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研究社”(ID:meigushe),作者 美股小助手,36氪经授权发布。
北京时间2月18日晚间,沃尔玛发布截至日期到2020年1月份的2020财年四季度业绩报告。在零售行业,沃尔玛算是行业常青树,2015年大胆改革创新也让它的股价迎来反弹。2019年,沃尔玛的股票涨势大大弥补了2018年的跌幅。这家折扣零售商的股价2019年上涨了28%以上,与道指成分股中表现最佳的家得宝并驾齐驱。
根据财报来看,沃尔玛总营收为141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低于市场预期;每股收益为1.45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8美元;净利润为41.4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6.87亿美元。在财报发布后,沃尔玛盘前一度跌逾2%。
在发布这份财报之前,沃尔玛中国市场门店也因疫情受到一定影响,或许将会影响到沃尔玛在下个季度的国际地区收入。美股研究社通过解读这份新财报,从沃尔玛的三大核心业务来进行分析,来看沃尔玛在本季度的整体表现。
发财报之前,Zacks预期沃尔玛季度每股收益1.44美元,同比增长2.1%。收入预计为1425.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公司预期2020财年每股收益将略高于2019财年,而2019财年每股收益为2.28美元。
数据显示,沃尔玛2020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4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低于预期的1425.5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45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8美元。净利润为41.4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6.87亿美元。
虽然财报不甚亮眼,但周二美股收盘沃尔玛依旧保持上涨。
(图源雪球)
数据显示,沃尔玛美国电子商务零售的提货和送货方面增长强劲,销售额增长35%,是全年增长率最高。山姆会员商店销售额增长0.8%,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了33%。此外,烟草销售的减少对其销售额造成了约30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
在国际市场方面,沃尔玛国际净销售额为330亿美元,增加2.3%。受到智利动乱的影响,其营业收入减少了约1亿1000万美元。2020年全年总营收为5240亿美元,增长了96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沃尔玛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了37%,促销员净额得分和客户价值指数得到改善。山姆俱乐部的销售额增长了0.7%,烟草销售的减少对其销售额造成了约31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另外,山姆会员呈强势上升趋势。按固定汇率计算,国际净销售额增长了2.8%,其中墨西哥,中国和印度表现强劲。
总营收为5240亿美元,增长了96亿美元,即1.9%。每股收益为5.19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4.93美元。净利润为148.8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6.7亿美元。
沃尔玛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7%,促销员净额得分和客户价值指数得到改善。山姆俱乐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0.7%, 烟草销售的减少对其销售额造成了约31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另外,山姆会员呈强势上升趋势。在墨西哥,中国和印度,按固定汇率计算的国际净销售额增长了2.8% 。
该公司产生了253亿美元的运营现金流,并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了118亿美元 。
沃尔玛表示,预计2021财年在线销售将增长约30%,低于去年37%的增幅。该公司预计全年利润为每股5.00美元至5.15美元,低于5.22美元的预期。科恩说,"沃尔玛对2021年的疲弱预测表明,更多的乌云即将出现。"
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增至1.38美元,但低于每股1.43美元的平均预期。总收入增长2.1%,至1416.7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424.9亿美元。
从沃尔玛这份财报来看,三大业务的表现各有各的亮点,尤其是电商业务的增长成为一大亮点,它也成为沃尔玛的增长动力之一,只是我们也看到在同比增长方面都面临不小的压力。在零售行业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沃尔玛的几大业务都有什么样的竞争力?
