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陈江涛是一位在汽车行业打滚十多年的老油条。不安分、理想主义没有因为时间的洗涤在他身上褪色,反而在这两年越发旺盛。上周,陈江涛试图利用小米模式构造一台互联网汽车“小宝”,在36氪引起了不小反响。本周,陈江涛作出更进一步论证,认为传统汽车厂商难以成为互联网汽车品牌的主导者,这个新领域的突破很可能由一群互联网屌丝来完成。
前文我谈到了如何系统构思一台用互联网方法打造的汽车:小宝汽车,个人认为这里面有80%以上的臆想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前几年就有国内的车企用这种方式造出了实体的车,遗憾的是仅限于硬件层面造出了一台近似的汽车,没有用互联网思维来系统化的解决设计、配套、生产、营销、售后的等问题。
于是,我有一些简单的判断,已经成规模的车企,很难成为互联网汽车的缔造者,屌丝逆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中国车企高帅富的系统性创新难题
我们知道,工业时代评判一家企业成功的标志,是厂房、机器、仓库、品牌形象等一系列可以看见实物,而互联网则是天然排斥这些重资产,如每个车企都有很多授权的4S店,虽然高大上,但成本高昂,都是巨资投入,我们知道这些巨资都会通过各种手段摊在车主身上。
试想一下,如果大众出了与速腾1.4TSI几乎一模一样的汽车,声称就是互联网汽车,取名扑腾,定价7万元(当然具体成本大众心知肚明),并通过互联网销售。列位想象一下,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初步想象了几种表现:
一是大众的数千家经销商不干了,我店里面的速腾卖不出去了,肿么办?所有经销商联手把所有订单吃下来(如果有可能),再放在4S店里面卖,加价到速腾一样的价格卖。 二是如果抢不到订单,那就只有联手起诉大众,你收了授权费,却自己用其它渠道卖车,数千家经销商集体诉讼。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会为扑腾这款车做售后。三是如果抢单诉讼均没用,那就用前段时间房价下跌时购房者办法,跑到大众总部砸场子。
以上均是臆想的结果(切莫当真!),数千家修建了重资产的经销商,庞大到根本没有办法转身,或是转身的成本特别庞大,这种难题在高帅富车企面前基本无解。
通过信息垄断来获利的方式是落后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在一个法规体系完善的汽车国家,例如美国,如果按照中国的汽车产业链进行垄断,例如不开放车型数据,垄断汽车软件的解码工具,垄断汽车配件渠道,甚至某些车企将部分喜欢挑刺(维权)的车主列入黑名单等。如果在美国,那车主会很生气,后果相当严重。
当然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产业的问题,如果说现行的汽车配套法规迭代缓慢,无法充分让市场竞争及保证客户权益,那我们就用也只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当一个车企习惯了成功,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加价、欺骗、对车过度用药、暴利等都没有带来太大的损失或负面影响,该怎么着还怎么着。所以中国汽车市场 ,对这些高大上的车企们来说,就是一个最舒服的温室,温室里面怎能长出参天大树?(和狗嘴里面吐不出象牙一个道理)
当一个人或组织习惯了成功、舒适的环境,其实是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拿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来看,无疑具备三输的可能:车主输、车企也有战略风险、经销商的风险更大。就象生产手机的诺基亚、波导、长虹或康佳,未来的战略风险会非常大。
车企无视车主的痛点,不能只赚硬件层面的钱
互联网强调的体验,在传统汽车销售服务领域简直糟糕透了,车主要的是质优价廉,但常遇着4S加价;车主要求合适的保养,4S却用百元的成本高价卖千元,而且还恐吓:不到4S保养不给保修! 车主要求快捷服务,4S却用咖啡糖果伺候,让你做一个简单的保养等半天。
我们这台小宝汽车首先是一台质价相符的汽车,因为有紧凑的团队、扁平的渠道、轻质的售后、透明的配件价格,在这条产业链里面的所有从业者,完全没有巨大投入带来 “使坏”的冲动。
小宝汽车也是一台优质的移动终端,几乎24小时都在车主身边,开车门时用手机,驾驶时用智能驾驶系统;离开车的时候手机上有小宝汽车的APP,例如夏天通过手机提前启动车发动及空调启动等;需要保养时,行车电脑会将信息推送到手机,用户一键式提前购买和预约。将所有车和车主的需求集成到车载APP和手机APP 上面。(以上描述均是已经完全可以实现的成熟技术)
