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作者:王亚琪,36氪经授权发布。
文|王亚琪
编辑|斯问
中国制造,养叼了消费者的胃口。
9.9元一支的电动牙刷,300多元一个的扫地机器人……便宜的魅力在于不用为价格发愁,“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最传神、最令人感慨的比喻。
这些使用起来丝毫不差于飞利浦、戴森等品牌货的好东西,还能再便宜些吗?
工厂直连消费者的C2M模式了解下。其模式核心就是通过数据、捕捉用户需求,把价格打下来,将原本“中间渠道成本”的花费让利给消费者。这两年,阿里、京东、拼多多,以及短视频的抖音、快手都在争取这些宝藏工厂。
用户找到了薅羊毛的乐趣,商家也能赚到钱,但市场门槛提高,这对新入局的商家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想从各种9.9元里脱颖而出,尤其是日用品,不再是一件容易事。
去年6月,26岁的创业者朱洋钢还在卖各种百货用品,从雨伞、童装到袜子,从内销做到外销,但他并没有找到感觉。朱洋钢决定彻底转型。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168.6亿元,较2018年增长24.8%。农产品正成为新风口,打开电商平台和买菜软件,农产品已经站上了首页的C位,被寄予引流促销的厚望。
靠卖葱姜蒜、番薯萝卜山药等生鲜农产品,半年时间里,朱洋钢在淘宝特价版的销售额将近5000万。“第一个月就卖出了10万多单,双11每天能卖3万单。其中卖的最好的大蒜,一个月的流水能到120万。”
网上卖大蒜,单品价格不足5元一斤,能有近10%的毛利,靠的是极致性价比+产地直销的公式。日用品的爆款逻辑被复制到农产品上,但这场农场品的战争,依旧激烈。
买个葱姜蒜,大部分人的生活消费半径就能覆盖到。
它可能来自你家附近的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也可能是饿了么、美团等本地生活平台或者是盒马、叮咚买菜等买菜软件,最快30分钟不到就能送货上门。
网上买大蒜,似乎并不是一个最优选,但依然有它存在的逻辑。
大蒜的生长周期长,从每年3月开始,云南、河南、山东的大蒜陆续开始成熟,一直能持续到7月份。卖不出去的鲜蒜还可以被做成干蒜,放入冷库能保存1-2年,2020年,全国冷库里储存的大蒜大概有100多万吨。它的处理工序也非常简单,大蒜被挖出来之后,通过震晒,拍掉泥土,稍作处理就能上架售卖。
因为是初级农产品,线上卖大蒜的门槛并不高,供应充足、方便调货,运输也较为容易,不会被大量损耗。疫情后,消费者购物需求转到线上,厨房烧饭做菜,大蒜是刚需消耗品,它足够高频,又不像水果海鲜等短保食品,讲究口感、新鲜,放在网上卖,两三天送达的确定性大部分人是能接受的。
如果盒马生鲜们解决的是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在这些渠道购买商品,快是它的第一要义。接入电商平台,送货速度虽然无法和线下PK,但通过网络零售,农产品的生意半径被扩大,大蒜可以打破地域,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价格也可以做到更优质。
菜场里的大蒜价格在5-6元/斤,超市里的价格更高,在7-8元/斤,但在电商平台上买,5斤的价格是16.5元,每斤3.5元。“多数情况下,我们在淘宝特价版售卖的大蒜价格,都会比市面上低30%。对于消费者来说,大蒜的口味都差不多。性价比,才是真正吸引顾客到线上来购买的原因。”朱洋钢说。
卖这么便宜,大蒜还能赚到钱吗?
