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无所不能”(ID:caixinenergy),作者:王文靖、蚕豆,36氪经授权转载。
就在董明珠进军新能源汽车负面新闻连连的时候,近期,格力集团却计划投入资金52亿元人民币收购长园旗下约20%的股份。相较于2016年底,董明珠自掏腰包收购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银隆,此次格力集团出马收购新能源汽车材料制造商,格力高层的考量令人好奇。
2018 年 5 月 10 日,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向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出了《关于拟向贵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的函》,格力方面称 “因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格力集团决定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以要约方式收购公司部分股份。” 5月16日,长园集团公告显示,格力集团拟要约收购长园集团20.05%股份。据悉,要约价格19.8元/股,收购金额为52.46亿元。
长园是一家怎样的企业,格力为何愿花超过50亿的价格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民营企业长园集团1986年成立,199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总部位于深圳。长园集团在新能源汽和智能装备业务上较为突出,且旗下有四家子公司涉足电动车材料产品,其中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车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产品。
李嘉诚旗下的长和投资曾经是长园集团的大股东,但于2014年卖掉了所持股份。李嘉诚退出后,当时长园的第二大股东华润深国投也随即退出。之后更引发了长园集团长达四年的股权之争,进一步暴露长园股权结构混乱等问题。
业绩方面,长园集团同样面临困扰。公司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虽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达34.97%和29.49%,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3亿,同比下降29.49%。
在5月10日收到格力的收购要约后,5月11日,长园集团就以重大事项为由宣布停牌。19日长园发布复牌公告以后,当天同时发布了一份关于格力的要约收购的风险提示性公告。公告称,要约收购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股价波动可能导致要约收购未达到生效条件的风险。无所不能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日,长园集团的股票已经连续五日呈下降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格力集团与长园集团这桩买卖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最新消息显示,5月24日,长园集团公告披露第一大股东拟减持股份。这意味着,如果收购顺利,格力集团有望成为长园集团第一大股东。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格力电器与长园集团均表示,对长园集团的要约收购由格力集团发起,与格力电器无关。
早在2016年10月,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提出格力电器以130亿元的估值收购珠海银隆,但被股东大会否决。同年12月,在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高调表示,“我愿意以我所有资产投入到银隆”,并拉拢到王健林、刘强东注资。随后,银隆开启高速扩张模式,兴建了众多新园区,投资总额高达700亿元。
然而就在上周,位于河北省武安新能源产业园的河北银隆被曝出正遭遇订单下降、生产停工等问题。据悉,银隆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多个工厂也出现了经营问题。一位今年刚从成都银隆离职的高管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欠了好几个亿的工程款,年底施工方工人们来要钱,就把厂区大门给堵了”。
未经审计的年报显示,银隆2017年营业收入为87.52亿元,净利润为2.68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315.12亿元,负债总额为237.67亿元。2017年银隆较2016年净利下降了67.94%。
从销量看,珠海银隆2017年电动客车订单为6000余辆,与2017年实现3万辆产能、销售额300亿元的目标相差甚远。其中,纯电动客车仅售3355辆,与2016年的6200辆相差近50%。
为什么董明珠的巨额资金涌入,银隆反而越来越困顿?
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银隆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几乎全部由广通汽车内部消化,广通汽车销量不佳,直接导致供应电池的河北银隆陷入产能过剩,积压了大量库存,致使整条产业链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银隆的核心技术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在58wh/kg-91wh/kg之间,与磷酸铁锂及三元锂之间差距不小。虽然前者在使用寿命、充电速度方面占据优势,但却因能量密度低、体积大、价格高屡遭诟病。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格力照搬做空调的经验来把控客车渠道,导致供应商的反感,由此加剧了银隆危机。资本加持后的银隆的快速扩张,更让它自身运营吃不消。
在投资银隆失策、格力的手机生意也无起色等等压力下,外界依然猜测,董明珠在本月底即将举行的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选举中连任公司董事长几无悬念。2016年10月下旬,珠海国资委曾免去董明珠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虽然集团的董事长职务被免去了,但是据《中国企业家》报道,珠海新领导班子非常认可董明珠,认为格力电器能在她的带领下实现更多目标。
在今年3月回答记者关于投资银隆一事的问题时,董明珠说她没什么担心,她只是一路拼杀。如今格力集团也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出大动作,不知道是否会激发董明珠的“杀气”,给银隆打个翻身仗。这场造车之争谁笑到最后,无所不能吃瓜围观。
版权声明 | 稿件为无所不能原创,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在“无所不能”微信后台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