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李卓,36氪经授权发布。
过去十年新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和内需崛起,全方位重塑人们的生活,大潮之下中国城市竞争格局也发生了结构性调整。抓住新浪潮,攫取新动能的一些城市,逐渐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吸引了更多人口涌入,杭州、长沙、成都、武汉、南京、合肥这些新一线“网红城市”,到底有什么魅力,春节期间豹变将推出系列专题逐一解读。
南京不是网红城市,南京是真的“红”。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南京的发展令其他城市“眼红”。南京入选2020年GDP的十强城市,也是自有GDP数据以来首次入榜。
在2020年第一季度,南京更是17座万亿城市GDP增速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城市。
2008年,中国GDP前20的城市里,南京排名第17;2015年,南京排名第12;2017年,南京排名第11;2020年,南京排名第10。
如果把GDP比作学习成绩,南京无疑是进步最快的学生。
不仅进步快,进步得还令人发指。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南京人均GDP超过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
本文想要解答的问题是: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还需要补齐什么短板?
南京是百年商业重镇。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不仅有秦淮灯影和栖霞红枫,还有着发达的商业零售业态。南京营收前三的上市公司均是贸易零售公司。
新街口是全国商圈的顶流,有百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
新街口是南京商业、零售和消费的缩影,无论是最早的中央商场,还是日后的顶级商场德基广场,南京的商业业态一直如同它最核心的商圈名字一样,永远是“新”街口。
翻看中国百年商业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商业版本,商业1.0是百货业态,商业2.0是线下的体验业态+奢侈品门店为主的购物中心,商业3.0是线上零售电商。
南京在每个阶段都处于第一梯队。
1936年1月12日,南京中央商场在新街口开业,从此拥有了第一家大型综合商场。南京成为除上海以外第二个拥有现代百货商场的城市,也是华东第二个商业核心城市。
1957年,中国百货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南京市公司下设的新街口门市部改了名,叫做“南京市百货公司新街口商店”。南京新百于1993年率先完成上市,成为南京商业的头牌。
1996年,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在新街口开业,并第一次在商场里引入了餐饮业态。这是全国第一家有餐饮业态的商业综合体。
1999年,苏宁在新街口开了第一家旗舰店,从空调专营店转为综合电器全国连锁经营。两年后,南京另一个家电零售企业五星电器开了第一家专业家电零售大卖场。在2010年前的全国20强连锁企业里,南京本地的企业占据四席。
2006年,德基广场一期正式开业,此后成为新街口最大的奢侈品购物中心。2014年,德基广场以销售额66.4亿成为全国销额最大的购物中心。在2018年,德基广场成为全国唯二销售额超过百亿的商场。
今天,新街口商圈已经开业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有16个,待开业的有2个。
在客流上,南京的新街口商圈是所有新一线城市里排名第三的商圈,高于成都的春熙路商圈和杭州的湖滨商圈及苏州的观前街商圈。在更早的2017年,第一财经曾经评选了新一线城市商圈的影响力,新街口商圈甚至是所有新一线城市里最高的。
90后餐饮老板陈楠在新街口开了三年的店,她的螺蛳粉店是南京的网红店。
她告诉豹变:“南京人只要说逛街,首选新街口。这里商业密度大,地上有德基新百中央,地下有地铁沿线商铺,最新最潮的东西都会在新街口看到。我开店选择在新街口,因为成熟的商业圈人流有保证,但是竞争也激烈,新店层出不穷,为了有一席之地,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
虽然在商业业态的3.0阶段,南京稍微有点慢。比如,在电商平台的地域格局里,浙江杭州有阿里巴巴,上海有拼多多。
但低调的南京正在补齐这一短板。诞生于南京的跨境独立电商平台SheIn正在崛起,2019年的GMV超过200亿元。SheIn以“快时尚女装”起家,在自营模式下,目前产品线已拓展至男装、童装、鞋类、家居、家纺、美妆、配饰等诸多品类。
在SheIn的第一大市场美国,谷歌上搜索它的用户已经是 Zara的三倍以上。SheIn的估值目前已经达到了150亿美元。
疫情爆发后,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急增,芯片需求随即大幅增长。芯片短缺问题开始蔓延至汽车和游戏,芯片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芯片短缺的原因是因为产能的增加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建一座晶圆代工厂成本高企,从建厂到量产一般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晶圆代工行业的头号霸主是中国台湾的芯片制造巨头台积电,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的技术和良品率都要超过第二名的韩国三星。订单满了,就得扩产,台积电最新公布今年的资本性支出高达250亿-280亿美元,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让晶圆代工成为是制造业的皇冠。
目前,台积电的市值接近7000亿美元,超过芯片巨头英特尔和英伟达的市值总和。包揽了世界上51%的芯片订单。作为芯片制造的龙头企业,其主要的工厂分布在台湾,台湾以外有三家工厂,其中一座就在南京浦口。
2016年7月,台积电南京工厂正式开工;2018年10月,台积电南京工厂实现量产。两年就完成了从建厂到量产,打破了这家顶级芯片巨头在全球建厂的速度记录,南京浦口的这座台积电12吋晶圆工厂,是南京制造业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南京,台积电十六分厂。/视觉中国
与上海一样,南京既有根深蒂固的消费文化,也有深入骨髓的制造精神。
去年南京全部工业增加值是4215.77亿元,在全国GDP万亿元城市中排名第12位,这也是南京15年来最好的名次。截至2020年12月30日,南京共有117家上市公司,多数是制造业公司。
南京放在其他省份,便是当仁不让的工业之城,但它偏偏身处制造业最发达的区域——长三角。
在整个江苏,苏州是江苏省甚至是全国都数得上的工业明星城市。苏南的无锡同样是位居万亿GDP俱乐部的制造业名城,排名前三的产业也都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这样的新兴制造业。
作为省会的南京存在感反而比较弱。不仅制造业在省内相对疲弱,在2012年,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在全省的GDP和人均GDP排名中只名列第三。
