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如今已不单单是指买卖商品的代名词,而是愈发围绕“便利”二字做更多有附加价值的延伸。
据北京商报报道,日前,好邻居的微信公众号里增添了项新内容“有求必应”。这是好邻居与第三方合作,为用户提供生活类O2O服务。具体涵盖几十种项目,目前主打手机维修,聊天记录、文档、照片等数据恢复业务,常规如家居保洁、家电清洗、汽车保养等都有提供,另外还有如开换锁、除蟑螂、管道疏通等家庭应急项目,和情感咨询、算命占卜等小众业务。
好邻居便利店是中资便利店的代表之一,引入O2O生活服务,至少体现两点:过去仅买卖商品已难满足消费者需求,更重要的是,国内便利店竞争太激烈,也倒逼商家拿出高附加值的便利体验。
这类似逻辑在便利店业态繁荣的日本早有显现。7-11便利店缔造者铃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学》中提及引入ATM机至便利店的缘由,因为观察到银行取钱排队的人多,为方便社区居民取钱做出的调整。事实证明,来便利店使用ATM机的用户,多数都会顺手捎带些商品,自然门店销售额有所提升。铃木敏文书中例举诸多7-11采用过的策略,核心都围绕着“还能为社区居民做些什么,提供何种便利”,最佳结果是当消费者需要某项服务时,心智已被7-11所抢占。
当然,占领心智得靠长时间沉淀,但就消费者自身角度而言,便利店早非单纯贩售商品的角色。据北京商报报道,日本一项对用户进入便利店目的的调查显示,以购买商品为主的占89%,纯粹只为购买商品仅有20%,其他有着诸如如厕、ATM取款、打印、缴费等目的用户占80%。某种程度这说明,若便利店内提供的其他服务到位,对商品销售或将有所助益。
类似好邻居融合O2O服务外,还有如同便利蜂这种围绕“便利”二字做文章的方式。36氪报道过,便利蜂由去年底从邻家离职的一批高管创立,试图创造便利店行业新模式。除较普遍的外卖上门,便利蜂还涉足了当前火热的共享单车市场,不收押金,用户使用门槛低,且终点为便利店就免费,这可能会增强用户粘性。
与此同时,“外面”的企业也正朝着便利店的方向走,原生业务既是这些企业的优势,或也会受到原有思维限定的影响。
近日,中国邮政开便利店的新闻,将更多在幕后的物流企业再推至台面。中国邮政线上购物平台“邮乐购”LOGO现身昆明某小区便利店,店内包含邮储ATM、邮政快递、电商和传统便利店的快消品零售四大业务。顺丰更早在2011年,就往快递网点叠加便利店业务,定位社区生活服务平台,除物流、购物外,还提供ATM、家电维修等多项服务。
无论邮政或顺丰,物流是企业自有优势,但便利零售又涉及全然迥异的业态,如何能整合企业原有资源,跳出物流逻辑行商业之事,恐怕都是邮政们得摸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