蒜农种一亩大蒜,算上种子、肥料、人工成本,一年的投入大概在2000-2500元。当年的大蒜出价只有在一斤8毛以上,才能差不多就能回本。但是,批发商们通常的收价也不会比8毛高上多少,一元多一斤是常态。
在葱姜蒜还没有机会“上网”的年代,大蒜的价格话语权,基本就掌握在线下批发商们的手里。由于大蒜易储藏、高刚需的特性,它更像是一种期货产品,被少部分人囤积居奇,影响着整个市场的价格。
从蒜农到消费者,线下售卖会经历至少四道批发商。“所以去菜场、商超买大蒜,价格会比较高。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摊位费一年就要几十万,没有入场券小批发商根本进不去,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被分摊到消费者手里。”
朱洋钢告诉「电商在线」,一般来说线下的大批发商都是高收益、高风险并存。他们的利润会跟着市场不断波动,高的时候可以翻到几倍,低的时候也可能血本无归。
相对来说,线上的价格基本是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电商平台是降低了做生意的风险。相应地,利润也会变薄,大蒜这一个品销量在3-10万单/月不等,客单价差不多在10元左右,毛利大概在10%左右,薄利多销,有点助农普惠的味道”。
说白了,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能带来更多确定性需求。在淘宝特价版等平台上,商家可以触达到精准的消费群体,省下大笔的渠道费、营销费,让利出去,这些淘低价好货的用户反过来就会不断来复购。
直面消费者,有稳定订单,一个健康的生意模型就成立,利润、质量、效率,都回来了。
朱洋钢的采购团队如今每天都在各大批发市场考察,不断接触蒜农,记录下价格。每隔5天他们就会针对价格浮动,来对线上商品的标价进行调整,库存周转时间大概只在10-15天。
这看起来像是服装行业里的“小单快返”,只不过服装是追求款式新颖,网上卖大蒜讲究的是及时跟进市场价格。线下批发商进购大蒜往往都是大批量抄底式地采购,而线上卖大蒜是小批量多频次地进货。
拆解大蒜的成本,原料成本占70%,物流占20%,剩下都是包装和人工成本。
大蒜生意被搬上网之后,朱洋钢他们直接从蒜田里收蒜,简单处理后由快递小哥直接送到你的手里,没有了中间多道周转的批发商,原本大蒜的高溢价就不复存在。
“现在打开买菜软件,卖大蒜的不止我一家。谁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压出更多的利润空间,提供更好的价格和服务,才能赢到最后。”
有实力的商家都会优化仓储,通过产地直发来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朱洋钢就在山东、河南、四川自建了3个仓库,采用产地直供模式。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在大蒜生产地直接设立产地仓,在当地就完成收割、清理、分拣、装包,这样就能减少物流周转的成本,减少商品损耗,产地直供本身也是农产品的一个背书,可以给消费者更多的信任感。
事实证明,农产品上行,是电商市场接近饱和后,提供第二增长点最好的方式。电商平台的拉新成本已经达到几百上千元,如果用一箱40多元的芒果换取一位新用户,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去年双11,我在原本价格的基础上打了9折甚至7折,然后平台就会给到主页的一个首推坑位。最终,我们的大蒜一天销售出去了15000多单,比平常涨了3倍。”赚钱比不了线下,但朱洋钢形容这是“战略性亏损”。
所谓的“战略性亏损”,基本也是稳赚不赔的——以一个爆品来给自己的店铺引流,换取更多高毛利的商品售卖。
朱洋钢表示,目前店内的客户群体基本集中在70后、80后,虽然客单价不高,但复购率还不错。这一点,和天猫、京东等综合性电商不一样,在淘宝特价版上,店铺的粉丝量并不是粉丝粘性的决定性因素。用户的忠诚度并不高,基本都是哪里价格便宜,往哪里去。
“但忠诚度和复购率并不矛盾,只要你的产品过硬,价格也合适,老客就会反复来下单。换句话说,消费者所忠诚的,就是那个性价比最高的品牌”。
过去这两年,中国制造喂叼了用户的胃,1块9一个浴球,2块1一包垃圾袋,3块8一双塑料手套……白牌日用品变得更有性价比,但在农产品电商,一切都方兴未艾,消费者还没有培养起上网买菜的强心智。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商家进入,当电商平台、买菜软件都开始下场,战局刚刚开始,玩家厮杀激烈,胜负未定。继9.9元一包的纸巾之后,农产品电商,注定是一场全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