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圈圈丸,36氪经授权发布。
近两年,观众们提起艺术片不再像以前那般“陌生”和“排斥”了。在第六代导演和年轻一代新兴导演的不断努力下,国产艺术片不管是在内容创作上,还是在国际获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互联网广泛的传播效应也进一步为小众的艺术片增加了知名度与受众群。因此,不管从哪方面看,艺术片在中国的电影市场里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送我上青云》刚获得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不过伴随着艺术片取得好成绩的同时,质疑和提醒的声音也从来没有间断过。无论是对艺术片内容不易理解的指责,还是艺术片票房成绩不佳的困境,抑或是流量明星与艺术片的不相容。这些都让艺术片在发展的同时也总是不断陷入桎梏之中。但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进入深一层的挖掘,就会发现有很多对艺术片的批评都是大众的偏见和误解。而这些偏见和误解对艺术片造成的困扰,侧面推动了艺术片难懂和不赚钱的老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解开一下大众对艺术片的一些“误区”,还原一个真实的艺术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
众所周知,艺术片在我国的历史并不短。1948年,著名的江南小镇爱情故事片《小城之春》上映,是我国可以追溯的最早的艺术片。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极高,在2002年的时候被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之一田壮壮翻牌过,在2005年被香港金像奖评为“中国电影一百年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的第一名。
《小城之春》剧照
遗憾的是,因为一段很长的特殊时期,《小城之春》之后我国的艺术片创作陷入了停滞状态,一直持续到80年代,艺术片才再次回归观众视野。从《一个和八个》开始,到《霸王别姬》,再到《立春》,再到《白日焰火》,一直到最近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可以看见,近40年艺术片一直没有再在中国断过档,尤其是近几年,每年都会有四五部频繁出现在观众视野中的艺术片,即便是没有去过电影院看过,许多观众也都记住了它们的名字。
而艺术片能够在近几年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度,与艺术院线的成长密不可分。
2013年的时候,一个名为“后窗放映”艺术电影展映活动曾在全国掀起过不小的热潮,它也是中国第一条长期“存活”下来的艺术院线。“后窗放映”在当时成功推动了现在两个较大的艺术电影联盟: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和上海艺术电影联盟。
此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它的上级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帮助下,用了5年时间跨遍全国31个省和48个城市,拥有100多个影厅,并且保证每天三场、每周十个黄金场次来放送艺术电影。而院线的片源,除了国产最新的艺术片和电影史上的艺术片之外,还包括一些口碑较好的二轮影片以及国外的影展片及获奖片,可以说是目前片源最多的艺术院线,也因此成为中国艺术院线里的龙头。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艺术院线同样发展良好。
比如上海本地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由上海的知名院线和影院组成,其中还包括上海万达电影城和星美正大影城这些“大品牌”。他们每天会排两场以上艺术片,尽管数量并不比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多,但却从未间断,一直在为艺术片发力。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在奥地利的讲座
首都北京还有百老汇电影中心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规模不大,但已经成型的艺术院线。它们虽然面临着“以商养艺”的难题,没有办法只通过放松艺术片维持生计,大部分时候还是需要作为普通院线运作。但也和上海艺术电影联盟一样,从来没有因此放弃过艺术片的传播。
同时,国家对于艺术院线的发展也十分重视。2015年的时候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就提出了对艺术电影行业生态的意义与价值的期待。并在同年发布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里明确指出了要自主艺术创新影片的发行和放映。
时任电影局局长张宏森
