多极具创新的初创企业正在诞生和发展,他们拥有最新的技术,但是缺乏对于行业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零售端的创新是仅仅不够的,利程坊还需要沿着供应链往上发展,探求物流端、贸易端,甚至生产、设计端的创新机会。
在和创新生态系统各个参与者的不断交流过程中,“让科技与创新商业模式无缝对接”的想法逐渐升腾并最终被利程坊的管理团队所认同,利程坊2.0将从“实验室”升级为“为现代商贸企业创造价值的生态系统”。不拘泥于企业边界,也不拘泥于建立独特自主的体系,利程坊的管理团队决定与国内外的知名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做深入的融合,并与领先的孵化器达成战略合作、资源共享,利程坊触达并邀请更多国内领先的新零售方面的初创企业共同入驻,在空间内形成供应链和新零售新科技的集聚。
但是,利程坊并没有局限于“坊”。空间内形成势能的基础之后,利程坊开始通过“活动”和“项目”两个部门,搭建新零售生态系统与冯氏集团业务板块的桥梁。
在活动方面,首先每个月利程坊都会举办“Startup & Meetup”,邀请初创企业的创始人、CEO等,向冯氏集团的员工们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以及创业路上的点滴精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冯氏集团的员工们了解这些初创企业及创业背后的故事。其次,利程坊每两个月还会举办“Tech Forum”,邀请冯氏集团内部在某个领域有研究有洞见的专家、外部的研究学者,以及初创企业的领导人,对于新科技与供应链的结合,例如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金融科技、区块链等等话题做专题的讨论,同时冯氏集团的相关业务部门领导人也会参加论坛,并与到场嘉宾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利程坊每年还会举办“Hello Future Summit”的主题峰会,邀请百余位创新领域的代表,包括大企业的高管、专家学者、创新企业的领导人、KOL等,对于不同的主题进行高密度的分享和交流。
通过这些活动,冯氏集团的领导层和业务部门的员工们开始逐步接受并了解这些之前并不熟悉的初创企业们,并开始主动关心在新零售的创新生态系统内,目前有哪些最新动向,有哪些最新的科技,并且也开始知晓到这些初创企业的风格以及业务模式。这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宣讲”效果,为之后开设的6个月的加速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利程坊主办的加速营现场
利程坊举办的6个月的加速项目,非常着眼于“落地”。综合了外部调研结果以及冯氏集团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等,加速项目囊括了设计思维、领导力、供应链、采购、物流和零售6个板块。在每个板块,利程坊经过筛选,邀请相关领域在技术或者模式方面领先的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或者CEO,与冯氏集团相关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参加课程。冯氏集团的专家以及业务部门负责人会坦诚沟通目前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公司对于相关领域的观察和认识等等,而初创企业的负责人们则会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利程坊会积极发掘双方的契合点,促成双方的POC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也会为双方提供帮助。在原型产品产生之后,利程坊还会积极寻找和冯氏集团内部以及合作伙伴的进一步合作和产品化机会。
通过活动的“宣讲”以及加速项目的“落地”,利程坊形成了外部生态系统拓展以及内部创新需求搜集合作到POC的正向双循环。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原来越多的业务部门、创新企业和业务合作伙伴希望和利程坊一起合作共赢。
入驻利程坊的XYZ Robotics(星猿哲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物流自动化机器人的创新公司,其创始人来自于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曾于2015-2017年连续三年参加“亚马逊拣选机器人挑战赛”(Amazon Picking Challenge),均获全球前三名。
XYZ Robotics基于在亚马逊挑战赛的成功经验开发出应用于物流和工业场景的视觉拣选机器人产品,与冯氏集团的业务有着很强的匹配性。在利程坊的引荐以及帮助下,XYZ Robotics与冯氏集团的多个业务部门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通过加速项目了解冯氏集团的业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对接和POC。目前XYZ Robotics已经开始为冯氏集团的物流、供应链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全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的部分创新技术支持,取得很好的反馈。
2019年9月,利程坊与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联手打造的创新实验室在上海落成。冯氏集团内部的业务部门、外部合作伙伴或是初创企业等,都可以加入其中并进行RFID的应用实验。创新实验室正在探索领先技术如何与商业场景结合,基于智慧物联网,改造商品的流通与销售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
利程坊,现在依然在上海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和变化。站在2019年,回溯2015年的那次“新零售”试验,我们会惊叹开放式创新的魅力。当尝试和试验开始,便会不断演化和发展,最终产生令人惊喜的成果。而一切的开始,便是勇敢的做出决定;而一切的分别,也许也是,是否敢于做出决定,去做创新的试验!
在中国的国内外企业实践开放式创新还有哪些优秀案例?实践开放式创新的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又有哪些突破?我们,未完待续……
实验2019:利程坊正在做哪些创新实验呢?
企业创新是否可以流程化
“试一下”试出的产业加速器
一家很独特的科技企业在中国做起了加速器
开放式创新助力内部创业者
科技巨头内的“斜杠青年”
法国巴黎银行在中国的“谋定而后动”
戴姆勒在中国的创新“高速”
小节点创造出的大平台
一台冰箱背后的“创新中国模式”
创新依旧“那些年”——开放式创新的形式: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
欧洲最创新的1平方公里是如何炼成的
开放式创新的缘起:为何最顶尖的实验室却错失改变世界的机会?
“36氪创新咨询”微信公众号在等你。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36氪创新咨询”(ID: Kr8-36Kr-Innovation),创新不落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