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牛刀财经”(ID:niudaocaijing),作者 赵叨叨,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对美团来说,这件事是一场灾难》
3公里经济圈的潜力远远没有完全发掘出来。
想象一下,在电商平台下单后,如果能够在30分钟内就将商品配送到,这将是什么样的体验?这对于电商平台的配送能力将是一个量级上的提升。
随着各个企业对3公里经济圈投入的加大,事情正在起变化,除了可以点外卖、买菜、买零食,手机、服装、书籍等品类也将进入到即时配送的范畴,3公里经济圈的想象空间将进一步加大。
即时配送行业最近发生的三件事,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变数。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和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的并线作战,意味着阿里对3公里经济圈投入加码。
3 月初,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成立到家、到店、商家中台和创新三大事业群和物流、新零售、泛生活服务三大事业部。同时,前车好多COO雷雁群回归,加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担任到家事业群负责人。
作为原阿里中供老将,雷雁群的首要任务是夺回份额。阿里收购饿了么两年后,在外卖战场上,王磊始终没有实现“外卖份额超过50%”的承诺。
对应的是,美团到家事业群也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美团外卖业务由美团高级副总裁兼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亲自接管。
可以预见的是,阿里和美团之间在3公里经济圈中,竞争将会加剧,而外卖作为重中之重将会成为争夺的焦点。
阿里加码的同时,即时配送行业迎来了滴滴这个新手入场。
近期,滴滴上下了跑腿业务,首批开展的城市包括杭州、成都、上海、广州、深圳等21个城市,业务由滴滴代驾来承担。
其实滴滴一直以来都觊觎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上一次是两年前的滴滴外卖。滴滴的思路和美团类似:美团看好出行对本地生活服务的协同,这是后来收购摩拜和开展美团打车业务的原因;滴滴则是相信通过出行,能够进入到本地生活服务。
对滴滴来说,可供参考的是Uber。2019年第四季度 Uber Eats 营收达到7.3亿美元,占总营收比接近20%;另外 Uber Eats 和货物配送的业务,同比增速都在70%左右,远高于出行业务的27%。
在Uber首席执行官科斯罗萨西看来,出行和外卖的协同作用是肯定的,“当你打开乘车业务时,你有机会订购食物。”2019年12月,Uber对外披露还将上线杂货店商品配送业务。
2018年滴滴和美团外卖大战失利后,但结果是目前保留了无锡、泰州、 郑州、南京、成都5个城市的运营。2019年底,滴滴宣布将于2020年在日本推出网络送餐服务。
第三股势力是腾讯。
2月初,微信九宫格开放了智慧零售的入口,通过腾讯智慧零售小程序,消费者可以跳转到众多品牌商的小程序商城。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智慧零售入驻的品牌商有一个特点:像Zara、永辉、沃尔玛等企业,既有成熟的网上销售体系,又有大量的线下门店。
这意味着,腾讯智慧零售剑指的,最终也是可以通过即时配送来完成订单交付的3公里经济圈。
消费者通过附近的品牌商门店,最终完成订单配送。实际上,腾讯智慧零售入驻的品牌商中,已经有品牌商提供门店到家的同城急配服务。
阿里加码,滴滴入局,腾讯搅局。在3公里经济圈中,越来越多的势力正在加入,而这其中的关键,正是3公里的即时配送。
新势力之外,美团配送、闪送、顺丰同城急送、UU跑腿、达达、点我达等“旧势力”也入局已久,即时配送行业一场涉及到运力端、连接端、供给端的大会战一触即发。
作为3公里经济命脉的即时配送,开始成为必争之地。
3公里经济圈想象空间有多大?为何突然多股势力加入?我们从一个例子来看。
现任小米总裁卢伟冰曾经提到小米线上线下打通的问题。小米新零售战略下建立了庞大的门店体系,线上线下如何产生协同是小米考虑的问题。
卢伟冰描述到,"正常来说用户在小米网买一个东西两天到达,我们在30个城市做到次日达。很多人说能不能两个小时可以买到我的东西呢,我是不是可以在小米网下单,小米之家去做配送。"
这种形态对传统的电商也会带来巨大的改变。也就是说,电商配送原先以周为单位的配送周期,已经提升到了当前以天为单位,如果线上线下打通,用即时配送来进行部分电商品配送的话,可以按分钟进行计算。
线下门店能够直接进行配送,这对远程的快递运输将是一个挑战。快递企业先知先觉早已开始布局。顺丰早在2017年就上线即刻送,2019年顺丰同城急送品牌品牌独立,圆通2017年5月上线计时达等。
小米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2018年阿里就开始通过蜂鸟配送来对接双11快递订单。包括后续的线下门店、商超参加双11,这都是3公里开始承接实物消费的一个开端。
更早的时候,2018年7月,美团和海澜之家合作,美团的用户可以通过闪购的方式,在海澜之家下单并通过外卖小哥进行配送。
当时王慧文的解释是,试一下,因为有这个需求。美团此后并没有直接进入这个行业,可能是考虑到会和阿里形成直接竞争,美团当时和饿了么还在打的不可开交,进入实物电商行业,这也是王兴在做团购的时候就担心的问题。
但是无疑,根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种下了。
对于美团来说,配送一直以来是其核心的壁垒,也是一个“包袱”。美团的配送能力,让其在外卖行业建立其了比较领先的优势,但是由于配送巨大的成本导致亏损严重。可以参考的数据是,在2018年美团的配送成本达到305亿。
美团一直在不断寻找新的消费场景,比如说买菜、商超配送,通过增加订单量提高骑手的收入,间接地降低外卖每订单的成本。2019年5月,美团独立配送品牌开放配送平台,也是方面承接第三方企业的配送订单。
如果实物订单能够突破,对整个3公里经济圈来说,上行空间进一步打开。
但是对于美团来说,危机也随之而来。
原先的点我达、闪送等只提供配送能力的企业,此前因为没有外卖的场景,只能充当3公里经济圈中“快递”身份行业,处于配送末端,辛苦且利润低。
消费场景增多,玩家变多,无论是即配企业,还是销售端企业,都可以进一步壮大,意味着美团的用户可能会被分流,原先依托外卖建立其的优势被减弱。
以腾讯智慧零售为例,即使双方盟友的关系,即使在腾讯的智慧零售中没有外卖的入口,但永辉、每日优鲜、精品店等也会对美团造成影响,对美团原先的闪购业务更是直接的冲击。如果其他的新进玩家开始重新发起补贴战,那对美团来说更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