也正是这一年,南京开始着手引入芯片产业。虽然彼时芯片和集成电路还没那么火热,但南京已经在这个领域有所行动,先是2013年下半年在浦口开发区启动了集成电路发展规划,并在2016年引进了台积电。在台积电落户前,南京的集成电路产业甚至不如无锡。
作为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领导者,地平线的研发中心也被引入南京。
南京的招商是真金白银。地平线的一名前工程师接受豹变采访时表示,南京对新兴产业的补贴以缴纳社保的员工为补贴基准,多招一个人,就多一份钱。此举也是为了防止在一些产业园区的招商中,只有骗取政府补贴的“牌子入驻”,而非产业入驻。
此后,南京从2017年扭转工业投资连续3年负增长态势,2018年、2019年的工业投资额均成为江浙两省最多的城市。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1-9月份,南京工业经济增速位居全国GDP前十城市的第一名。
南京制造业的奇迹离不开当地政府超前的产业规划。
在东南的两个省会城市里,杭州以“数字经济”立市,南京以“智能制造”作为自己的城市招牌。
以芯片产业为主要产业,南京实施智能制造“百企引航”和“千企升级”行动,南京建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省级智能车间66家。
一位接近政府产业规划的咨询公司负责人对豹变说:“江苏一直支持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像浙江同时支持杭州和宁波。一个省的资源是有限的,像苏州这样体量的城市,其实比青岛和宁波都要大,但江苏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南京。”
南京的产业集聚是因势利导,并非空中造楼。
南京本身拥有丰厚的工业资源以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基础,同时还是信息软件的产业集聚地。这里有软件企业5300多家,同时还有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
早在2003年,东南大学就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现更名为微电子学院),从成立之初就承担着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任务。
南京市已经明确要打造的三大产业地标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业以及人工智能产业,这三个产业不但是明星产业,也都是和微电子及半导体相关的产业。
三大产业也有相依互补,比如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都是需要芯片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功能。
在“人工智能”这个产业地标上,AI明星企业地平线机器人和旷视科技在南京均设立了研发中心。在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7.5%和146.8%,比2019年底分别提高4.2和2.4个百分点。
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石。
高考恢复之后,高校大学生就地就业成为了主要的人口流入方式。在华东的两个省会城市里,南京的教育资源令杭州艳羡。南京拥有两所985大学和8所211大学,学科覆盖的完整性,也在京沪之外的所有城市中极具优势。
每年几十万的高校毕业生,为南京的产业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储备。
比如,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南大、东大、南航、南邮、南理工5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产业集聚也为这些人才提供了岗位,进而吸引更多人才流入南京。
航拍南京大学。/视觉中国
除了人才的流入以外,交通优势的便捷可以更好地促进物流,更好地发展工业。
历史上,南京作为古代的国都,必须拥有交通枢纽的优势,才方便将诏命发往全国。
今天的南京同样如此,南京的高速公路网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南京南站是国家铁道枢纽站。
南京港是中国重要的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是长三角唯一实现集装箱铁路与水路无缝对接的港口。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建成,使南京港成为最深入内陆的国际型深水海港,也是中国连结全球的江海转运综合枢纽。
在资金流入方面,截至2020年7月末,南京外币存款余额是390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1.51亿元,增速6.72%。从绝对值来看,在所有省会城市里排名第四,低于广州、杭州和成都。
南京会用“聪明”钱。在中国,上海和江苏对港台资金的欢迎程度最高,比如,南京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金鹰商贸就是台湾人王恒创办的。
而这些资金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南京成为集成电路的工业重镇也是源于这一点。
2018年10月31日,国际芯片巨头台积电的南京工厂正式启用,这是国内目前为止工艺最先进的量产线。台积电落户南京后,其上下游配套的国际公司纷至沓来,短短几年时间内,南京已经形成了一个芯片半导体产业集群。
和很多产业一样,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有集聚效应。有了顶级公司的入驻,上下游的产业链公司就跟风而来,从而实现了产业链的正向循环。上游投资1块钱,能带动下游100元的增长。
不过,南京也有短板。
首先是人口。南京常住人口不到900万,还不如同在长三角的宁波。在内循环的大背景下,人口带来的消费力会带动整个城市的繁荣和经济增长。人也是生产力,会给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
南京被戏称为“徽京”,是因为附近的安徽人会把南京城当作移居的首选之地。但随着合肥的崛起,南京的人口增长也受到影响。
第一财经统计了42个重点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情况,其中南京人口净流入为140.73万人,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7,绝对增量和增幅都低于苏州和无锡。
南京的民营企业一直相对较弱,所以在工资收入上要远远低于杭州。这也让一些科研院所的人才会有流失的风险。
其次,南京不擅长城市营销。虽然江苏卫视也出了很多爆款的综艺节目,比如最强大脑、非诚勿扰等,但这些综艺节目多数都是素人节目,缺少明星效应,所以也没有带动南京的消费品牌发展。
而短视频时代来临后,杭州、重庆、成都、西安、长沙都成为了“网红之城”。这些城市有明星企业、有明星网红店(如长沙的茶颜悦色),并由此产生了很多爆款文章和短视频。
不能小瞧这些“赚足眼球”的流量。“流量”不仅能转化为游客,也能吸引人们投资、就业,甚至安家。
如何摆脱低调,营销自己,是南京未来要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