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陶迅(Jeffrey Towson)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投资管理教授兼Pe投资人、顾问。陶迅教授目前在领英拥有170万粉丝,是领英中国拥有最多粉丝的三大商业作家之一。陶迅教授是亚马逊畅销书作者,著有《The One Hour China Contrarian Book》和《What Would Ben Graham Do Now?》等。
中国正处在阿里巴巴称为“新零售”的起点。“新零售”将实体店与电商零售整合为一体化的用户体验,是一场影响广泛的数字化变革,而且对阿里巴巴的头号竞争对手京东构成了重大的战略挑战。
接下来我将分几个部分发表一下我对这一局势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处在零售业数字革命的起点。
观点二:但“新零售”的范围并不限于超市与便利店,而是广泛得多,影响更多领域。
观点三:采取“无利润增长”策略取胜,但这种策略不同于在阿里巴巴本身与“新零售”业态中体现的单纯的数字化竞争。
观点四:“新零售”是阿里巴巴纯电商竞争策略向线下延伸的大胆尝试,而它成功与否有赖于奇特的“参与型经济”。
观点五: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将使京东在战略上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与复杂性。
主要理由如下:
中国电商的规模与总收入已位居世界首位。
比起其他国家,中国的消费者更快速、更积极地接受新的数字与移动技术。
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把控市场,能够汇集大量数据并且造成迅速、有效的影响。
另外,中国线下零售业的发达程度、效率与收益远不及西方国家。因此零售业的变革将引起更大的反响。
最后,“新零售”对中国的影响远远不止于零售业范畴。它还推动着客户信用与金融(包括理财)、数字媒体、娱乐行业与社交媒体的变革。
基本上可以说,中国零售业的数字化变革,也就是阿里巴巴称之为“新零售”的计划,确实是一件大事。
而“新零售”如何影响京东,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阿里巴巴是一种平台模式,也是一个纯电商竞争对手,京东却是直营零售与交易平台模式的结合体。因此京东的对手不仅是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还有国美和苏宁。它同时面临两个战场,而且两方战场的对手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状况与动态竞争。“新零售”正在同时改变两个战场的局势,这也是为什么京东目前如此引人关注。
可能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你看到不少与超市有关的新闻。亚马逊收购了全食超市,阿里巴巴收购了高鑫零售,自家的盒马鲜生也开始营业。京东则继续与沃尔玛中国维持合作伙伴关系。
然而,这些广为流传的新闻似乎都与“新零售”息息相关,但实际上它们更偏向于百货的在线销售,属于电商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延伸。
而百货的电商渠道无疑是重要的。它即使没有占据销售额的最大比例(线上销售目前只占总销售额的2%),也是其中一个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而且百货商品在客户需求(离家较近,频繁购买)、物流(冷链运输)以及供应链(跨境生鲜食品供应)等方面具有较多的复杂性。因此电商企业采取了许多有趣的策略(比如收购实体超市)来应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我认为这也是马云一直以来所看到的现状。
在今年你可以看到京东和阿里巴巴更多的业务扩张。比如它们都将涉足时尚与奢侈品行业。京东最近收购了Farfetch,并上线了Toplife。京东和腾讯刚刚注资唯品会,后者专门从事商品的特卖促销(大多数是服饰类)。
然而,“新零售”的影响力要大于任何一种业务扩张。它影响着全中国的购物商场、超市、综合超市、便利店与大部分实体店卖家。它还包括了概念店,新的购物与提货场所,自动交易,只配备少量收银员的商店、银行与金融零售场所,以及其他更多形式。现在如果你和别人谈论中国消费者与零售业的变化,无论多么夸张地形容都不为过。
因此我的观点是,谈论“新零售”的时候不要拘泥于超市,它的影响面远不止于此。
以上为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里,我将讨论京东的战略,以及与阿里巴巴的不同之处。
祝好,Jeff。
———–
我的写作内容主要涵盖: “E时代下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如果你想查阅我推荐的阅读清单,你可以浏览网址:www.jeffreytows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