所以无论是艺术片,还是艺术院线,其实都正处于一个“甜蜜期”,并且我们相信艺术片在接下来的几年还会有上涨势头。当然,前提是观众与影迷要解除一些对于艺术片的偏见和误解。
在文章开头我们就说了,大众对艺术片有两个偏见和误解:一是艺术片都不易理解,二是艺术片都票房不高。造成这两个误会的主要原因和责任,都在第五代导演的身上。
作为五代导演代表之一的陈凯歌,其成名作《黄土地》肯定会被大部分影迷划为艺术片,原因就在于它不算卖座,而且观众很难看懂。这个评价还是同为第五代导演的何群说的,他曾这样评价黄土地:“《黄土地》的拷贝卖得并不是特别好,大概30多个。从普通观众的层面来看,《黄土地》并不是非常通俗的,从形式上、从影片的节奏上,对大多数观众来说,《黄土地》是一部艺术片,而非商业片。”也就是从他这句评价开始,似乎不卖座和不同俗就成为了艺术片的标签,再也就撕不下来了。
《黄土地》剧照
但这种“一刀切”的分类无疑是不公平的,我们用另一部知名高分国产片来就能破掉何群的逻辑。
《让子弹飞》:豆瓣top250里排名第67位
作为许多影迷心中最佳的国产电影之一,《让子弹飞》可以说是既取得了超凡的收益,又得到了核心影迷的口碑。首先在商业方面,2010年拿下6.36亿票房,相信不会有制片公司和投资人会说《让子弹飞》不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
另外在艺术方面,大部分影迷和观众也绝不会说《让子弹飞》是一部无脑的喜剧爽片,不然豆瓣和知乎上大量关于此片的深度影评岂不成了笑话?甚至在知网上,还能搜到大量《让子弹飞》美学探究的硕士论文,观众把它作为电影艺术性的认同不言而喻。
关于姜文和《让子弹飞》的论文
《让子弹飞》就充分的证明了,艺术片既可以让人看懂,又可以取得高票房。当然,肯定有许多影迷认为它只是个例,但即使还是拿“不卖座”和“不通俗”两个标签来贴艺术片,许多艺术片的票房成绩也并不差。
拿一直在为中国艺术片奋斗的第六代导演来说: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在国内收入3010万票房,《江湖儿女》收入6995万票房。去年,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6499万票房,王小帅的《地久天长》4522万票房,此前刁亦男的金熊奖影片《白日焰火》更是破了亿元票房大关。这些电影它们的票房的确不算超级卖座,但它们可都没有赔钱,都是替投资人赚回了本的。
而新人导演中,尽管有争议,但是被观众直呼看不懂的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是创下了2.82亿票房的“奇迹”,而金马奖最佳新人导演出道的他,也不会有几个人会去质疑他的艺术性。
所以,近几年的新艺术片和市场都在向我们表明,艺术片可以赚钱,也可以被观众看懂。那种“只有不赚钱和看不懂的电影才叫艺术片”的偏见应该被我们摒弃掉才对。
或许有影迷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让子弹飞》有三大影帝坐镇,如此强大的明星阵容实在不像艺术片,因为明星这个标签太商业了。
同理,近几年的许多艺术片的艺术性都被质疑。无论是《地久天长》里的王源,还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的井柏然,抑或是《南方车站的聚会》里的胡歌。这些“流量明星”都给人感觉让艺术性大打折扣。
《地久天长》里的王源
更有甚者,即使没有流量明星出演,也会请流量明星站台,比如《江湖儿女》就在路演时请到了杨超越,《南方车站的聚会》让胡歌和流量网红李佳琪同时直播卖票。以上种种行为,都让影迷觉得艺术片本身的艺术精神被消磨掉了,非常的违和。
可是我们就要反问了,为什么“商业”和“艺术”的标签不能共存呢?为什么明星就不能演艺术片呢?曾几何时,香港影迷允许张国荣既演艺术片《东邪西毒》和《霸王别姬》,又演商业片《东成西就》和《家有喜事》。作为那个年代的“流量担当”,并没有人会觉得张国荣出现在艺术片或者商业片里有违和感,他并不专属于一类电影。
既然以前都可以,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我们现在的明星艺人转型或者全面发展呢?
而且,从结果来看,在明星的加持下,上面的那些艺术片确实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也得以保证导演们能够继续拍电影搞创作。如果每个导演拍一部赔钱的艺术片之后就再也拿不到投资、拍不了片,那岂不是更大的损失吗?
在现阶段,“明星参演”是解决艺术片票房短板的最佳途径和最实用的方法论。这已经不只是在中国,而是一个国际常识。不然为什么《教父》要请马龙·白兰度,《小丑》和《爱尔兰人》要请罗伯特·德尼罗?
而国内现在的舆论,让艺术与明星难以挂钩。这就导致片方也开始害怕和艺术片有瓜葛,许多本身艺术性很高的电影,或者本身就是纯正艺术片的电影,在营销宣传时也避免将自己归类在艺术片内,这样被迫的“掩耳盗铃”行为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艺术片是电影生态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艺术片也不是商业片的反义词。艺术片它可以赚钱、可以看懂、也可以有许多明星坐镇参演,艺术片它绝对不是一个“异类”或者亚文化。
如今艺术片在国内正再次处于蓬勃发展之时,希望我们的观众和影迷也能多减少对艺术片的偏见与误解,尝试着去接触,去观看,去买一张艺术片的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