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全渠道零售电商系统 > 斯坦福教授:创业环境发生了 7 点重要变化,创业奇点或已来临 | 创世界 >

斯坦福教授:创业环境发生了 7 点重要变化,创业奇点或已来临 | 创世界

转载时间:2021.11.04(原文发布时间:2017.05.19)
8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89次

编者按:创业不再是一件难事。如今,互联网的便捷和资本市场的充沛使任何人只要有想法都能够转而创业。对于风投们来说也是如此。斯坦福大学兼职教授和资深创业人Steve Blank在"Innovation, Change and the Rest of Your Life"一文中分享了在创新领域发生的7种变化,这些变化使更广范围内的创业成为可能。

我们站在距技术创新中心15航空里程远的地方,那里聚集着世界上发展最快且最有价值的公司。

我关注创新,并在前21年创办了8家创业公司,而之后的15年则用来传授这种技能。在工作的第一年,我们在地图上发现并不是只在波多黎各有圣何塞,在加州同样有一个。而这就是39年前的我义无反顾乘飞机所抵达之处。如今,我十分庆幸能够见证创新在仅限于软件和硬件,它同样出现在如医疗器械、医疗诊断等生命科学中。

我今天会谈谈未来的创新之路,并会列出一个需要给予关注的技术名单,比如机器学习。这些应用会从某一领域涌向工业时代的每个场景。同样,在生命科学方面,基因编辑技术能快速排列基因组,而这会将生命科学带向高度极端智能阶段。

但是今天的分享不是关于这些技术、应用以及他们如何大量生产的故事。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完全崭新的技术。

未来最重要的是7个关于“创新”本身的变革,这7件事情都是前所未见的。

回顾硅谷的形成

创新不能仅指一项新的技术,它还需要渗透到生活中去。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做?为之前进的方向在哪里?硅谷是由于一些偶然因素才应运而生的:

  • 冷战时期斯坦福大学关于微波和电子的研究。

  • 斯坦福大学的工程系院长鼓励将创业融合进单纯的学业中。

  • 20世纪50年代,冷战期间的美国为坚固防御工程而资助的军事和情报基金推进微波和军事产品的研发。

  • 20世纪5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决定紧邻斯坦福大学成立一所半导体公司。

  •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半导体创业公司的兴起。

  • 风险投资行业的成熟。

  •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革命。

  •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兴起。

  • 本世纪头十年,电子商务应用兴起。

  • 不同规模大小的风投潮流在最开始是不可想象的,并且在上世纪中叶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而直到此世纪,硅谷模式才变得清晰可见。每一波关乎创新的风口,如微波、磁盘驱动器、PC、互联网及医疗,都符合间断平衡的论断,即往往当人们认为发展进入停滞期时,技术就会发生跳跃性的发展并进而彻底改变家庭的科技程度。

上世纪创业的环境局限性

但是在上个世纪,创业之路仍然艰难。在上个世纪末,即使技术继续在每个分支里发展,但是创新仍然被一些我们今天才能知晓的限制所阻碍。过去,创业公司受限于:

  1. 顾客主要来自于政府和大企业,但是他们更新技术的速率却很慢。

  2. 较长的技术发展周期,即一个想法转化为产品所需的时间。

  3. 创始人的快速流动。

  4. 获得第一个顾客所需的高成本。

  5. 风投产业的结构。能够进行百万级别投资的风险机构数量有限。

  6. 风投的高失败率。创业公司结构不成熟且表现的像低配版的行业巨头。

  7. 关于如何创业的知识和信息集中在硅谷、波士顿和纽约等地区。而且彼时关于创业的书籍、博客和公开课也较为匮乏。

我们今天所见证的是创业的民主化进程

如今是科技发展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对于创业与技术革新的7个限制也已经消除。

第一个变化:消费互联网和基因组学使大规模创新成为可能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国防和情报机构主导技术的发展,他们向大学提供资金支持并采用硅谷生产的武器装备。在70年代至90年代间,科技发展势头强盛,此时商业公司成为技术发展的主导者。到了今天,消费者成为发展的驱动者,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

第二个变化: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上个世纪,生产出一款能够面向市场的产品需要以年为单位进行丈量。而且在产品在出厂后,仍会面临着与受众需求不契合的可能,这也意味着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成为泡沫。

如今,创业公司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版本发布去证实他们的猜想,并以较短的周期通过市场检验成效,进而完成技术优化。生产周期从年缩短为以周计量。

第三个变化:创始人更加需要苦心经营自己的公司

如今,我们对于一夜之间就涨粉千万的手机APP和消费设备早已司空见惯,反之亦然。但是在由硬件、软件和生命科学主导的20世纪,产品打入原有市场则需要数年时间,除了像PC端电脑一样的个例。

在这种背景下,开除创始人进而影响围绕原始创意而形成的创业文化并不会在较短时间内干扰产品的预期发展。在20世纪,创始人几乎都有可能被解雇。因此,雇佣一位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经验的CEO对于风险投资人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而这种情况不再会发生。

