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第一财经,记者:乐琰;36氪经授权发布。
当“午夜阳光号”驶过南纬60度线的洋面,地球最极致的奇景扑面而来。每天傍晚五六点,灰色的天空嫣然展颜,云层裂开一道口,将笼了一整天的阳光全部撒向海面。四下里除了几只海鸟,什么都没有,只有金色的阳光、深蓝色的海、浅绿色的浪,和雪白的船。晚饭后,海面上明月冉冉升起,将碧波上细碎的金光替换成银色,有一种十足的戏剧感。
这是在南极旅游的一幕。30岁的李媚烨是个IT程序员,由于时间调配比较自由,她近期去了一趟南极,回到上海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她描述了在南极收获的点点滴滴。
纯净美好旅程的背后,实则蕴含着巨大商机。
第一财经了解到,阿里系麾下的飞猪南极专线包船共4个船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陆续出发,其中有两个船期横跨春节,这意味着将有近1000个中国人在南极过大年。
近年来,访问南极的中国游客数量,从2008年的不足100人到2016年的3944人,数年间增长了近40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
李媚烨自称是“追星族”一枚,每月飞日韩。这位单身姑娘甚至暂时没有结婚或买房的打算。由于工作时间比较有弹性,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她今年已经去了四个国家,“所有收入换机票,去哪儿都靠代购补贴生活”。
“我是1月中旬去的南极,2月初刚回上海。之前我比较过价格,大部分南极游都要10万元以上,而飞猪的一款特价产品5万多元,当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就买了,然后一个人踏上了旅程。”回忆起南极之旅,李媚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令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邮轮天明后抵达南极时,她从窗户向外张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瑰丽的冰川,这种震撼难以言喻。
同样独自来南极旅游的邓文(化名)是个有点“醒目”的人:80后、处女座、半卷发,一路上举着个GoPro,拍照前总要大喊一声“GoPro拍照”,其他团友就紧接着开玩笑大喊“GoPro关机!”之后是一阵哈哈大笑。邓文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因为每年利用固定假期到世界各地旅行,也算是半个旅行家。
随着专线邮轮向着南极半岛深处航行,各种野生动物逐渐多了起来。最常见的是企鹅,其次是躺在大块浮冰上休息的海豹,最难得见的是鲸鱼。鲸鱼往往只把背鳍露出水面,大家安静地等待许久想看摆尾,它却沉到水下不动,待所有人准备放弃离开时,它会突然从船的另一边钻出喷出一道水柱。
威尔米纳湾巡游那天,邓文幸运地拍到了鲸鱼尾翻出水面,黑白黄三色相间的剪刀形尾鳍,在黑蓝色水面和白色浮冰的映衬下,清晰可见锯齿形纹路,引起团友一阵围观。
根据邓文和同行者的描述,风雪过后,连续两天的天气都是极佳,正是尽情观赏南极冰架与冰山的好机会。宛如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已经足够赏心悦目。抬眼一望,便是时间都凝固了的世界。虽然冰雪皑皑,但现在这个季节算是南极的夏季,是南极各个科考站最为忙碌的时候,通常要补给一年所需的生活和科研物资,过夏轮替的科考员也会在这一时间抵达。
中国南极长城站,坐标南纬62°12′、西经58°57′,建于1984年,是中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考站,也是此次邮轮的靠泊点之一。智利时间2月1日上午9时许,游客们的登陆正式开始,每次有游客来,队员们会协助进行一些维护登陆秩序的工作,冰封近一年的科考站难得聚拢起人气。长城站的驻站人数大约在30人,绝大多数是男性,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女性科考员目前只有两名。科考站的人员通常都带着项目来,在站里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多。
智利时间2月4日,飞猪南极专线第二艘船结束全部登陆和巡游活动,启程返航智利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当晚,飞猪和邮轮运营方海达路德为生日在本船期的24名游客共同举办生日宴,船上年纪最小的7岁游客刚好也是当天生日。小女孩怀抱企鹅玩偶,又蹦又跳地说:“在南极过生日太好了!”