小宝汽车的商业模式设计均是以解决车主痛点为出发点,所有基于行车、停车、保养、保险、加油、救援、甚至交友的需求,都会通过APP集成在手机端和车载端,使用频率会很高,硬件层面的价值和想象空间远逊于互联网和信息化所带来的价值,这应该不难想象。
所以,互联网人做这样的事情,效率可能会远远高于传统车企,但成本却会很低。
车主可以参与更多,而且应该知道得更多
当车主的仪表盘上出现了故障码,对不起!您得到服务店用专业的设备进行读取。多少年了,微软这样老态龙钟的企业都已经由DOS进化到WIN8了,行车电脑除了技术上的改进,与用车人之间的交互没有多少改进的迹像,还是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读取。
这又是车企高高在上的心态和垄断利益驱使的共同作用结果,特别是欧系高端车,各种感应设备武装到牙齿,随便换一个电器故障灯就亮,这时常让车主感到焦虑。
看看小宝汽车是怎么做的:当汽车电器发生故障,行车电脑发现故障所在,首先不需要专业的设备;第二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读取,第三是要一次性给到解决方案。
举个案例:当小宝汽车发动机出现一个气缸不工作的故障,车辆发生抖动无力的现象,行车电脑发现了故障所在,但不会将一个冷冰冰的红色故障码摆在你眼前,行车电脑与中央控制台(就是导航屏的地方)实时互通,同时连接小宝手机APP,将专业术语翻译成消费语言,到达车主手机上的语言(或文字)就变成了这样:主人!我们的发动机缺第N缸点火系统,八成可能是点火线圈出了问题,小宝特约服务店更换的费用是160元,也有四成可能性是火花塞故障,硬换价格60元,均含工时费,在您一公里外某某地有小宝的特约服务店,电话888888,建议您现在行驶别超过三公里,由于动力不足,行驶过多会伤害到其它部件,赶紧啦!
瞧瞧,这种人机交互多贴心.!
售后不能成为谋利场
对于车企来说,汽车售后不应该成为谋利场,而是责任所在。但车企采用了授权经销制,收取授权经营费用,将一种美好且理想化的汽车生活卖给车主,但事实是一般的大型城市同一个品牌有多个经销商,汽车销售的利润被一再摊薄。所以授权4S的模式看似美好,其实一开始就是错的。
经销商按厂家要求修建高大上的授权4S,要知道商业渠道的成本最终是摊在客户的身上,授权经销商唯一所得就现金利润,由于车企收了授权和其它附加的费用(如保证金,一次性进货多少台等等)。当销售利润没了,售后利润必须用暴利来支撑,于是清洗一次油路几十元的成本可以收几百上千元,这都还算好的,前段时间杭州的问题车展,有一台泡水车修了十九万,结果根本就没换什么零件,这样的欺骗在现行的重资产体系里面,靠道德说教是无法解决的。
用金融杠杆的方法,应对可能出现的较大面积的产品质量风险
汽车模块化已经让汽车相对比较稳定,成熟的发动机、变速箱、电器等的品牌配套商,已经不太容易出现大规模的缺陷产品。
而小宝汽车,因为没有使用干式双离合,德系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也不用空气悬挂等不太稳定的技术,让整车的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
传统车企面对质量缺陷有两种方式:
一是小的缺陷,要积极召回,还要大规模宣传,既是危机公关,也是品牌营销,这种比较常见。对于小宝汽车,这当然更不是问题,所有的小宝汽车的车主是实时在线的,可以随时与小宝总部联络,提前预订、预约召回更换的部件全部在线完成,完了到就近的店更换就可以了。
二是相对大的缺陷,如某品牌烧机油特别厉害,最严重的跑两千公里机油压力感应塞就会报故障,这种缺陷我个人认为是前期这个品牌产品策略的问题,由于统一维修或更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力、财力都是问题。因此面对这类问题,传统车企选择能掩盖的就掩盖,不能掩盖的就打太极,实在推不掉了才修或换,当然,这样的办法确实省钱省事,但对车主不公平。
小宝汽车在产品策略上选择稳定的技术,如果这样都没能避免大面积的缺陷,如某某汽车品牌的断轴事件,由于产品发生的概率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则可以用金融来介入并分摊相应的风险,如保险,通过精算或大数据,确定一个风险值,由小宝汽车对每一辆车进行质量保险,当发生较大面积缺陷的时候,首先由保险公司进行支付,相信这样的风险远低于交通事故的风险,这样也能增强车主的购买信心。
对互联网汽车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加陈江涛的微信(chenjiangtaocq),加前最好请先注明你能对小宝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