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数据分析 > 基因检测需要场景化产品?不,是场景化数据服务 >

基因检测需要场景化产品?不,是场景化数据服务

转载时间:2021.07.19(原文发布时间:2015.12.02)
190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90次

前言:我把几个关于基因行业的问题发给奇云诺德的创始人罗奇斌,三天后,他发了一个6000多字的回复给我,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只是文章太长了,我精选了其中的重要观点刊发出来。另外,罗奇斌还在答复的末尾透露,他正在寻求融资中。

技术门槛高

36氪:目前,基因检测领域出现了众多创业公司,决定各家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罗奇斌:基因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拼用户、售量,而是技术创新。不难发现,基因行业的领导者大部分都是博士,高学位行业表明企业发展的指标将转移为技术创新能力。所以这样的高门槛,让基因数据分析的下游企业不可能大规模产生。

至于终端基因检测产品公司的相对盛产,我认为这些公司大都聚集于基因检测预防领域,因为相比诊断类企业需要卫计委和CFDA的双重审批,以解读基因检测报告为指导的健康预防类项目较容易展开。

但是,基因测序市场技术门槛相对较高,这将限制更多企业参与,也会限制行业发展。

Image title

36氪:整个基因测序服务都属于中游市场,中游市场还可以进行怎样的具体分工?

罗奇斌:上中下游的产业划分,属于工业革命以后大众对于传统行业的简单分类。进入信息化革命以后,这样的划分已经束缚了人的思维。当然,如果从生产链环节来看基因行业,基因测序服务是可以被硬塞到中游市场里面的。

在这个中游市场里面,服务的具体分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细分。从研究领域来区分,有基因组测序服务、转录组测序服务、甲基化和宏基因组测序服务等;从技术层面来区分,如一代测序服务,二代测序服务,三代测序服务等;从应用平台来区分,像Illumina测序服务平台,Life测序服务平台,PacBio测序服务平台,芯片测测序服务平台等。

我们需要场景化服务

36氪:在基因测序数据的解读方面,现状是怎样,壁垒是什么?

罗奇斌:一方面,就目前基因测序的现状来说,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读本身也属于技术范畴。

国内提供生物信息分析服务的公司,大多处于小作坊的规模,而对于一些比较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信息只能是作为服务主营业务的一个子部门。目前生物行业的趋势是分工,如同其他的行业发展一样。基因行业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其发展的方向必定是走向细分。

另一方面,基因数据的归属权和使用权在中国还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未来一定会成为公开的问题。

有人认为谁掌握了医疗大数据就掌握了未来,我个人觉得不会的。以“基因数据获取为中心”的基因检测公司在未来会走向“断头崖”。未来谁能最快地把医疗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能转化成有用的知识给医生用,谁就能够获得用户。

目前基因行业的现状是基因检测只能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这个现状决定了基因检测产品只能作为信息的入口而具有存在的必要。这个信息的入口如何实现出口,是每一家基因检测公司需要思考的地方。

基因检测公司能够提供“场景化的产品”,但却无法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未来提供“场景化产品”的基因检测公司,其真正的用户应该是医生和医疗服务工作者,而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的基因公司,最终的用户是普通老百姓。

中国需要多少家基因检测公司,看看国内医生和医疗服务人员的数量就清楚了。目前国内大多的基因检测公司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清晰的市场定位,而投资界仅仅是简单的做一些市场调查和参加几场学术会议,然后就盲目的出手占坑,最终的结局一定是以惨淡的用户数量收场。

36氪:大多数创业公司模仿了23andMe的模式,为什么这个模式如此受欢迎?