对游客来说,去南极不需要理由,但如果真的要去,就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从中国去南极,要先经历长途航班飞行,然后坐船横跨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最深的海峡之一,常有狂风巨浪,航行过程很艰苦。
“德雷克海峡也被称为‘魔鬼海峡’,我们路过那里时,不少游客晕船了,风浪太大。因此极地旅游对游客的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李媚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更为重要的是,为保护南极环境生态,南极游的游客也将面临史上最为严格的行为要求。单是环保规范就有30余项,有些要求堪称苛刻。比如为保护南极远离侵略性物种,游客必须彻底清洁和检查衣物,登陆前,还要再套上经过消毒的防水靴和冲锋衣。游客登陆后的行走路线也必须严格遵循探险队员的要求,不能随意游荡,一旦出现违反要求的行为,游客本人甚至整船游客都可能无法再次登陆。
在南极游过程中,旅游企业和邮轮方邀请了专注冰河研究的地质学家、擅长海洋生物研究的博物学家、有20年南北极探险经验的探险队长等十余位各方面专家,进行多场科学讲座。
邓文回忆,在丹科岛的巡游与登陆过程中,风雪仍然不停。游客们还在冲锋艇上时,眼尖的人指着前面叫:“看,好多的企鹅!”岛上栖息着的企鹅群也发现了陌生人,此起彼伏地鸣叫。
“看到企鹅时我们都很兴奋。企鹅一点也不怕人,但根据相关保护条例,我们不能触碰企鹅,只能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扑企鹅,但企鹅可以扑我们哈!”李媚烨向第一财经记者描述。
针对越来越受欢迎的南极旅游,国家旅游局去年12月下发了《关于加强赴南极等生态脆弱地区旅游活动管理的意见》,要求严格出行备案管理,加强对导游、领队的教育、培训和游客告知、引导、提示等,自觉保护南极等生态脆弱地区环境和生态系统,携手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于近日也发布了《关于加强赴南极等生态脆弱地区旅游活动管理的通知》。
“南极游是观光之旅,更是环保之旅、教育之旅、心灵之旅。”在曾经10次赴南极的飞猪首席设计师、南极游负责人崂山看来,飞猪让更多人有机会去南极旅游,不是为了满足探险猎奇心理,而是希望去南极的中国游客,从生命深处感受自然的伟岸,归来后更爱护地球,将环保言行传递给身边人。
据悉,南极不同于其他旅游胜地,温度低,自净能力很差。一块香蕉皮,在南极需要180年才能被分解,而人类的排泄物则需要更长时间。在南极中山站,上完厕所后不是用水冲,而是用火烧。焚烧过的排泄物会被打包运回国内,这一举措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南极的环境污染。这是科考站的清洁回收方式,而探访南极的游客“解决问题”是在邮轮上,虽然不用经过焚烧,仍遵循严格的分层处理机制。
此外,为了适应与保护南北极环境,“午夜阳光号”邮轮专门采用特殊船用馏分油,使硫排放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新型360度螺旋桨,可增加航线灵活性,减少不必要的航行排放;船体油漆也采用了可分解特殊环保涂料。
携程旅游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显示,游客可以通过各在线旅游产品平台选择的南极、北极、极光增加到1000多条,2017-2018年南北极旅游报名增长2倍,人均花费超5万元,客源群体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而北极目的地也迎来了显著增长,在欧洲芬兰、挪威、冰岛这些国家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在50%-100%。在消费方面,南极产品价位更高,平均在10万到20万元,一些直飞南极点,南极奢华邮轮产品,价格也在30万元以上。相对来说,北极路线更为亲民,多数线路价格在2万至3万元。
携程旅游统计,预订春节、元旦前往极地旅行的游客,在旅游产品上人均花费超过5万元。
不仅是前往地球两极,一些定制化的高端旅游产品如今也越来越多。
早在2016年,售价138万元的“环游世界80天”名额开卖当天即售罄,创下了中国旅游行业的纪录。
随着消费升级,加上一些主打中高端的“旅游新零售”品牌门店落地,人们越来越看重旅游品质,高端旅游团开始成为春节热卖品。游客花68万元去印度(包团印度游)、两人14万元去俄罗斯看世界杯、一对退休老人花费20万元报名去南美(30天)等都出现了。
据透露,湖北、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携程旅游门店,均有单价高达5万元以上甚至几十万元的订单频繁成交。以北京的门店为例,去年开业以来总销售额达到1.16亿元。单月单店的销售额最高突破200万元,人均单价超过4000元,明显超过传统门店。
去年11月,携程高端游品牌HHtravel鸿鹄逸游宣布推出 “北极至南极•银海邮轮纵贯地球88天”,限量10席。行程将于2018年9月2日起航,而为了增加纵贯地球88天的多样性,HHtravel鸿鹄逸游还特别安排了1/3的陆地行程。
记者梳理发现,这一行程将游历共1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南北极及64 个港口和城市;还将体验7 种古代民族文化、7 个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18 个国家公园、超过600 种珍奇野生动植、2 个大洋和 12 个峡湾。
“以前,都是统一设计的单一化路线,几条常规产品打天下,且价格战,客户年龄层也很单一。现在已经远远不够了,因为旅游者需求在升级、需要个性化。所以定制化旅游、极地游、环球旅游等奢华旅行项目崛起。这类产品针对的是高净值人群,消费能力极强。旅游产业整体薄利,如果单靠做低价游,毛利率不超过5%,但动辄十几万甚至百万元的奢华定制游,利润是普通路线的数倍,还能积累口碑。当然,商家需要具备做高端定制游的能力。” 华美酒店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知识管理专家赵焕焱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