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云集”是36氪多次报道过的一家公司,定位于餐饮新零售场,可类比为餐饮版“WeWork”,通过承租地产板块经整体规划后做标准化改造,帮助面向白领人群的线上新餐饮品牌落地的同时,也解决解决写字楼商业配套缺失或待升级的现状。
根据团队提供的数据,从 2016 年创立,团队目前已经设立了 12 个线下联合餐饮空间,覆盖了南京、上海、北京,今年下半年还将有 10 个门店陆续开业。在合作品牌上,餐饮品牌库资源已达500多家,已合作的餐饮品牌中联发品牌近 50% 。
食云集创始人及 CEO 吴晗告诉36氪,在模式跑通后,接下来食云集会在合作品牌和新的场景价值挖掘上进行尝试,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签约众多餐饮品类头部品牌、切入联合办公场景。近日,食云集和联合办公品牌“氪空间”,以及包括“棒约翰”、“DQ”、“连咖啡”、“海盗虾饭”、“霸蛮伏牛堂”、“汤先生”、“差一碗”、“锦鲤胡同”在内的新餐饮品牌达成了合作。
之所以选择和头部品牌签约联发合作,对于食云集来说更多的是从扩张效率上来考虑。
吴晗告诉36氪,“入驻”形式其实相当于招商的前置化,在过往食云集的新店扩张过程中,大多是基于单店模型上去考虑的,因此招商环节会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前置招商”的情况下能够提升这一环节的效率,此外,这些品牌自身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流量效应,对于食云集来说,也有助于拿下优质点位以及新店的冷启动。
吴晗认为,头部品牌和食云集之间的合作更多是从自身的连锁化经营需求来考虑的。
对于食云集来说,第一阶段是以“基础设施”的角色帮助新品牌从线上走到线下,解决餐饮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问题,现在则从渠道的层面,满足品牌能快速扩张的需求。吴皓告诉36氪,在签约的联发品牌中,有很多是首次进入上海的品牌:对于新品牌来说,当进入新的市场区域的门槛进一步降低,纯传统的通过重资产模式才能解决的“区域化”难题也会得到解决。
除了和新品牌进行联合发展签约,食云集也将联合办公空间作为了下一阶段的扩张重点,为餐饮品牌切入高端白领市场提供更多新的渠道和标准化服务。
吴晗告诉36氪,之所以看重联合办公空间的价值,主要原因在于,联合办公的趋势是大型化,餐饮配套是刚需,无论是从地产价值、还是入驻人群的客户体验考虑,都需要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和校园一样,联合办公场景下的社群性天然很强,但区别在于后者的消费能力更高,尤其是头部联合办公品牌的入驻公司及白领人群的购买力和服务需求会更高,封闭场景中也更容易产生溢价。
和现有的解决方案不同,考虑到联合办公是小体量场地,食云集在入驻这些场地时自然要在空间面积上进行缩减以符合实际场景需求,但在提供的餐饮服务和内容上也会以追求“全”,即提供全时段(产品组合)、全场景(堂食、自提、外卖)。
具体到运营层面,考虑到是全时段、全场景的服务,因此产品的组织会有不同,同时结合联合办公场景会对堂食面积、餐饮比例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