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0年,区块链行业风云再起。
伴随着DeFi(去中心化金融)等新概念的兴起,公链再次成为整个区块链产业关注的焦点。
在区块链行业,公链等同于IT产业中的操作系统,是产业链条上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2018年,公链曾经迎来短暂的爆发期,但却在此后渐入沉寂。
“当时,行业内的各个公链,包括我们自己,都没能产生多少实际的效益。”维基链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孙永刚对36氪表示。
然而,2020年,DeFi概念的兴起,却让公链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从数字货币抵押借贷出发,DeFi正在发展出各式各样的金融应用。而作为承载DeFi应用的基础平台,公链也随着DeFi的兴起而再度复兴。
不难看出,眼下,金融仍然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重要领域。而以DeFi作为基础,区块链技术落地也有了新的商业路径——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让区块链承载更多数字资产。
链圈时下火热的DeFi,究竟是什么?
DeFi,全称“Decentralized Finance”,即“去中心化金融”。在DeFi的世界中,区块链技术替代传统金融机构成为金融体系的运转核心,实现了金融无人化、自动化。
在传统金融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占据了市场领导地位。以金融业最传统的借贷业务为例,传统银行的模式,是建立网点,吸收存款,再通过业务员放贷,靠利差获利。在这一过程中,银行的成本很难继续降低。
而DeFi生态中的借贷应用,则可以直接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借贷双方,完成借贷交易。得益于区块链技术,DeFi应用只需要向用户收取极低廉的手续费,大大降低了传统金融环节中的成本。
在抵押借贷服务基础上,DeFi生态已经演化出了复杂的金融系统。
例如,在抵押借贷服务商MakerDAO上,用户可以通过抵押以太坊等数字资产的方式,获得币值等价于1美元的稳定币DAI。MakerDAO也因此获得了“DeFi央行”的名号。而DeFi用户在获得DAI等资产后,也可以继续将这些资产在Compound等借贷平台进行投资,或进入Uniswap上参与交易。这些DeFi应用就像乐高积木一样,互相扶持,最终建立起了庞大的DeFi生态大厦。
2020年,以MakerDAO、Compound、Uniswap为代表的海外DeFi项目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平台DeFi Pulse数据显示,整个DeFi生态的市场规模已经由今年年初的7亿美元增长至120亿美元。
然而,这些DeFi应用仍然大多构建于以太坊平台之上。作为最受DeFi应用欢迎的公链平台,以太坊已“不堪重负”,手续费高昂、交易确认慢等问题,让许多DeFi从业者与玩家开始寻找下一个DeFi公链平台。
在DeFi的助推之下,公链迎来了新一轮黄金时代。而以维基链为代表的国产公链,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回溯整个区块链发展史,不难看出,公链作为行业底层应用平台,曾经历过多个发展阶段。
区块链技术脱胎于比特币的记账机制,因此,比特币也被视作是第一代公链平台。尽管比特币并非图灵完备,无法直接在其之上构建应用,但早期区块链开发者们仍然基于比特币区块链创建了少量应用,如Omni等。
此后,以太坊(Ethereum)的出现,为区块链行业带来了“世界计算机”的新概念。与比特币相比,以太坊平台性能更强,开发环境更友好。很快,以太坊便成为了最受区块链从业者青睐的公链平台,公链2.0时代由此到来。
但以太坊的性能,仍然难以满足DeFi区块链应用的需求,业界对于公链3.0的呼声与日俱增。自2018年起,EOS、Cardano、维基链等新一代公链平台逐渐亮相。与老一代公链相比,它们在性能上更加强大,支持更高的并发交易数量与更快的交易确认速度。
而DeFi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公链行业的根本模式,只是加快了公链的迭代升级速度。以维基链为例,目前维基链v3.0已经实现了平均4500+,峰值7800+的TPS,在引入分片技术的v4.0版本中,维基链的性能有望获得进一步提升。
在性能之外,为了迎合DeFi开发者的需求,公链平台们也开始完善自身的应用生态。例如,自2019年转型DeFi生态以来,维基链相继上线了稳定币、借贷等DeFi功能模块。在推出稳定币WUSD、治理通证WGRT后,维基链的自身治理模式也由单通证模型升级为三通证模型。
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开发者的开发难度,维基链v3.0也引入了WASM(Web Assembly)虚拟机引擎技术,可以让开发者高效地开发出安全、可靠且功能强大的高级智能合约应用。这一虚拟机支持多语言开发,大大提升了开发友好度。
除此之外,维基链还实现了跨链功能,支持将以太坊等其他公链平台上的数字资产映射到维基链上,让用户可以打通自己的数字资产。
如今,DeFi已经成为了公链逐鹿的竞技场。国产公链正在强势崛起。而在未来,在公链与应用开发者的共同努力下,DeFi生态也将焕发出更多生机活力。
从数字货币抵押借贷业务出发,DeFi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场景的全新金融生态。
可以说,除了信贷等少数对现实世界信息存在较多依赖的实体业务,DeFi已经实现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全面链上迁移。大多数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的商业模式,都已经在DeFi上跑通。而在未来,DeFi有望进一步“出圈”,赋能实体经济。
而DeFi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却并不容易。如何将链下的实体资产绑定到链上,一直是困扰区块链从业者们的一大难题。而孙永刚则认为,眼下DeFi的“出圈”难题,既需要技术发展,也需要制度探索。
在技术上,DeFi必须与跨链、预言机、去中心化身份、物联网等新技术结合、互相左右,才能将链下资产映射到链上。而在制度上,只有法律法规的指引才能让传统金融机构及政府监管部门加入这一市场。
而在未来,只要技术及制度的问题得到解决,区块链技术就可以更多链下的实体资产进行确权,并映射到链上,以数字资产的形式在链上流转。
事实上,在政策层面,政府已经开始逐步、有序引导、推动资产数字化。例如,今年5月海南省工信厅就下发了《海南省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指出,支持企业探索资产数字化、数字资产确权保护、数字资产全球化流动、数字资产交易等方面的标准和技术模式。
而孙永刚则对36氪表示,将DeFi赋能实体产业,可以对金融行业实现显著地降本增效:“不论是跨境支付、全球贸易、供应链金融还是征信,区块链都可以融合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透明传输过程,防范风险,简化对账、审批、确权、清结算、共享等交易过程。”
而对于普通个人用户,DeFi也可以改变他们的金融生活,例如,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种类、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在孙永刚看来,区块链对金融的赋能范围广泛,在突破核心点后,可以迅速向上下游渗透。而在这一过程中,公链更像是一个通道,可以打通资产端和资金端,触达用户;与此同时,金融业的具体业务场景也可以在区块链上透明、可信地运转起来。而目前,区块链技术更适合落地于价值链较长、沟通环节复杂、节点间存在博弈行为的场景。
显然,DeFi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仍然任重而道远。10月25日,维基链将联合36氪,在上海举办“2020 DeFi全球生态峰会”,邀请各传统金融机构、生态合作伙伴、行业大咖、开发者及技术爱好者、资深用户等,共同探讨区块链去中心化金融热点及前沿话题,洞悉区块链技术与去中心化金融商业的未来发展及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