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李羽龙,36氪经授权转发。
2019年8月29日,张震宇在兴隆湖畔一栋办公楼的25楼“宝马出行”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
“站在窗前就能看到兴隆湖的优美风景,很舒服。”2018年,张震宇从北京来到成都,负责“宝马出行”在成都区域的业务拓展。每天,他都会在站25楼的窗前,看看兴隆湖的景致。他告诉记者,其实,天府新区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其对新思想新事物的开放态度和包容精神也给了他足够的信心。
的确,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的天府新区,这里气候温润,不仅有龙泉山等众多的自然生态资源,还有兴隆湖、锦江生态带、鹿溪智谷、绿道的宜人景色……
“公园城市”理念更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关系演进规律、城市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深邃洞见;更是基于对天府新区生态立城实践探索的认可和对成都独特生态本底、丰厚文化底蕴、国家战略作用的深切期许和历史嘱托。
近年来,天府新区凭借绿色生态本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建设新时代公园城市,经济总量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5位,社会关注度、经济活跃度、区域标识度持续跃升。
探索六大价值目标 赋能新经济发展
天府新区始终贯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共享共建”的发展逻辑,提出了公园城市“1436”创新实践经验,包括公园城市生态转化的六大价值目标: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健康怡人的生活价值、和谐公平的社会价值。以及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城中建园”到“园中建城”、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等实践路径。
在美丽的兴隆湖畔,有一处天府新经济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这是天府新区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总部办公、成果转化等功能的复合型滨湖办公空间。数据显示,这里已引进70余家知名高校院所创新平台、行业知名企业和机构。其中,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已形成了27项核心技术、64项科研成果、207项专利申请,其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从规划之初,天府新区就明确了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发展底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彰显公园城市的“生态属性”“空间属性”“公共属性”,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规划理念,依托优美的山水田林本底、多样的山地浅丘地形、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乡融合的组团式空间布局,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生态后产业、先立境后营城”的时序科学组织城市开发,以大尺度生态廊道区隔城市组群,以高标准生态绿道串联城市社区,着力锚固生态骨架网络、锚固蓝绿发展空间、锚固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赋能新经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表示:“公园城市”就是公共底板下的生态、生活和生产,其意义正在于理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需要站在高远的视角来对待公园城市建设。天府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按照公园城市建设的目标价值和实践路径,天府新区结合“产业生态圈”发展思路,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引进商汤科技、安谋中国、紫光芯城、正大中国总部、华谊艺术小镇等重大产业项目240多个,总投资突破3600亿元。并在成都科学城布局11平方公里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独角兽岛、天府智慧岛、天府无线谷、天府数字港等数字经济产业载体,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和5G产业,引进中科曙光、云从科技、阿里云等重大项目80余个,数字经济在天府新区呈现出集聚成链、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完善功能布局 增强全球资源吸附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对“公园城市”建设有这样的理解:“公园城市”模式系统性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强绿色生态建设,不只是为了去实现一个经济指标,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从长远规划看,生态环境质量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底色。
2018年3月18日,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正式开通运营,这是连接成都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核心区的首条地铁线路,如今,人们乘坐地铁1号线就可到兴隆湖游玩。
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底,发展公共交通,未来的天府新区“四横六纵”的快速路网将与成都市区19条地铁线路构织内部成网、外部联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同时,依托区域国际性大交通格局,以高铁天府站为中枢直接接驳全国高铁网络,借助“蓉欧班列”形成直达欧洲的货运通道。
作为唯一坐拥两座国际机场的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将占据“中国航空第四城”最佳口岸,成为西部最大国际航空枢纽。今后,天府新区各产业功能区的道路,都能直接通达机场。天府新区已按照服务人口1万至3万人、服务半径500至600米标准,规划布局了118个基本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生活圈”,城区覆盖率达100%。
站在天府新区规划厅观景台远眺,仿佛进入天空之境,蓝天白云倒映着湛蓝的兴隆湖,城市建筑镶嵌在湖边,绿道游走其中,这里城市和公园相拥,充满朝气。
2018年落户天府新经济产业园的AI平台公司——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楼里,人脸识别、手势识别、自动驾驶等AI技术在体验区赢得每一位到访者的赞叹。作为“独角兽岛”首个“独角兽”企业,成都商汤业务已涵盖智慧城市、智能硬件、交通、地产、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
天府新区将公园城市“首提地”的优势转化为引领公园城市建设的战略优势,探索完善以市场为主体的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兼顾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渠道,以打造服务效率最高、市场活力最强、综合成本最低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用好用活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聚合强大开放气场,按照“法治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创新要素集聚、监管高效便捷、协同开放效果显著”的要求,以提升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开放载体的服务水平为起点,推进通关监管模式创新,以天府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完善的城市功能、良好的生态本底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变革经济组织方式,同步推进重点功能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建设和产业导入,集聚具有独特优势的研发、设计、营销、结算等功能型总部,完善与高能级总部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仲裁、会计审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配套支撑体系,建设生态型、智慧化的世界商务枢纽,增强全球要素资源吸附集聚和运用转化能力。
短短5年,天府新区从一个“初生的婴儿”快速成长为了“青春少年”,截至2018年底,天府新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万余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0多亿元、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近600余个、协议总投资突破1万亿元。其中,仅2018年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700亿元。
图片来源:天府新区提供
西南财大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晋认为:天府新区如果能实现在更大区域内配置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去抢占市场,在开放合作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那就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019年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天府新区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公园城市·未来之城——公园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路径探索”,论坛汇集了全球专家智慧,为进一步提升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研讨、总结和提炼具有全球推广价值与示范意义的公园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
优化全域生态格局,在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天府新区依托“川字三河并流、一山连接两廊”生态骨架,突出生态河道的纽带作用和大型湖泊的节点功能,构建“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生态格局,并强化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首提地”印记,发掘和培育天府新区公园城市IP,营造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天府新区模式。
不得不说,天府新区的这些创新突破已经或正在形成了强大的品牌输出力,公园城市首提地的名声也使其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
2019年9月5日,以“智汇蓉城·乐驾V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盛大开幕,国内外130多个汽车品牌齐聚天府新区,1600余量车辆展出,展出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
2019年8月27日,极星成都生产基地开幕仪式在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举行,标志着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2019年8月10日至13日,世警会极限消防员、消防百米障碍越野跑、高尔夫比赛项目分别在天府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外部公共绿化区、天府新区麓山国际乡村俱乐部举行。
2019年8月7日,天府新区与华为公司签订鲲鹏生态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成都与华为共建的华为鲲鹏天府实验室及鲲鹏生态基地正式落户成都天府新区;2019年3月21日,第10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西部博览城拉开帷幕,来自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家参展商参展,带来近百万种参展商品,展团数量创历届之最……
如此密集的国内外盛大活动和项目签约落地在天府新区举行,这是天府新区“公园城市首提地”的品牌输出产生的强大磁场效应,并以此形成了国内外经贸交往的良好势头。
在今年7月召开的天府新区2019半年工作会议暨功能区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任远指出:天府新区“二次创业”已经进入一个攻坚阶段;高标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千年立城大事业。
目前,天府新区通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先期导入快速提升区域增值空间,夯实城市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从产业变革浪潮中找准切入点,不断培育、巩固和增强公园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