技术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急速变化。一项技术能够主导数年的情形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公司需要进行不间断的技术创新来满足投资者的现金套现。

21世纪的创业公司需要做三件事情,这在上个世纪是不需要的:

公司不能只依靠于单一的创新技术,因此需要不断创新。谁能胜任于此?创始人。

为了持续创新,创业公司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维护和发展公司文化。谁能胜任于此?是创始人。

持续性的创新需要有勇气和想象力挑战原有运行模式,包括渠道、成本、受众、消费者和供应链等,这意味着挑战甚至亲手杀死之前的产品。而这对于善长于发展成型产品的专业CEO来说则非常困难。那么谁又能胜任于此?是创始人。

第四个变化: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电脑,并以数千元而不是百万元的成本开始创业

传统创业公司需要以数千万资金保底才能开发出首款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如今,开源软件使高达千万的软件开发成本骤减至数千元,它们变得像电一样实用。同时,也不再有创业公司自己耗费大量成本建厂,中国已成为替代者。

对于商业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公司开说,首款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在十年间下降了100倍甚至更多。但是与成本降低相应而升的是,千万乃至数亿的支出需要花费在市场扩展上面。

第五个变化:萌芽期的创业公司将获得融资

首款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骤降打破了风投行业原有的壁垒。

在过去,风投机构往往聚集在硅谷附近。如今,除了原有的风投之外,用以投资创业公司的资金池也在扩大,一些新兴的投资类型相继出现。

首先,风投和天使投资不再仅以美国和欧洲为中心。风险资本也在中国、印度和其他鼓励风险投资、创新以及资产流动的国家出现。

其次,天使投资人这个新的投资团体的出现会为一些创业公司提供小量的启动资金。这些投资人在早期注资,进而具有获得双倍回报的机会和可能。

再次,如今的风险投资对创始人群体另眼相待。

在20世纪,风投人士大多数都具有工商管理硕士或者金融背景。少数像约翰·杜尔和唐·瓦伦丁的一些人则拥有在大型科技公司里就职的经历。在21世纪来临之前,新投资人纷纷入局,他们通常具有亲自创业的经历。而分水岭出现在2009年,美国网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组建公司开始投资创始人,目的是教会这些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CEO。因为安德森意识到规则变了,前赴后继的创新陷入停滞,而只有创始人而不是公司高管能够领导这场游戏。关注投资人成为安德森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卖方市场里,其他风险投资人士也在不断适应“投资创始人”的游戏策略。

最后,在近十年间,法人投资和对冲基金怀着投资热情在后期跟投。他们以获得高利润为出发点投资某款产品从而促使其进入独角兽行列。

孵化器和天使投资人的出现极大改变了种子轮投资的格局。风投机构不得不将原有领地让渡出来。联合投资人和对冲基金也充实了市场的可用资金额度。而创业全球化也意味着具备潜力的创业公司的数量自世纪之交增长百倍。

第六个变化:创办公司不需要向大公司模式靠拢

自世纪之交始,对于创业公司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在以前,创业公司像是大公司的缩小版。所有大公司具备的,创业公司几乎也一一具备,比如一份书面商业计划;雇佣业务员、市场营销员和技术人员;规范产品规格并为顾客提供一切服务。如今,我们知道这是错的。

尽管大公司已经有现成的商业模式为其可供参照,创业公司仍需要寻找自己的模式。这意味着,创业公司需要明白他们的受众是谁?产品功能是什么?销售以及抵达受众的渠道是什么?受众预算是多少?因此,创业公司是一个用来寻找规模化和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的临时组织。

第七个变化:信息无处不在

上个世纪,人们需要从董事会和更有经验的CEO那里获得经验。如今,每个创始人都可以在线学习如何创业。像Y-Combinator这类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会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提供手把手的经验指导,并为创业CEO提供更多的人际网络支持。

如今的CEO比前人的经验更多。但是要注意,阅读书籍、听取课程并学习如何创立一个公司不意味着就能做成功。正如我们所见,信息绝不代表经验、智慧和成熟。

创业奇点(The Entrepreneurial Singularity)

创业的阻碍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被正在加速的革新所取代。

虽然创新正以互联网的速度前进,但它并不仅仅限制在互联网领域。创新进入到每个企业以及几乎所有的商业行为中。今天,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不知道百视达商店是什么?一些人也从来没有过从纸质报纸获取信息的体验。如果我们正处于一个像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同样重要的革命转折点时,这有什么意义?革新从不在它们发生之时显现。当詹姆斯·瓦特在1775年发明了蒸汽机进而开启工业革命时,没有一个人敢说,“从这一天起,什么都变了。”当卡尔·本茨在1885年驾车行驶在曼海姆的街道上时,也没有人敢说:“在一个世纪内将有5亿辆车行使在路上。”

当我们能够回望这段革新之路,就会记得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交织在一起,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社会结构。而此时的我们,正深陷其中。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36氪企服点评

全渠道零售电商系统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全渠道零售电商系统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