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健康乱弹”(ID:MedTalk),作者:Lulu,36氪经授权发布。
初入互联网医疗,我跟很多人一样,充满质疑和担忧。
互联网能看病么?
没抽血没拍片,医生能确诊么?
要是不能确诊,那钱是不是白花了?
我以为的互联网医疗,跟线下医院的样子很像。
患者:不适症状明显,一堆检查报告,希望医生给明确治疗方案
医生:询问病史,翻阅报告,抛出结果,惜字如金,三分钟结束
实际上的互联网医疗是什么样的呢?
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用户提问:
“宝宝四个多月,148天,白天不睡觉,困了就闹,睡就睡十分钟不到,醒了,玩一会儿,继续闹觉,一个白天也就睡三四觉,加起来也就四十分钟,精神状态好,请问医生这样正常吗?怎么样才能让他睡觉?我都没有他精神好,困得不行,昨天一天宝宝就睡了四十分钟,晚上九点多才入睡,早上六点又醒了,我要困死啦”
医生回答:
从这个案例中能看到,实际的互联网医疗,用户不会确定生病了才找医生,大量如案例中用户一样,很焦虑,很多未知问题想问。
而互联网医疗的医生,也不会像线下医生只给出结果,还会洞察用户其他需求、科普知识、安抚情绪、鼓励用户。
并不是说线下医生不好,而是在物理环境限制下,门口的几十位患者也在焦急的等待诊室里医生的垂青。医生们太忙了,根本没时间给某位患者耐心的解释和鼓励,只能快速结束,然后「下一个」。
这些观察让我重新思考医疗在线下和线上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从物理限制和用户需求两个角度,我们能得到以下分析:
线上医疗和线下医疗的对比
互联网医疗不是线下医疗的「线上化」。
根据线上特点和用户需求两个角度,基本可以确定互联网医疗的诊疗范围:部分常见病、慢病复诊、泛健康类、焦虑性需求
前两种在国家发布的《互联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中有明确提出,后两种属于常见科普咨询范畴。
对于常见病的定义,国家没有明确指出,但我们可以根据常识性判断标准定义,即「在线诊疗效果几乎等于当面诊疗效果」,如常见痤疮,在线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提供的清晰图片做出判断。
既然能定义互联网医疗的诊疗范围,就能明确对执业医生的要求。
部分常见病和慢病复诊,要求医生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和准确的专业能力。
医生要在患者提问和追问补充中,完善诊断所需信息,给出当下最安全的建议方案。用户还希望在拿到诊断之外了解更多信息(想想去线下看病,是不是每次从医生诊室出来后还是一肚子的问题),这就要求医生还要有能力科普致病因、常见症状、注意事项、饮食建议等知识。
泛健康和焦虑性需求,要求医生有洞察多种需求和抚慰患者的服务能力。
线下医生没时间解决这类需求。在线上,这类需求的出现倒逼医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没有同理心的医生不懂如何抚慰患者,也难以获得患者信任,即使专业过关,也无法积累「回头客」。
因此,能在线上提供合格医疗服务的医生,标准要达到:
三级医院: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
三年以上经验:足够专业的诊断能力
科室分布:覆盖四类需求为主的科室,如皮肤科、儿科、妇科等
服务能力:能洞察多种需求,抚慰患者焦虑情绪
满足这些条件的医生有多少呢?
根据《 2019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018年三级医院的执业医生总数是 94 万
在医院的执业医生五年以下经验占 13.1% ,推断三年以下占比约 8%
医院里并不是全部科室都适合线上问诊,估算有 10% 医生不合适
符合「三级医院+三年以上经验+科室分布」的总医生数大约是:78 万。
线上会放大医生的口碑,优秀医生积累更多患者,相反则门庭冷清。这就是考验医生的服务能力,即使满足前三条要求,也会因服务能力不达标而被平台淘汰。
以丁香医生数据为例,淘汰率 20% ~ 30% 。
最后,适合互联网医疗的医生,全中国总数有多少呢?
答案是:55 万 ~ 62 万
有些省份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中对医生在线执业要求更严格,如五年以上执业经验、中级职称......按照这样的标准,在线执业的医生总数会更少。
这是适合互联网医疗的合格医生总数,也是互联网医疗机构未来供给端的上限。
在医疗供给资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还要求医生免费服务是不合理的,这不符合基础经济规律,而坚持免费的平台可能也无法长久下去。
医疗是民生产业,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互联网医疗平台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能力。但回归正常医疗需求后,正视经济规律下的供需关系,用足够的收益驱动医生交付更好的服务,才是合理的。
医疗需求始终存在,用户愿意用溢价来换取服务体验,需求分层,供给端必然分层。用户「用钱投票」,优秀的医生能赚到更多的钱,平台也能依靠坚持交付好的服务而实现盈利。
参考文献:
[1] 卫健委发布的《2019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2] 2018 年 9 月 14 日,卫健委发布《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