罗奇斌:2008年《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奖得主是一家叫做23andMe的公司(此前只有iphone这样的跨时代产品入选),这家公司背后的故事相信目前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作为Google投资的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创始人是Google联合创始人布林的前妻Wojcicki。撇开这个公司强硬的背景不谈,我们来看看当时做类似服务的其他两家公司:deCODE和Navigenics。

deCODE是一家有着十多年在基因行业摸爬滚打经验的冰岛公司,而Navigenics主打的则是高端服务、价格昂贵的产品。其中Navigenics是一位癌症研究教授David Agus与Biosystems公司CEO以及遗传学家Dietrich Stephan在2006年创立的。

再看看这三家产品当时的市场价:23andMe是399美元,deCODE公司是985美元,而Navigenics要的是2499美元(因为Navigenics同时提供了专业的售后电话咨询服务)!三家里面只有23andMe最快出报告。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只有23andMe最终独立存活了下来,Navigenics在2012年被LifeTechnologies公司收购,同年deCODE公司(该公司从1996年成立到2009年破产就一直没有盈利过)也被美国生物科技制药商Amgen公司收购。但是,烧了近十年资本的23andMe,相信日子一定不好过。

大家肯烧钱,就是为了一样:数据。从2006年到2015年,整整9年的时间让一家从0到1,再从1到N的企业已经无法被世界上任何一个团队再复制。就在23andMe成立以后,全球开始烧起投资基因检测的热潮,23andMed的模式当然也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被模仿。

其实,中国最需要的不是基因检测公司,而是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的基因公司。美国的23andme本质上不是一家基因检测公司,而是能够提供“场景化数据服务”的基因公司。同时代比23andme好的产品有很多,比如deCODE和Navigenics这些同时也面对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企业。

23andme真正醒悟过来的时候,是在其创始人意识到“数据服务”和“产品服务”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之后23andme重新调整了基因产品的销售策略,用极短的时间积累起80万用户的基因数据,开始了转型。现在的23andme,一方面把“场景化的基因产品”推向了医疗领域,另一方面把“场景化的数据服务”推向了药企。

Image title

我们想让门槛消失

36氪:国内基因测序市场的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有什么?   

罗奇斌:基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细分领域的专业化信息公司。目前行业的瓶颈不在技术,而在于需要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环境让这些小型的生物信息服务公司能够有机的形成健康的产业链,共同推动基因产业的进步。这个生态环境包括了实验室、市场。

目前,基因测序的技术支持是什么?就是实验室。这里的实验室既有临床检验实验室,又有科研服务的实验室。有的实验室有资质,有的没有。如果我们把实验室比作的工厂的话,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厂实现稳定高效的生产线没有得到统一。

而基因检测有没有市场呢?答案肯定是有的。任何打算做基因检测的公司都会在产品上市前做一个市场调查,如何来做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预售用户。

但这里一定是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市场和生产环节出现的断层。传统的企业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这个影响按照目前的速度来看,至少会持续几年。但是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最终需要的还是盈利模式的实现,实现的一个手段就是让庞大的用户量进行转换。这个转换可以通过嫁接到传统行业的产品渠道和服务渠道来实现。

36氪:你创办了奇云诺德,打算怎么做?

罗奇斌:奇云诺德从一诞生就是扮演着数据引擎的角色。目前基因行业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并没有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很多的生产环节还存在着效率低下问题,对于市场上的需求做不到迅速的生产调整和研发升级。更多的生物企业走的还是传统的闭环模式,对于市场的需求不敏感,研发投入产出比极高。这个弊端和瓶颈让一些看到大健康市场崛起的互联网公司和跨界公司希望进入基因行业的门槛大大提高。

Image title

奇云诺德意图让这个门槛消失。选择我们的企业通常已经有一定的用户基数。这些企业不需要组建一个团队重新走一遍耗费一年的研发投入的路径,也不需要对基因行业的复杂供应链做大量的调查工作,奇云诺德提供一键式服务生成产品,直接给企业的用户进行用户画像和属性分析,通过全自动化的系统平台订制一个属于企业的基因检测产品。企业只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户的体验和盈利模式的实现

从一开始采用奇云诺德服务的基因公司,除了产品的一体化服务以外,企业的基因数据通过已经形成生态链的奇云诺德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几乎是免费的,挖掘出来的价值也是直接回到企业客户。有点类似客户把钱放在支付宝,不仅能够在线无缝的对接各种应用进行购物消费,同时也能够同步理财。

目前奇云诺德在寻求融资中。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基因检测需要场景化产品?不,是场景化数据服务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数据分析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数据分析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