在本季度,沃尔玛美国营收仍然是三大业务里增速最快、销售额最多的业务,在上个季度沃尔玛美国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至832亿美元。一直以来,美国地区营收都是沃尔玛的营收保障,这主要还是因为沃尔玛在美国地区不仅门店覆盖面广,用户对它的粘性还是很高。
截至1月31日的第四季度,沃尔玛在美国开设至少一年的门店销售额增长了1.9%(不包括燃料),远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测的2.35%。该季度业绩受到假日季较短以及服装、玩具和电子产品需求下降的影响。
尽管门店销售增长低于市场预期,但电商业务的增长还是受到外界肯定。沃尔玛美国电子商务零售的提货和送货方面增长强劲,销售额增长35%,是全年增长率最高。根据之前的财报显示,在数据上来看沃尔玛的电商营收不断上涨。一季度在线销售增长37%,二季度在线销售保持了37%的增长,三季度在线销售同比增长41%。
除了积极发展自营电商之外,沃尔玛在中国、印度市场上的电商动作不断。2018年,它完成了对印度电商巨头Flipkart多数股权的收购。此外,沃尔玛还与日本乐天合作,在日本开设了第一家在线商店。沃尔玛还拥有京东12%的股份,随后又向达达-京东到家投资5亿美元,进一步巩固了与京东的联盟关系。
除此之外,沃尔玛也正不遗余力地发展其配送服务。不仅收购了美国快递初创企业Parcel,并扩展与快递公司Deliv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支持其当日送达服务。沃尔玛还推出了最后一英里交付试验项目—Spark Delivery,试图将其食品杂货配送服务扩展至美国100个大都市。
另外,沃尔玛分别在2100个地点和800个地点提供提货和送货服务,该公司正准备在2020年之前将提货点增至3100个,送货点则扩充至1600个。在大力发展电商业务的基础上,确实给沃尔玛的营收带来不少的回报,只是在电商行业沃尔玛跟亚马逊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亚马逊在电商领域的竞争优势很明显,不论是从全球影响力、商品种类、物流配送,在全球的布局等都要由于沃尔玛。同时沃尔玛跟亚马逊的竞争已经从线上蔓延后线下。亚马逊正在进军实体线下销售,全食是亚马逊两年前以137亿美元收购的500家连锁店品牌,沃尔玛跟亚马逊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本季度,沃尔玛国际净销售额为330亿美元,增加2.3%。第三季度国际营收同比仅增长1.3%,环比增长还是有所增长。未来国际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可能将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虽然沃尔玛一直以来都在进行全球扩展,但国际业务拓展并不容易。
在海外扩张中,沃尔玛也面临国外"大卖场"的败退,各种水电费,房租地租费用的上涨,沃尔玛国际市场的业务发展成本也在上涨,其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Q2季度沃尔玛在华销售额同比增长6.3%,远高于其在全球2.5%的增长率。
去年11月21日,沃尔玛宣布,计划在未来5到7年在华新开500家门店,这将使沃尔玛在华门店数量翻番。中国预计将在2023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杂货市场。对于沃尔玛来说,增加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在营收上带来增长,只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的竞争也很激烈。
一方面沃尔玛要与本土的零售商巨头展开竞争抢夺市场,与家乐福相比,沃尔玛在中国市场还算是幸运的,只是要跟众多本土零售商超企业展开竞争难度不小。国内零售企业也加大了线上布局,加快在配送上给用户带来便利,这还是很考验零售企业的布局策略。
另一方面以阿里、京东、拼多多的电商优势明显,沃尔玛在中国的电商业务发展局限性还是挺大。尽管沃尔玛在2016年就与国内的京东展开电商业务上的合作,但目前国内电商市场还是以阿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阿里的天猫超市跟京东的京东超市都有在瓜分沃尔玛的电商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沃尔玛在线上的业务增长并不容易。
同时这次受疫情影响,沃尔玛中国市场的一季度的营收将会受到不小的影响。零售行业是疫情打击的重灾区,对各业态、各品类的影响不尽相同。
疫情期间,沃尔玛线下门店的营收总额或将相应会有所减少,但通过App、小程序等多种线上渠道力推外送服务可能缓解一定压力。为缓解各租赁商户在疫情期间的经营压力,全国沃尔玛大卖场、沃尔玛社区店及山姆会员商店所有租赁商户: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8日期间租金及管理费减半。
在本季度,山姆俱乐部的销售额仅增长了0.7% ,跟上个季度相比环比没有什么涨幅。在Q3季度,沃尔玛的山姆俱乐部营收同比增长0.7%146.3亿美元。截至目前,山姆的付费会员数达到288万,同比早前披露的2018年220万会员数,增长30.9%。
在门店布局方面,山姆会员商店目前在中国开出26家店,2018年门店数为23家。这是仓储式会员店当下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其所需的大型开店物业相对比较难找。
对于沃尔玛来说,推出会员制的山姆超市一方面是能有助于挖掘消费者更高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提升消费者粘性的关键之举。只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山姆会员的增长并不是很容易,根据增速来看在营收上给沃尔玛带来的营收难以实现很大的突破。
尤其是在零售行业,已经有不少商超推出会员模式,其中好市多的会员规模更庞大。目前,Costco在全球11个地区设有超过770家分店,会员数量超9600万。对于沃尔玛来说,提高山姆俱乐部的营收增长,一方面要提高开店规模,另一方面要提高会员数量增长,但在这两个方面都面临不少难度。
根据沃尔玛这份财报来看,整体表现没有太大的亮点,这也算是一份刚好及格的财报业绩。在零售行业,这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的企业,因为竞争者众多,尤其是在电商的冲击下,零售企业生存并不容易。如果不能积极转型后续增长乏力,在这点上沃尔玛还是抓住了线下线上两把抓,电商业务也逐渐走上正轨,这也让它的股价逐渐上涨。
目前有28名华尔街分析师在去年发布了对沃尔玛的"买入","持有"和"卖出"评级。目前该股票有1个卖出评级,10个持有评级和17个买入评级,因此,共识建议为"买入"。从分析师给出的评级来看,看好沃尔玛未来发展的还是占绝大部分,对于沃尔玛来说,未来如何让电商业务跟实体门店的结合更紧密,两个模式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或许是带来营收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